陈小云;杨新云;喻萍一
1 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2014年10月无明显诱因腹部出现一蚕豆大小孤立性淡红斑,其上见鳞屑,轻度瘙痒,患者未予重视,十几天后,躯干及四肢近端相继出现多数大小不等椭圆形红斑,性质同前,患者感皮损区瘙痒明显,遂来我院就诊.既往史:身体健康,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发病前1个月内无用药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胸部、颈部、腰部、腹部、大腿部见大小不一的淡红色斑片,呈椭圆形,边缘覆圈状游离缘向内的细薄鳞屑,长轴与皮纹平行.诊断:玫瑰糠疹.治疗:经口服抗西替利嗪片、中药,外用肤痔清软膏等治疗10天后皮损逐渐消退.
作者:张水英;余登敏;刘桂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对产妇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将160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进行耳穴压豆治疗加常规母乳喂养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两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泌乳开始时间,乳汁充盈时间及新生儿72小时生理性体重下降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1).结论:耳穴压豆可以提前产后泌乳开始时间,缩短乳汁充盈时间,减少新生儿体重下降,提高母乳喂养率.在临床上值得大力的推广.
作者:周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的医学模式不断向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的发生,护理的理念的核心模式也发生了改变,更加专业以及人性化的输液护理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主要针对繁重、琐碎的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以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和总结.
作者:狄凤;方颖;朱凤娥;张楠;姚新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从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口腔科护理人员管理档案中随机选出207份,整理在此期间发生的各类医院感染问题.结果:本次研究当中,利用紫外线或臭氧度空气消毒的管理效果好,达到了100%,而在治疗台表面消毒、护理人员卫生、护理衣物消毒以及消毒液管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解决.结论:目前我院的口腔科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质量控制管理工作来加强,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者:田宇淑;邹婕;董银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精液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教对人工授精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共506个人工授精周期,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形态学分析严格按照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人类精液检验与处理实验手册第五版标准,比较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0 4×106和≥0.4×106两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其女性年龄和不孕年限各组的影响.结果: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0.4×106组,周期妊娠率为14.4%(30/208),处理后正常形态精子总数≥0.4×106组,周期妊娠率为15.4%(46/298),无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后精子形态<0.4 × 106和≥0.4×106两组,当女性年龄>35岁时,妊娠率分别为0(0/48)、12.2% (5/41),差异显著(P<0.05);当女性不孕年限>5年时.妊娠率分别为0(1/50)、12.5% (6/48),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当处理后精子形态<0.4 × 106,女性年龄>35岁或女性不孕年限>5年时妊娠率明显降低,应及时行IVF或ICSI治疗.
作者:朱立华;许玉刚;肖新燕;孙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B型超声检查对闭孔疝的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3例经手术后及病理证实的闭孔疝患者的B型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3例中,术前全部进行B型超声检查.腹腔部份肠管不同程度地扩张,大腿根部内侧、闭孔附近可见疝囊或瘤体,直径2~ 4cm之间,瘤体呈圆形、椭圆形的实性中强回声肠道混杂性回声团块.结论:B型超声可清晰地显示闭孔疝的疝囊或疝内容物.
作者:粟碧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诊治的28例肛肠疾病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病原菌的分布特点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7例为痔疮感染,4例肛裂,5例肛瘘.经细菌培养共计获得22株病原菌,其中有2株为真菌,5株革兰阳性菌,15株为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中,有2株为表皮葡萄球菌,3株肠球菌属;革兰阴性菌中,数量多的为大肠埃希菌,共计8株,另外还包括3株变形菌属,2株肠杆菌属,2株克雷伯菌属.结论:肛肠疾病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
作者:邓劲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处理方式.对神经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10名医生、15名实习生中,只有4名医生、1名护士没有发生过针刺伤,其余人员均发生过针刺伤,其中有11名护士、3名实习生反复被针刺伤过,并且针刺伤后缺乏正确的伤后处理.结论:加强院感培训,增强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了解,树立职业防护观念等对策,对减少针刺伤及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我科自2005年开展鼻窦内窥镜以来,截止2014年12月共计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623例.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及硬性鼻咽镜检查,按照海口会议标准分期.术中依据病情采用局麻或全麻.结果:按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评定标准,治愈好转率为95.6%,无效4.4%.结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尤为重要,既往接受过鼻部手术患者术后效果明显低于初次手术患者.多发性鼻息肉伴鼻窦炎患者、筛窦骨质增生明显者、鼻腔狭窄者术后效果较差.
作者:张瑞勇;高慧丽;林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在临床操作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探讨,并观察护理配合在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5年5月前来口腔科门诊就诊的患者132例,对这些患者采取规范化护理,在门诊科工作中做到分工明确、提前准备、主动配合等;结果:132例患者在门诊护士的规范护理配合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口腔科门诊护士的护理配合至关重要,合理的配合可让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也进一步增强了治疗效果.
作者:应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58例呼吸衰竭病人经过一般护理、症状护理,氧疗护理、病情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对58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正确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使呼吸衰竭治疗疗效得到了提高.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应进行良好的一般护理和症状护理及心理护理,合理地辅助呼吸严密的监护.保持气道通畅和正确合理的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重点环节.
作者:熊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实施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定安全是患者的基本需要之一.促进护理安全,即在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不仅是医疗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1].
作者:潘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观察、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薛瑜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诱因,提出预防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复发病例进行相关诱因分析,总结预防复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在复发患者中,饮食因素、心理因素、过度劳累、药物应用不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另外肠道感染和某些不明原因也可诱发.结论通过对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护理措施,积极地配合治疗.
作者:谢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加速康复外壳理念应用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分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患者的人数都是45人,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骨科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还要采用加快康复护理的方式,在经过了同样时间的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状况要比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好,关节功能恢复上,观察组更快,效果也更好.结论:应用康复外科理念可以很好的改善骨科患者在围术期间的护理效果,同时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还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癌症病人由于性格、病情及治疗的过程的不同,促使他们有着不同的心理变化,心理护理使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处于佳状态,这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谢蕾;陈凤玲;熊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进行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为常规组与护理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传统的临床护理,护理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4周后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护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P<0.5);护理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极大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医护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高红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院泌尿外科2012-12-2015-5的住院患者中,老年手术患者186例,其中男116例,女70例,小年龄55岁,大年龄88岁.针对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如何防范,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服务.
作者:管孟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临床特点、危险因素,总结防治对策.方法:新生儿窒息45例纳入病例组,4275例未发生窒息新生儿纳入对照组,调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脐带原因27例、胎儿原因20例、母体原因9例、分娩原因1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Ⅱ度污染、非计划性剖宫产成为新生儿窒息独立影响因素(P<0.05);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窒息病因较复杂,应做好产前检查、围生期管理,对于发病患儿做好高质量的复苏治疗与护理管理.
作者:陈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共137例,均对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将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灶,降低气道中产生的分泌物,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