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凤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200例患儿.结果 通过治疗护理,本组200例HIE患儿,治愈率达85%.结论 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作者:孙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腕营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管内有屈肌总腱鞘包裹的指浅、深屈肌腱及拇长屈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神经[1].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组症状和体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2].
作者:卿雪梅;陆双双;杨璇;成玉丽;李超玲;孙建永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加强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护理具有深远的意义.对2012年1月到2012年11月内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循环护理的方式.对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减少并发症护理的发生,维持病人的血糖、血压,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肖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发生在面部,26例发生在躯干四肢.主要表现为红斑78例(100%)、皮肤萎缩52例(66.7%)、毛细血管扩张47例(60.2%)、干燥脱屑8例(10.3%)、瘙痒36例(46.2%)、灼热21例(26.9%)、局部毳毛增多47例(60.2%)、毛囊性的炎性丘疹或脓疱36例(46.2%)、毛孔粗大28例(35.9%)、色素沉着9例(11.5%),原发病加重42例(53.8%).结论: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需慎重,副作用明显.
作者:袁雅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耳尖放血治疗头痛;结果:30例病例经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00%有效.方法:采用耳尖放血治疗头痛.结论:耳尖放血治疗头痛,起效迅速,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阿拉腾格日勒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原因及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2011年1月我院开始对ICU患者CRBSI发生情况实施目标性监测,分析其发生原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2011年1月-2012年6月CRBSI发生率为9.73%,千导管日感染率为7.97‰;2013年1月-2014年6月CRBSI发生率为2.81%,千导管日感染率为2.04%‰,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将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纳入目标性监测,从患者、导管、医务人员、操作及护理方面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CRBSI发生率.
作者:梁东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上以发热、流涕、咳嗽等卡他症状及眼结膜炎,特征性表现为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风疹属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也好发于冬、春两季.皮疹呈浅红色,稍稍隆起,分布均匀,通常24小时全身疹子出齐.1~2天皮疹消退.无色素沉着和脱屑,耳后淋巴结肿大等表现,无麻疹粘膜斑.近年来麻疹疫情再度袭来,多地已爆发.但麻疹合并风疹实属罕见.现介绍病例如下:
作者:张花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正常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妇护理能力平均评分高、产妇满意度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母婴同室模式运用在新生儿护理中,可以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雅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上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9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鼻息肉摘除术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84.28%,组间对比,P<0.05,差异显著.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为3.08%,对照组为12.5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与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相比,具有视野清晰、操作简单、彻底清除病变组织、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的诱因,提出预防的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在本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复发病例进行相关诱因分析,总结预防复发的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在复发患者中,饮食因素、心理因素、过度劳累、药物应用不当是复发的主要诱因,另外肠道感染和某些不明原因也可诱发.结论通过对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制定护理措施,积极地配合治疗.
作者:谢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饮食指导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我院5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饮食指导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能合理控制饮食,效果满意.结论:合理的饮食指导可以有效地预防营养不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彭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4年10月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1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口腔护理,实验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行个性化口腔护理,分别接受不同模式的口腔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口腔并发症(出血,口腔黏膜损伤,口腔溃疡)发生率、口腔内有无口腔异味,口腔清洁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
作者:姚小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分别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氨茶碱治疗,给予实验组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39/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1%(34/4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为9.3%,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率为2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检测在不同类型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结核性脑膜炎(A组)、化脓性脑膜炎(B组)、病毒性脑膜炎(C组)各40例,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对所有样本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含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 A组、B组、C组样本脑脊液LDH含量较对照组均出现增高,A组、B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样本脑脊液LDH含量均高于C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样本脑脊液ADA含量较对照组均出现增高,A组与B组、C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及腺苷脱氨酶进行检测有助于不同类型脑膜炎的鉴别和诊断,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曾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乳汁分泌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至2014年行剖宫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以及产后24h、48h、72h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显示,对照组12例,观察组34例.在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对照组产后24h、48h、72h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为7.5%、17.5%、22.5;而观察组三项数据分别为52.5% 、77.5% 、9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剖宫产产妇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够促使产妇改善泌乳状况,及时促使乳汁分泌,从而满足母乳喂养的需要,有效的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临床上可对其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刘肖琳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0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00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地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对照组的50例消化内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5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在临床前后的临床症状、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等方面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经过长时间观察,观察组50例消化内科患者在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在、患者心理状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护理后的临床症状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的差异大,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改善患者心情,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说明优质护理值得在消化内科的临床护理中被推广、应用.
作者:杜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临床医学本科班两个班级共100人为研究对象,班级一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班级二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为50人,将两组的考试成绩和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起到良好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学的习兴趣,对提高临床医学学生学习能力起到明显效果,值得应用在内科教学中.
作者:佘伟;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探究其对策,为提高临床血液标本的质量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送检的1200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有146份,统计分析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探究处理对策.结果:我院送检的1200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共有146份,比例的12.2%,其中凝血标本共76份,为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52.1%,其次为溶血标本共42份,占28.8%,未及时送检共10份,占6.8%,错误标本共9份,占6.2%,标本量不足共5份,占3.4%,其他共4份,占2.7%.结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对检验结果影响较大,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凝血标本、溶血标本、未及时送检、错误标本以及标本量不足等,正确的采集血液标本可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娄冬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Sirona全瓷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01月至2013年01月为78例患者制作的106颗固定牙分为2组,其中Sirona全瓷冠50颗,金属烤瓷冠56颗,戴用期为1~4年,平均约3年,从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颜色匹配、解剖形态、基牙继发龋和修复体折断等进行评价,以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订标准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并对修复体带入后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论在修复体颜色及美观及边缘密合度各个方面,Sirona全瓷冠均优于以钴铬合金为基底的烤瓷冠.结论:使用Si-rona全瓷冠修复可获得较金属烤瓷冠更为优良的效果,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美容修复材料.
作者:张莉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腰椎骨折病人进行整体化护理和系统康复指导的重要性.方法:总结分析近6年来我科收治的35例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术后系统的康复指导方法和疗效.结果:全部病人围手术期内无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和术后康复指导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预防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降低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郑明勉;庄素倩;吴星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