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龙兴敏

关键词:脑出血, 预见性护理, 护理程序, 并发症
摘要: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与预见组各纳入患者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强化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预见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第30日GCS评分高于常规组,常规组并发率60.87%、卒中后遗症率76.09%高干预见组36.96%、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出血护理中强化预见性护理,有助干改善患者预后.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预防高血压病患并发脑卒中的科学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6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33例.对常规组病患实行基础护理,对干预组病患实行优质护理.结果 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病患实行优质护理措施,能够帮助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尚倩倩;刘忠丽;张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如何提高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探究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仅对于日常生活、饮食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医疗服务等方面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追求.而目前,由于一些医疗事故的频发,导致护患关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本次对于如何提高门诊西药房服务质量进行探究,希望能够提升医院的威望,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朱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80例肺结核致肺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所致肺心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彰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份-2015年6月份接诊的80例结肺心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肺心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不典型型,并且心电图存在非特异性表现,临床中容易出现漏诊,病死率往往与咯血、感染、病变肺野增大以及呼吸衰竭为主.结论:结肺心是导致肺结核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需要引发人们的关注以及重视.

    作者:付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浅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推拿治法对脑梗塞病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5年1月脑梗塞病人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针灸推拿组50例与基础干预组50例.基础干预组病人给予基础干预;针灸推拿组病人在基础干预基础上加用针灸+推拿治法,将两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针灸推拿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基础干预组P<0.05.针灸推拿组病人治疗一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基础干预组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表现P>0.05.结论:将针灸+推拿治法方法应用于脑梗塞病人治疗中,有利于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重新建立,并改善治疗效果,安全度高,值得在神经科病人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开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通脉地仙丸治疗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通脉地仙丸对于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之间收治的72例肾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传统西药干预方式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加用通脉地仙丸.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的改善情况、心电图ST-T段的变化等指标.结果:通过14天的治疗,患者的总心绞痛改善情况明显,与治疗前之前相比,心电图ST-T段改善的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出现显著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地仙丸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毛小东;车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6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给予全面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手术成功35例,1例患者由于伤势过重行小腿截肢术.对J例患者股动脉吻合血栓患者,采用血栓切除后静脉移植的方式,修复效果较好.结论 对于四肢长骨骨折致主要血管损伤患者,做好全面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工作,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若希;李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失眠症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针对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失眠病症患者的治疗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有失眠症状的患者40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一个疗程后,与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记录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的患者有明显改变,在进行干预前,患者的睡眠潜伏期长,总睡眠时间少,而且睡眠质量较差,护理后,状态改变明显,睡眠方面明显好干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失眠患者可以取得明显的促进睡眠效果,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施慧达与通心络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在糖尿病合并症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约占40%-55% 二者合并对心血管的危险性远远大于一般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高血压并发糖尿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也不容易稳定.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筛选控制血压和糖尿病的药物.笔者使用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通心络胶囊控制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128例,男性68例,女性60例;年龄小65岁,大85岁,平均(70.8±5.2)岁;糖尿病病程短10年,长23年,平均(16.2±5.3)年.1.2 病例选择及标准1.2.1 选择可追访的门诊患者,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03年版)2型糖尿病初发高血压诊断标准.坐位血压收缩压(SBP) 140~ 200 mmHg,舒张压(DBP)90~120 mmHg;空腹血糖在6.0 ~ 12 mmol/L.两组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严重内科疾病.

    作者:宋晓楠;王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乳腺癌切除手术中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实施乳腺癌切除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前后的负面心理状态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负面心理状态的发生率为52.08%,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7.91%,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89.58%,实验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乳腺癌切除术的焦虑、抑郁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小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我门诊部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门诊部2013年1月~ 2014年1月期间有关消化系统疾病的用药处方1920张,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1920张处方中,有106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消化系统疾病处方的5.52%.主要表现为药物选择不合理、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联用不合理、用药疗程不合理等.结论:我门诊部存在消化系统疾病不合理用药情况,并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合理用药的水平,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李文博;张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和对策

    目的:讨论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和对策,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的妇科护理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妇科护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实际的安全隐患内容.同时,根据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对策,积极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力求在主观上和客观上,共同解决妇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为妇科疾病患者提供更多的保障和便利条件.结果:经过长时间的总结和分析,认为妇科护理安全隐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医师的危险因素,另一个是护士的危险因素,日后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结合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程度,决定在对策方面,从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加强护患沟通等方面着手.在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后,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固有的问题没有再次发生,妇科护理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结论:妇科护理安全隐患,将会在很多方面对妇科疾病患者造成极大的危险,甚至是生命上的危险.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应积极的寻找安全隐患,并且根据日常工作的要求和上级下达的指令,积极的解决隐患,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实施有效的护理,促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今后,必须在妇科护理工作中进一步努力,深入研究.

    作者:向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优质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取转入普通病房脑梗塞患者84例,采用优质护理者45例纳入优质组,采用常规护理者39例纳入常规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优质组,患者满意率97.78%高于常规组68.89%、发病后发病后90日中度与重度病残率8.89%低于常规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90日,优质组NIHSS评分(2.41±1.05)分,低于常规组(2.83±1.1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优质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塞患者预后.

    作者:田会丽;许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反义转录本NATs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反义转录本NATs是与内源性的RNA转录互补的RNA转录方式,在许多物种中存在,是一个典型的非编码RNAs.反义转录本在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转录,翻译或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这些不同的机制会影响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例如器官形成,细胞分化及疾病的发生.本文将试图从反义转录本NAT的分类形式和调控机制方面对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前限制性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前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 2015年2月入住我院妇科并接受治疗的妇产科患者8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平均液体输入量、MODS、ARF、ARDS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方面具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近5个百分点.观察组患者在复苏后24h内的碱剩余值、血乳酸值变化方面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救治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时能有效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邱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安全文化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安全文化对老年病房护理的作用,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住院的老年患者18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安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中引入安全文化的措施,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强,护理中避免了纠纷和风险,护理质量较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8.92%;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只有86.0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中,重视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将安全文化运用到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况维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组与预见组各纳入患者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强化预见性护理程序护理管理,对比相关指标结果:预见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第30日GCS评分高于常规组,常规组并发率60.87%、卒中后遗症率76.09%高干预见组36.96%、5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出血护理中强化预见性护理,有助干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龙兴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就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9月份至2014年8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对这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病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在这60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3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25例.在35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有20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57.1%,在2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有10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40.0%,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比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几率要大(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在应急状态下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夏艳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肠道口手术后护理探讨

    目的 指导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50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观察,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结肠造口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人工肛门袋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指导.结果 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掌握正确的使用人工肛门袋的方法.结论 术后正确的结肠造口护理及护理指导是确保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郝娜;刘英英;周莹;周双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冠心病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的疗效

    目的:探计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并观察两组的满意度和焦虑程度.结果: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43%;观察组的满意度为100.0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焦虑程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焦虑的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凤娟;龙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和联合组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压、尿酸等水平.结果 联合组经过治疗后血压将至128.4±7.6/75.8±5.4,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尿酸水平经过治疗后将至正常值范围内,也显著低于其余两组.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有效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醇血症.

    作者:吴亚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