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璐;葛伟伟
中医推拿对老年人身体有着出众的保健作用,研究中医推拿在老年人保健方面的应用对于改善老年群体健康现状、提升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聂传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妇的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本研究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对在我院住院接受分娩的110例初产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差异.结果:本组110例产妇中34例发生焦虑,占30.91% (34/110);发生抑郁35例,占31.82% (35/110).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x2/t =4.51、3.99、4.74,P <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7.27%,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11/55)(x2 =3.98,P <0.05).结论:产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增加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提高产后满意度.
作者:吴晓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外伤是引起肌腱损伤的主要原因,肌腱损伤将导致肢体活动障碍,影响了日常工作劳动,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肌腱修复质量直接关系到手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质量.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我科收治因外伤引起的肌腱损伤患者45例,进行积极的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5例,男39例,女9例,年龄15~50岁,平均29岁.患者均为外伤情况下致使肌腱损伤,其中闭合性损伤19例(车祸伤3例、挤压伤6例、机器牵拉伤10例),开放性损伤26例(切割伤18例、刀刺撕脱伤6例、爆炸伤2例).
作者:肖黎君;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活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为为生活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降低相关水源性疾病发生率.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某县供水公司提供的出厂水、管网水、末梢水共96份生活用水水样进行微生物污染分析,并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6)进行微生物检验及评价.结果:2013年-2014年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78.13%,菌落总数合格率为82.29%.结论:实施微生物检验可有效降低水源性感染疾病的发生率,保证人们生活用水安全.
作者:吴梅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在相同条件下,分析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名健康体检者,采静脉血2ml置于EDTA-K2的抗凝管中.标本收集后即刻、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在SYSMEX-1800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定.将测定的白细胞及其分类进行比较.结果:在0小时、2小时、4小时之间的参数变化率小,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4小时以后的白细胞以及分类不稳定,成假性增高或者降低.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中白细胞及其分类有影响,标本采集后应在4小时内送检,可以大程度地避免白细胞数以及白细胞分类假性增高或者降低的现象.
作者:蒙春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次探究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及解决措施,以血液检查为例.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和条例,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道德、工作能力各方面的培养,确保文件化内容的清晰、有效,以及各个工作的有效配合,做好对器具的质量检查.结果:在血液质量的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培训,进行血液质量工作更加规范,能够促进血液质量的合格.结论:想要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首先需要确保献血者情绪的平稳,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职业道德水平、检测的把关、设备的优质才能够更好的进步和完善这一质量工作.
作者:周长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在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5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直接进行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微生物检验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对比有较大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检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感染控制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预防病原菌的发生及传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找到科学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实际的研究中,选择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之间接受的8000名学龄前儿童.对儿童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和教育后的牙菌斑程度进行记录.护理人员要认真地填写口腔卫生习惯调查表.还要对儿童口腔卫生的实际改善情况和卫生习惯的变化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儿童口腔健康教育之后,儿童压面的菌斑指数明显下降,不同小组的儿童经过健康教育之后,口腔卫生习惯得到了提升.结论:对于儿童来说,积极看展口腔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改善口腔卫生状况,还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杨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因消化性溃疡需住院治疗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分别予以自拟中药汤剂(观察组)和西医常规(对照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HP清除率和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显率、总有效率以及HP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脘部灼热胀痛、压痛、痞闷、纳差、嗳气吞酸嘈杂、大便秘结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较好,HP清除率高,症状积分改善较好,适合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谌佐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支持钢板内固定术对于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发生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共计74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单侧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优秀例数26例,良好例数10例,差1例,有效率97.3%;对照组中优秀例数13例,良好例数16例,差8例,有效率76.3%.比较发现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持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案,其中双侧钢板固定治疗效果更优,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杨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高血压高危个体进行健康管理,提高其自我管理技能,降低发病风险‘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健康信息资料,进行健及风险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对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指导和干预.结果:高血压高危个体通过健康审理,较全面了解了高血压的危害性及其防治知识,能逐步采纳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结论:通过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可提高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健康雄险因素,降低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涂片镜检血常规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2年2月到2015年2月的住院病人经过化验的400例正常标本,作为观察组,以1000例异常标本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标本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观察组中的400例血涂片检查中,发现有6例异常,假阴性率为1.5%;而在对照组中的1000例血涂片检查中发现473例正常,假阳性率为47.2%.结论:使用血涂片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漏报的发生.
作者:再依努尔·卡米力江;凯丽比努尔·喀迪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法对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结果: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外显子Ⅰ、外显子Ⅱ或外显子Ⅲ的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6例/24例).VHL突变与年龄、性别、有否淋巴结转移及浸润深度等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作者:颜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手术前均对其进行尿常规检验(对照组)和C-反应蛋白检验(观察组),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差异及对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灵敏度为89.2%,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8.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检测方法对于急性化脓性和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优于观察组.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验方法相比尿常规检验,其检出率更优,灵敏度更高,但是检验时间相对较长,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适当的检验方法.
作者:唐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内科病患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状况以及病患内科感染的原因和症状,并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方法:对某院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剖析.结果:某院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病患,从体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抗生素的抗药性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发展.结论:在临床治疗中,要密切关注病患呼吸系统感染预防工作,对抗生素的使用中正确运用抗生菌药物进行治疗,提高病患免疫力,增强病患康复效果.
作者:薛家琪;孙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卧床病人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 将100例脑卒中卧床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预防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行常规护理;预防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瘫痪肢体被动运动、肌肉按摩,加穿弹性压力袜套、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预防性护理方法.结果 DVT发生率对照组23.3%,预防组为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 =7.11.P<0.01).结论 预防性护理可基本控制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对脑卒中卧床病人的致命威胁.
作者:孟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孟鲁司特在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5(IL-15)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给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15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8天后,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治疗28天后,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28天后,患儿血清中的IL-13与IL-15水平均有明显下降,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儿血清中IL-13与IL-15水平下降数值更明显(P<0.01).结论: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能够降低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3、-15的水平,进一步减少由IL-13、IL-15引发的相关炎症级联反应.
作者:王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探讨特拉唑嗪联合三黄清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特拉唑嗪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三黄清淋汤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NIH-CPSI症状评分和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变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拉唑嗪联合中药三黄清淋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比单纯使用特拉唑嗪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李永章;祁进伟;张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CHF患者60例为观察组,上述患者再根据心功能分级进行等级分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及比较两组人员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NT-proB-NP以及HCY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T-proBNP及HCY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NYHA分级增加,NT-proBNP及HCY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及HCY水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参考,且上述指标含量与其心功能分级相关,可作为疾病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韩守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与研究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并以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断指再植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参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干预护理,比较对照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参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断指再植术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效果,能有利于患者快速掌握疾病方面的知识,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王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