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浓度酒精用于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效果分析

李靖云

关键词:新生儿, 脐部护理, 酒精浓度, 效果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脐部护理采用不同浓度的酒精进行,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接诊的14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观察组予以95%的酒精浓度进行脐部的无菌包扎护理,对照组予以75%的酒精浓度进行护理,观察两种酒精浓度下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脐部残端脱落时间以及脐部护理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8%低于对照组的9.9%,然而两组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x2 =2.969,P>0.05).结论:采用95%的酒精对新生儿的脐部进行暴露护理具有更高的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护理

    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30例患者中123例坚持完成全程膀胱灌注化疗,随访2~5年,其中24例复发,有效率达82%.结论: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及膀胱灌注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预防膀胱肿瘤术后复发,使患者顺利完成全程治疗.

    作者:刘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

    本文基于黄褐斑的病理变化,对氨甲环酸治疗该病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明确该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治疗黄褐斑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作者:金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病房开展责任制护理初探

    开展优质护理,打破传统排班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改变护理理念,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护士责任感,保证护理安全.

    作者:杨红珍;潘鸿桂;陈健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PVP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保守治疗组40例,予卧硬板床、功能锻炼配合药物常规治疗;手术治疗组40例,予PVP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活动能力评分、Cobb‘s角、椎体高度.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手术组VAS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手术组VAS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活动能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手术组活动能力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1月、治疗后3月,手术组活动能力评分与保守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s角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体高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张宏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防范顺产产后2小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护理体会

    降低经阴道分娩产后2小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通过对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自然分娩产后2小时宫缩乏力性出血的观察分析,认为充分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知,严谨的应急预案,人文化护理与自我护理,可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

    作者:黄萍;徐松艳;王惠云;刘素兰;王一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持续改进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探讨护理持续改进方式对骨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护理人员1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行护理持续改进模式,并成立护理持续改进控制小组,根据自身问题和临床工作状况制定相应方案后进行培训及考核,观察记录改进前后患者对其满意程度并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对护理持续改进后护理人员满意程度高于护理持续改进前护理人员,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护理持续改进方法可有效解决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及临床工作问题,帮助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养和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呈现和谐发展.

    作者:舒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哮喘分别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氨茶碱治疗,给予实验组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7%(39/4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1%(34/4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率为9.3%,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率为23.3%,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支气管哮喘疾病中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GE Dash系列监护仪常见故障和处理

    监护仪作为一种辅助医护人员诊疗、抢救的常用急救设备,由于环境差、移动性强且传感线多,接触人员容易使用不当等都造成了监护仪易发故障.作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介绍了GE Dash系列监护仪的原理、功能,特别是常见故障的检修处理和注意事项.

    作者:陆益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针对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就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腹部外科疾病患者300例进行研究,这300例患者均采用胃肠减压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经护理研究分析可了解到,患有急性机械性肠梗阻的80例患者中,采用胃肠减压治疗后,其中的32例患者在3-4天之内病情好转;患有不全性肠梗阻的20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1-3天的时间内,病情痊愈;患有急性胰腺炎的25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7-10天内症状有所缓解;患有麻痹性肠梗阻的30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2-7天内病痊愈;患有原发性腹膜炎的25例患者,在接受胃肠减压治疗后,患者在5-7天内,病情有所好转.结论:就研究的结果可以知道,针对腹部外科疾病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大大提升,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胃肠减压及护理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伟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并观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戒烟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干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戒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中实施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陈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子宫肌瘤手术及期待疗法

    子宫肌瘤是发生在子宫体和子宫颈的实性肿瘤,其以较高的发病率和众多的人群患病,在妇科临床已成为常见的疾病.子宫肌瘤引起的月经量增多、异常子宫出血、不孕以及肌瘤压迫和变形腹痛等临床症状、使众多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长久以来,子宫肌瘤治疗的新术式、新方法不断推出,治疗途径由传统的经腹、经阴式发展为宫腔镜、腹腔镜,各类微创伤介入治疗以及原有的药物的新使用等,在临床呈现出多元化治疗.

    作者:任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临床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及伤后的处理方式.对神经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0名护士、10名医生、15名实习生中,只有4名医生、1名护士没有发生过针刺伤,其余人员均发生过针刺伤,其中有11名护士、3名实习生反复被针刺伤过,并且针刺伤后缺乏正确的伤后处理.结论:加强院感培训,增强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了解,树立职业防护观念等对策,对减少针刺伤及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赵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的效果作用.方法 将我院接受剖腹产手术治疗的40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P <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在剖腹产围手术期具有很好地改善作用,能有效缓解产妇紧张心理,值得推广.

    作者:胡育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分析

    目的:对造成患者生化检验异常结果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为今后临床生化检验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常规检测标本进行审核复检,找出前后检验结果差异明显的样本160例进行详细检查分析,对生化检验过程中涉及到的仪器、操作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排除误差影响后再次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造成生化检验结果异常的原因.结果:在160例生化检查结果明显异常的患者样本中,因临床因素导致的结果异常共52例,占总明显异常例数的32.5%,因实验室因素造成的检测明显差异共108例,占总差异例数的67.5%.结论:造成患者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异常主要的原因是实验室因素和临床因素,在具体临床操作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临床因素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实验室检验全程质量管理.

    作者:高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抗-HIV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抗-HIV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对患者进行血样HIV抗体的检验并结合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金标法初检测中血样阳性4例,阳性率为7.14%.酶联免疫法初检测血样阳性为2例,阳性率为3.57%.在确诊实验之后,金标法检测血样阳性为2例,阳性率为3.57%,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样阳性为1例,阳性率为1.79%.终经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之后,确诊血样阳性为1例,阳性率为50% 金标法虽敏感性较高但假阳性率较高,酶联免疫法敏感性较为理想且综合准确率高于金标法,二者分别适合于检测数量大小不同的样本.结论:金标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抗-HIV均有一定的效果,在进行HIV抗体的检测时,金标法和酶联免疫法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在实际临床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

    作者:陆卫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的64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32例,对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入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部位疼痛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中重度疼痛感为37.5%,而实验组中重度疼痛感为15.7%,实验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8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论表明,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股骨干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为明显,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医护人员同病患之间的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V分型检测在诊断宫颈病变中作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HPV分型检测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以于我院妇科门诊行HR-HPV筛查的112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1120例受检者均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HR-HPV感染检测,235例患者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结果:本组1120例受检者HPV阳性率为27.77% (311/1120).宫颈癌组、CIN-Ⅲ组患者高危HPV的感染率> CIN-Ⅱ>CIN-Ⅰ组>正常、炎症或湿疣组(P<0.05).宫颈癌组患者HPV多亚型感染率>CIN-Ⅲ组>CIN-Ⅱ组、CIN-Ⅰ组及正常、炎症或湿疣组(P<0.05).结论: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高危HPV的感染率随之上升,且HPV多亚型感染率亦随之上升;通过HPV分型的检测可为宫颈病变的诊断及病变程度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黄雪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重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我院诊断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患者228名作为试验组,采用多重PCR方法检测沙眼衣体(CT)、解脲支原体(MU)和生殖支原体(MG).结果:在228名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患者中,检测到148例阳性;周期进行检测的124名对照者中检出9例阳性.两组对象在病体阳性检出率、CT和MG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MU检出率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多重PCR技术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等病原微生检测取得良好的结果,亦可应用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但需要对反应条件和体系进行优化.

    作者:施卓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脑卒中生活质量影响量表评价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本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141,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翁迪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意义.方法:根据手术室护理方法不同,将我院接诊的120例手术室患者均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护理差错率、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安全质量,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差错率更低,而满意率更高,同时护理安全质量各个指标评分也显著更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细节护理,不仅能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满意率,同时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王荣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