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任佳佳

关键词:舒适护理,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使血透患者安全舒适地接受治疗.方法:对80例维持血透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并评价结果.结果:80例患者均有生理、心理方面的改善,主动接受规范性血透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丰富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ASA 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临产妇按传统法和改良法术后镇痛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法,穿刺间隙为L3~4;研究组采用改良法,穿刺点为L1 ~2间隙硬膜外穿刺向头置管3cm,L3~4间隙腰麻.术后镇痛观察和比较项目:评估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Bromage评分;PCA的按压次数;患者总体评分:优、良、一般、差;出现的不良反应.记录时间分别为术后6、12、24、48h.结果 腰硬联合麻醉传统的单点法和改良的双点法术后患者连续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应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改良法可以作为临床PCEA的一种较佳的选择.

    作者:柳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模式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新生儿护理中母婴同室模式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我院正常分娩的12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母婴同室的护理模式,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妇护理能力平均评分高、产妇满意度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母婴同室模式运用在新生儿护理中,可以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产妇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张雅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精神科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特质,身体恢复速度较慢,合理有效的护理,便于病情恢复.为了进一步提升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其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管理,成立总体的网络控制中心,对病房基础护理实行流程化管理,以便完善现有的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医院以病患为中心,改善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有助于缓解护患关系,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者:张楠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硝唑和替硝唑不同给药途径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不同的甲硝唑和替硝唑给药途径,是否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四组,每组各30人.四组治疗模式分别为甲硝唑口服治疗组、甲硝唑外用治疗组、替硝唑口服治疗组以及替硝唑外用治疗组.结果:甲硝唑与替硝唑两种药物的口服使用均具有显著的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效果,且与两种药物的外用疗效差异数据进行对比,可确定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即P <0.05).结论:甲硝锉和替硝唑的滴虫性阴道炎口服治疗比之两种药物的外用治疗有着更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俊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信息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信息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对住院患者的信息确认、护理文书书写、伤病员交接、重点护理环节等信息进行管理.结果: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使重症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信息系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张雪梅;叶小兰;杨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功能性鼻窦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功能性鼻窦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共76例,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通过传统手段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通过功能性鼻窦镜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中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74%(36例),高于对照组的81.58%(31例),差异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功能性鼻窦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李云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中VHL基因突变与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VHL(von Hippel-Lindau)基因与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Envisin二步法检测58例结直肠癌及20例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pVHL的表达.(2)应用PCR、SSCP等方法对VHL基因的三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1)pVH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6.55%(27例/58例),低于在结直肠粘膜炎症组织中的95%(19例/20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癌中pVHL的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2)24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有6例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为25%(6例/24例).结论:VHL基因与结直肠癌的发展和转移相关;基因突变可能是VHL基因在结直肠癌中失活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者:颜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156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分别予复方氟米松软膏和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外搽患处,早晚各1次,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49.37%,有效率为89.88%;对照组分别为22.08%和59.74%.两组痊愈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复发9例,对照组复发2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疹疗效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是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理想外用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伟庆;张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肝硬化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对肝硬化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30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及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心态变化情况.结果 同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所降低,差异显著(P>0.05),且乙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肝硬化患者抑郁焦虑心态,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许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降钙素原(PCT)测定对泌尿系感染并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 观察PCT在泌尿系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6月~2015年3月在顺义区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存在泌尿系感染患者共计40例,分为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观察两组之间PCT的差别及脓毒血症组治疗过程中PCT的变化.结果 脓毒血症组与非脓毒血症组对比,PCT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抗生素治疗后PCT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PCT检测有利于监测感染控制情况.

    作者:刘婷;程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细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改进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分析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需求,并给予针对性围术期精细化护理,评价护理前后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结果: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中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治疗环境有较高需求.经精细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率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精细化护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可有效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凤娟;罗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食管癌应用放化疗同时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中放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消化科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放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放疗的基础上进行化疗,其药物主要有5-氟尿嘧啶,PDD对化疗方案进行制定,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其疗效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5.7% (42/49)、53.1% (26/4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三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生存率对比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放化疗联合治疗能够更好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孝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规范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循证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循证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满意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循证组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好,二者所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竭患者规范化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便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同收治的45例皮肤黏模淋巴结综合征患.儿前嗜性研究且按家属是否接受个性化护理分为两组,实验组25人,对照组20人,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与干预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病情好转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满意评分显著性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干预效果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 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刘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为了适应重症治疗而建立的特殊护理单元,具有三集中的特点:集中了急性、危重患者;集中了先进的监护仪器、急救设备;集中了新的理论和技术的特点[1].然而,近50%的病人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可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力受损、焦虑、恐惧和抑郁,甚至拒绝治疗,影响疾病预后.[2]适当的心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的治疗有益,现对心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的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郑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询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存在自卑心理的15例,抗药心理8例,恐惧心理6例,其他不良心理5例;观察组患者存在自卑心理的6例,抗药心理4例,恐惧心理2例,其他不良心理3例.二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给予询证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提高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毓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方法:建立计算HPLC法测定维生素B6片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结果:置信概率为95%时,维生素B6片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08%.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片剂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高小春;张建伟;庞作正;丁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煤矽肺患者的社区护理

    煤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的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煤矽肺是尘肺中常见、进展快、危害严重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发展缓慢,即使在脱离矽尘作业后,病变仍然继续缓慢发展.患者多在接触矽尘10 ~ 15年后才发病.病患者胸闷、气短、咳嗽、咳痰,极易合并呼吸道及肺部感染.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引起肺心病,因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2006年我国共诊断有100多万矽肺病患者和可疑患者中,煤炭行业从业者占46%以上.我院患者多居住于矿区周边,我院于1998年在矿小区成立多家社区服务站,为我矿矽肺病人就近治疗提供了便利条件及良好的机会.在我院治疗的矽肺病人每年大约有近100人次,平均年龄在66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像这些老年矽肺病人一旦发病就会伴有多种并发症,增加了治疗和护理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社区护士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细心观察,认真总结.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社区护理.

    作者:邢清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T评分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多排螺旋CT(MDCT)的影像学特征的观察,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分析并总结几种CT评分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180例AP患者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各种CT评分(包括Balthazar CT分级、CT严重指数(CTSI)评分及腹部CT胰腺外炎症(EPIC评分));同时对AP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包括反应肝功能损害的常用临床标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探讨多种CT评分与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结果:伴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的患者的CT评分分值较未合并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分值高.对几种CT评分进行比较后,EPIC评分评价肝损伤的准确率较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5)),较常用的CTSI评分(AUC为0.647)及Balthazar CT分级(AUC为0.513)分值都稍高.结论:与另两项CT评分相比,EPIC评分预测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伤的准确稍高,并与肝脏损害相关性良好.

    作者:黄艳艳;赵建农;郭大静;钟维佳;何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反应及防治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3月~ 2014年3月到我院卫生服务机构接种百白破疫苗的儿童160例,分别为六月龄至三周岁.按接种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基础免疫,试验组采用加强免疫.比较并观察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情况.结果:经接种后,试验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7.25%)明显高于对照组(2.5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采用接种百白破疫苗预防儿童疾病,加强免疫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接种时要注意科学的设计,同时要注意接种的质量规划,根据儿童的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接种水平与医院信誉度.

    作者:贾学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