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洁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原因与防护对策.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护理职业暴露情况,分析原因和发生比例.结果:54例护理人员中有34例有职业暴露经历,职业暴露次数为121次,其中锐器所伤为76次.其中职业暴露后上报后为28人.结论:职业暴露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率较高,需要提升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才可以减少职业暴露的损害.
作者:侯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5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手术前均对其进行尿常规检验(对照组)和C-反应蛋白检验(观察组),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差异及对不同类型的阑尾炎检出率的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灵敏度为89.2%,观察组的灵敏度为98.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检测方法对于急性化脓性和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的检出率优于观察组.结论 C-反应蛋白的检验方法相比尿常规检验,其检出率更优,灵敏度更高,但是检验时间相对较长,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适当的检验方法.
作者:唐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杂性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复杂性胆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切除术,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90例复杂性胆囊患者在腹腔镜切除术后,成功完成89例,仅有1例萎缩胆囊炎患者在手术中肝总管发生小撕裂伤,需要在腔镜下进行缝合修补.9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由于术中出血量过多而中转为开腹手术,患者术中出血量在78~160 ml之间.所有患者在住院5~8d后痊愈出院.结论:复杂性胆囊腹腔镜手术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类型的胆囊炎进行选择和判断,合理地利用不同手术器械的特性,采取不同方法切除胆囊.
作者:苟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一 热量限制疗法及其治疗进展“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是一个古老的研究,即在保证摄人所需营养而不发生营养不良,有计划的限制每日摄取的总热量[1],CR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减少热卡摄入(lose 35-40% of body weight),一是间隙性饥饿(Intermittent fasting,IF),IF的代表即是隔日饥饿疗法(Every-other-day fasting,EODF)[2].CR的生物学效应十分广泛,其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生物学所有领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它就被人们认识到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3],当食物消耗量高出适当水平时,寿命明显缩短;同时有研究证实CR可控制癫痫发作,减少肿瘤发生[4].
作者:王巧利;刘建成;王文春;陈莎莎;孙年怡;刘素贞;黄彬洋;张珊珊;张安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通过规范化疼痛管理后产生的效果.方法 将60名58岁以上的髋部骨折且已经过实施规范化疼痛管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规范化疼痛管理,主要有合理评估、健康教育、镇痛药物、合理应用、个体化管理等几个方面.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在术后4天和出院时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出院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 实施疼痛管理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患者生活能力有所提高.康复速度比较快.
作者:邱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就帕歌斯应用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入我院收治的痛风患者80例,将他们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秋水仙碱治疗,观察组采取帕歌斯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2.5%相较于对照组70.0%显著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相比对照组25.0%显著更低(P<0.05).结论:帕歌斯使用于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佳,能够显著促进患者高尿酸血症得到改善,减轻肿胀疼痛,无明显用药副作用,具备推广借鉴价值.
作者:罗源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急危重症患者治疗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危急重症患者共137例,均对其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将治疗前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作为对照组,将治疗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灶,降低气道中产生的分泌物,使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2).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实验组加用依那普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 (P <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3%(P <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鞠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病人运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对体温和呼吸的监测.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疗效越好.临床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应视病情而定.
作者:刘红;郑建英;胥茜;邱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周闱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发生率更高,报道称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临床特征以感觉障碍为主,主要分布在四肢肢端,临床表现以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灼热或冰凉感为主,一般下肢较上肢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强调正确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晓婷;杨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2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低电压、S-T段、T波变化、Q-T间期变化及异常Q波.128例患儿中有112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酶学升高,占87.5%.结论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心电图检查异常率显著高于实验室酶学检查的异常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而部分患儿在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即会出现心电图的改变,另一方面,心电图检查并无特异性,对病原学诊断亦无意义,因此,儿科临床上需要在肯定心电图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同时,更需要注意到其的局限性,综合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刘大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晚期术后大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为常见,产妇多伴有寒战低热.且常因失血过多导致严重贫血和休克.现将我科收治典型的1例剖宫产后30天因产褥感染,阴道大量出血,量约3000ml左右,立即行子宫切除,20天后Ⅰ期愈合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韩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探讨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 2015年3月收治的102例需要采取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探讨,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102例患者通过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插管成功几率为100%,没有出现重复插管现象及出现气道损伤等症状,其中有4例患者在实施麻醉过程中出现单肺通气时有低氧血症,经过相关措施处理后有效解决.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效果明显,有效降低低氧血症及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的几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护理.结果:患者护理满意.结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护理是重要的.
作者:苏亮;史奎霞;韩萍;姚会萍;安彩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62例采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方法 包括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准备,治疗中严密的病情观察、皮肤护理、精心喂养及治疗后的护理.结果 62例新生儿黄疸经蓝光治疗及精心护理,有58例痊愈出院,4例好转转儿童医院进一步治疗,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程娟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CT增强扫描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CT增强扫描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一次检查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孔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从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内科病人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入院时都为昏迷状态,对这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查看与分析,对患者的急诊病因、急诊治疗方法以及病情症状这三方面的信息进行研究.结果:在这80例经过急诊内科抢救的患者中,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昏迷的患者有31例,由于中毒引发昏迷的患者有19例,由于溺水等突发原因造成昏迷的患者有8例,其余22位患者则是因为自身糖尿病而造成的昏迷,我院及时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内科急诊抢救,抢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抢救无效为15.00%.结论: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相关医护人员要对致使患者昏迷的原因进行剖析,明确治疗方法,尽快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提高内科急诊的治疗效率与效果.
作者:何启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头皮软组织大范围撕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分析10例不同损伤原因所致的头皮撕脱性损伤,针对不同类型的头皮撕脱损伤探讨吻合血管的头皮再植、游离皮瓣、局部皮瓣、扩张皮瓣等不同修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根据不同类型的头皮撕脱损伤特点,应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均可达到创面修复的目的.结论:应根据头皮撕脱损伤的深度、范围、损伤部位血管情况及损伤时间决定不同方式头皮修复以得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作者:徐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入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p <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效果,可使患者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胡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安全文化对老年病房护理的作用,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住院的老年患者186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安全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在护理中引入安全文化的措施,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强,护理中避免了纠纷和风险,护理质量较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为98.92%;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只有86.0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中,重视安全文化氛围的营造,将安全文化运用到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理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作者:况维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