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曲肽2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效果比较

李海欧

关键词:奥曲肽, 皮下注射,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比较奥曲肽2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效果方法:50例皮下注射奥曲肽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观察组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比较两种不同注射方法药物外溢、疼痛、瘙痒、红肿等局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对照组(x2 =33.42,P<0.05).结论:奥曲肽皮下注射宜采用Z型注射法结合留置气泡技术.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康复护理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护理干预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法则原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不仅实行常规护理,还进行护理干预.在患者入院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力;在出院和社区康复期后,检测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力.结果: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都有好转,运动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的帮助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一定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文;兰红珍;李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袁秀丽主任医师治疗头痛眩晕的经验

    介绍袁秀丽主任医师自创益气活血、通络开窍法,采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头痛眩晕的经验.

    作者:王芳;周祖刚;周晓艳;曾勇;袁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分析实施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并进行有效处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选择80例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的患者,观察记录分析硬膜外麻醉产生的各种并发症.结果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有2例,神志模糊或昏迷现象的有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的有1例,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有1例,心率加快的有4例,出现皮肤黏膜水肿的有1例,拔管困难有1例,导管出血有2例,没有全脊麻发生.结论 对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正确的临床预防措施,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硬膜外麻醉患者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均可预防也可进行治疗.

    作者:张海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在中药提取分离中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较新的中药提取技术,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药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实现中药的澄清、精制以及浓缩,在中药的提取与分离中有很大的优势.文中将对这种分离技术进行分析,探究其应用原理,根据孔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并探究这一技术在中药提取分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作者:孙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析“百草枯”事件

    “百草枯”事件中:某家长的辱骂导致某青少年喝百草枯自杀;基层医生接诊未及时洗胃、病人自行转诊;三甲医院XX医生接诊误听草菇、让其回家多喝开水,不适随诊;三天后XX青年再次入院在重症监护室待13天死亡,导致了一场医疗纠纷.反思国家职能部门,医院,家庭如何避免百草枯自杀,避免不必要的悲剧.

    作者:何星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从2014年6月至2014年底,这6个月中入住我院的急诊骨科患者136例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即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和一般化的护理方式,人性化的护理方式为实验组,一般化的护理方式为对照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对两组护理方式效果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和患者骨关节健康的恢复程度来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达97.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满意度的89.7%;对照组患者骨关节健康的恢复优良率为89.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70.6%,实验组在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患者的恢复效果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骨科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秀莲;陈艳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气滞胃痛颗粒进行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痊愈18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9例,好转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8.29%.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滞胃痛颗粒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多潘立酮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宿红光;李文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发病率约为1/5000 ~1/1500[1],男女比例约为1∶0.68,有家族发病史者约占1%~9%[2],近年来尽管对本病的致病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该病种类繁多,其遗传方式和外显率均不十分清楚,因此对其致病基因研究进展仍比较缓慢.本文拟对ARM致病基因的研究新进展作综述如下.

    作者:孔萌;武玉睿;胡元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涉及老年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说心理问题、安全用药问题、睡眠问题、饮食问题、皮肤问题等等,需要我们从护理细节出发,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其早日康复,安享晚年.

    作者:林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亚低温治疗护理常规

    目的 总结颅脑外伤病人运用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主要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对体温和呼吸的监测.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亚低温治疗实施越早,对脑保护作用越明显,疗效越好.临床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应视病情而定.

    作者:刘红;郑建英;胥茜;邱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对急诊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探讨.通过对急诊护士的压力管理,减轻压力对工作的负面影响,使急诊护士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吴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喉罩对院前濒危病人急救护理干预的分析评价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濒危病人而应用喉罩建立人工气道时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急诊科在院前急救濒危病人建立人工气道239例,分为AB两组.[结果]A组120例喉罩一次性盲插成功118例,成功率98.33%.B组119例经喉镜一次性盲插成功56例,成功率47.05%.两组比较p<0.05[结论]喉罩对院前濒危病人急救建立人工气道的护理干预评价有明显效果.

    作者:张建容;张警华;付亚凌;马良利;梁虹;谷雨;周晓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合肥市居民对社区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

    [目的]调查合肥市居民对社区护理的服务需求,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提供事实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从全市4个辖区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共4个社区600户居民(1721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护理的需求.[结果]71.9%的居民曾接受过社区护理服务,但是对社区护理认知度偏低,且居民对于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咨询、定期体检的需求居前3位.[结论]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以社区居民护理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开展社区护理服务,提升社区护理服务水平.

    作者:方海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对手术室麻醉上机患者术前负性情绪以及心率、血压分析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上机患者术前的负性情绪以及心率、血压等情况的变化及对治疗的影响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讨.方法:本文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手术室麻醉上机的15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抑郁现象以及焦虑情况分别在其办理入院后和准备麻醉上机时进行评估测定,在麻醉上机前的半小时内对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进行阶段性的检测,后根据测定结果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患者的办理入院后及麻醉上机前的抑郁、焦虑情况分别进行分析后,按分数评断可表示为抑郁状况(60.14±3.27)分、焦虑状况(58.72±4.29)分,麻醉上机前与入院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对比后可明显发现较严重(P<0.05),具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在麻醉上机前半个小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情况进行实时检测,结果分别为舒张压(94.32±6.37)mm Hg、收缩压(163.21±7.54)mm Hg以及心率为(94.15±8.24)次/分,与半小时钱对比可发现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进行麻醉上机前,具有明显的负性情绪以及心率、血压均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以及稳定心率、血压等方面情况.

    作者:曾爱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进针方式影响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分析

    目的:研究三种进针方式与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的相关性,以便于找出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进针方式.方法:选取我院门诊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行静脉输液患者共300例,均神志清醒,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100例,均在手背相同部位进行静脉穿刺.甲组患者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左,乙组患者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上,丙组患者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右,分析对比各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及成功率.结果:甲组与丙组患者静脉穿刺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乙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甲组与丙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乙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静脉输液进针时针头斜面向右或向左,能够有效提升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包秀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给予各项护理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中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有出现肝区疼痛、发热、肩背部疼痛、肾周积液等并发症,但经过对症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患者的住院时间有所缩短.结论: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效果显著,有恢复快、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但也存在一定并发症,给予临床有效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能改善患者并发症危害,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黄金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妊娠结局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某院收治的初产妇96例,将所有初产妇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 对照组初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对比入院时,观察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作者:龚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学检验人员心理压力分析与应对干预

    医学检验工作具有高风险、高强度以及高重复性的特点,而从事医学检验的工作人员也承受了极大压力,在社会舆论、强制性工作特点以及持续工作高压的影响下,医学检验人员极易出现心理疲劳问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也明显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诊疗效果.因此,着眼于各个层面分析医学检验人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对于临床医学检验工作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锐;陈宏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及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5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给予这5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4层螺旋CT和超声心电图诊断,经诊断后的结果与手术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手术确诊患者存在的畸形总计85处,主要包括为患者的心脏部位存在畸形、患者的心脏与大血管的连接部位存在畸形、患者的大血管部位存在畸形.64层螺旋CT对患者的畸形确诊为82处,确诊率为96.47%,误诊为3处,误诊率为3.53%.经超声心电图对患者的畸形确诊为57处,确诊率为67.06%,误诊为28处,误诊率为32.94%,两种检查方法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及其与肝癌组织中凋亡分子、免疫分子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含量检测及其与肝癌组织凋亡分子、免疫分子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5例肝癌患者,将其划分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35例健康体检者,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肝癌患者肝脏组织中免疫分子、凋亡分子表达方式.结果 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发现,观察组血清中GP73、TK1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凋亡分子检测中,观察组肝癌组织中的Plkl、Xiap的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分子检测中,观察组肝癌组织中的Plkl、Xiap的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TK1等含量升高,与肝癌组织中抗凋亡分子低表达、免疫分子高表达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晓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