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王传军;方皓;姜美容
目的:探讨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纯抗血小板治疗,研究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抗血小板联合降纤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疗效显著,不良临床事件发生率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燕美;徐莉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莫西沙星属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第四代喹诺酮的代表药物,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菌、抗酸菌均有抗菌活性,此外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也敏感。因其广谱抗菌,对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复杂腹腔感染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使用时不需要做皮试,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关节痛、肌肉痛等,严重不良反应包括重症肌无力、不可逆转的周围神经病变及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等。其导致严重皮疹的病例鲜见报道。
作者:代倩;许旭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往往是致命的。研究表明,25%-30%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终出现极性破裂出血,近年来其病死率已由以往的50%降为15%[1]的左右,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有效控制出血是降低死率的关键,而达到此目的的不仅仅治疗方案重要,护理工作的细致周到绝不能忽视。1998-2001.06,我们在总结以往护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输液护理方式,收效甚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杨闽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我院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胸外科2013年10月~2014年9月食管癌手术患者病历共计272份,分析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结果本次调查手术患者共计272例,其中男性209例,占76.83%;女性63例,占23.17%;大年龄78岁,小年龄39岁,平均年龄60.81±7.32岁。267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5例术前未使用;术后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10d,平均时间为4.23±3.0天。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种类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美唑。102例术后改为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排名前三位的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治疗使用抗菌药物平均时间7.00±3.10天;抗菌药物主要以一联使用为主。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欠规范,应加强食管癌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马春华;陆婷婷;王文英;尚建英;王英;李金学;刘钧;代明星;管利荣;邹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双能量 CT 诊断外周性肺栓塞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双能量CT 扫描,并采用工作站双能量软件对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编码处理,获得肺和肺动脉的解剖、灌注信息。结果58例疑似外周性肺栓塞的患者经双能量 CT 扫描被诊断为外周性肺栓塞的有49例,其中42例患者可见各亚段肺动脉栓子211处,以两肺下叶亚段栓子多,以完全闭塞型和中心型所占比例大,7例患者经扫描未见明确的肺栓塞栓子,但在 Lung PBV 上有明显的亚段肺动脉充盈缺损图像。经定量分析,外周性肺栓塞患者的栓塞区域与肺栓塞区域的 CT 强化值分别为(32.3±9.5)HU 和(42.2±11.7)HU,栓塞区域显著低于非栓塞区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双能量 CT 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地显示肺栓塞引发的灌注、充盈缺损,诊断外周性肺栓塞的敏感性强,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忠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中心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例护理后的疾病认知状况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认知率为92.5%,生活质量评分中心理功能为(59.8±6.4)分,躯体功能为(57.9±5.8)分,社会功能为(61.9±2.3)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内科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临床认知率,并对生活质量具有良好改善作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作用及可靠性。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50例患者行以系统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00%,经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措施,系统化护理措施更有利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身心康复,并且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张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分析在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 PDCA 循环对临床护理缺陷率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0月100例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PDCA 循环管理模式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和静脉输液出现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6.00%、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为30.00%、满意度为68.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脉输液护理中实行 PDCA 循环管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重要的管理手段。
作者:罗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研究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及硝酸甘油在临床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共62例,依照随机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外给予多巴胺、呋塞米及硝酸甘油联合使用治疗,7 d 疗程结束以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治疗以后,显效患者共28例,有效患者共2例,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6%),该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及硝酸甘油来进行治疗,有着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能够为今后的手术治疗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作者:吴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阿司匹林(ASA)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作用。小剂量 ASA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长期服用能够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学和神经病学,并被世界各国收入治疗指南和广泛推荐(1)。因此,阿司匹林经常会与多种药物联用,在药效学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作者:于泳;荣长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共计80例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循证护理组40例和个体化护理组40例。评价循证护理组和个体化护理满意度以及总住院时间结果:循证护理组和个体化护理组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9.5±0.3分、8.9±2.3天)、(7.4±2.3分、12.8±5.9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认为个体化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循证护理不仅能减少肝胆外科患者住院时间还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陈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院卫生所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4例展开分析,按照治疗的方式,将其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头孢克罗,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方式为头孢拉定。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细菌感染清除率以及各种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32例患者中,痊愈9例,显效17例,有效 4例,无效 2例;对照组32例患者中,痊愈11例,显效12例,无效9例。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而言,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治疗效果来看,无论是细菌清除率还是呼吸频率等头孢克罗明显比头孢拉定更为有效,值得在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患者资料,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心肺功能,体温等常规检查,在中医临床知识指导下,根据患者腹痛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得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类型较多,其中有21例患者确诊为急性肠胃炎,有19例患者被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有16例患者被确诊为慢性胃炎,有14例患者被确诊为胆道系统疾病。结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总结,从而得出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类型较多,且病理特征不明确,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中医治疗。
作者:胡小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衰老机理不同学说的分析研究,将其归纳为遗传衰老研究和环境伤害研究两个方面,提出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对其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各种因素通过各种途径各样机制加速衰老,可能是衰老的普遍机制。
作者:梁治学;胡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常有发生,然而出血量偏多、出血时间过长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和痛苦,更给心里带来创伤。作为生化型制剂蹄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后出血方面有简单、高效、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蹄甲多肽片是新的生化制剂,现对甲多肽片联合无痛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进行综述。
作者: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炎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上述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较常规麦氏切口阑尾炎手术,经麦氏点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对阑尾炎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以及使用。
作者:王金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护理人才是医院开展优质护理的先决条件。卫生部高度重视护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不论是《护士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十一五”时期《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的全面落实,还是《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的制定印发,都对稳定和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优质护理对护士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加强对护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护理改革发展的需要,使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持续、全面、深入地开展下去。
作者:李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利用三维动作分析系统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对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及旋转稳定性的进行比较。方法:采用 Opti_Knee 膝关节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后16名患者进行步态数据采集,测量0°和15°上下坡度的步态数据,膝关节前后位移距离、内外旋转角度、内外翻转角度。结果:采集ACL 损伤后上坡和下坡在步态周期中的运动学数据参数,15°下坡前移距离及内旋、内翻角度均要比15°上坡明显增加。结论:通过运动学数据分析说明 ACL 损伤后患者在下坡时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损伤更大,希望给那些选择不做 ACL 重建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作者:周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偏瘫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干预后失语患者恢复正常或转变为轻度失语的患者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患者进行早期语言训练、康复锻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语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余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校教职工体检心电图结果,分析教职工的常见疾病类型,并给予相应的保健指导。方法选取湖南农业大学2163名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教职工的体检资料,了解其疾病检出情况,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状况。结果①在1061例退休人员中,有462例教职工心电图异常,比例为43.54%。在1102例在职人员中,有69人表现为异常,比例为6.26%。②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教职工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呈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年龄在75至84岁间的教职工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比例高达78.57%。结论教职工因受到其工作性质的影响,威胁其身体健康的因素非常多,因此,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作息时间,适度参与运动,有利于促使其机体抵抗能力提升,教职工要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