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艳
目的:随着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数量逐渐增加,难治性根尖周炎再次成为焦点,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我院口腔内科门诊从2007-09———2012-9的69例此类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上述病例在根管预备后用 FC、丁香油,单纯樟脑酚等药物反复治疗4次以上,但患牙仍有较明显的叩痛及咬合痛。结论:碘仿本身无杀菌作用,但遇到组织液和某些细菌代谢产物后,能分解产生游离碘,从而产生杀菌、抑菌的作用,所以碘仿是一种优良的根管消毒剂。
作者:赵伟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在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上,医学院校应加大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作者:林金勇;谢晓萍;王艳;张俊博;刘一舟;李文浩;张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主要治疗手段,而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一些近期、远期并发症及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种种不适都使患者产生很沉重的心理负担,这些不良心态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营养状况及治疗的积极性,甚至影响预后。因此,做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1]。为兼顾患者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护理模式,我们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进行了全面监测与护理改进,通过为其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全面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徐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及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患者发生足部溃疡、坏疽而导致截肢,从而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整理收集自2012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血糖水平达标,从而防止糖尿病足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康复。结果10例患者经监测血糖、饮食调控、加强足部皮肤护理、适当活动、抗感染治疗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均治愈,1例坏疽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截肢。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有效缩短了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截肢的发生,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幸福是什么?就是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影响医学生这种感受的主客观因素有很多,例如:学习成绩,消费金额,情感状况,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等。
作者:沈慧;王芳;万晓晓;周晓明;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临床的应用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微电脑技术等在腹腔镜仪器设备中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腹腔镜成像质量,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晰。高腹腔镜手术安全性,为保证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作者:庞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鼻科中应用气囊填塞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鼻科鼻出血患者100例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填塞术处理,而研究组采取气囊填塞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止血率、拔除填塞后再出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止血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研究组拔除填塞后再出血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科鼻出血比较常见,采取气囊填塞术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止血效果,而且出血率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借鉴。
作者:刘英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脑梗塞护理措施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急性脑梗塞发作阶段,二是住院急救阶段,三是脑梗塞患者出院后回家康复防治阶段的护理。一、脑梗塞急性发作时的护理措施对轻型脑梗塞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好拨叫120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应保持呼吸通畅。并且准备好充足的现金以免到医院后因资金不足而延误治疗。
作者:杜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在消化内科疾病(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实施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分别实施中医与西医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7%vs79.1%),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8.6%),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溃疡的消失,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宇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系统量化分析临床护理方法,对临床中的病例实行分组处理,并观察静脉输液减轻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搜集杂志上已发表的文章,以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作为检索,同时结合静脉输液与局部疼痛,选取我院临床护理中采用三个角度326例进行统计,分为数据汇总、纳入标准,并结合数据加以分析。结果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效度指标是-0.4312(P <0.05),如果临床实验对比中出现 P <0.01,这就要求采用更多指标进一步检测,同时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两组对象生理与心理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的生活护理为65.2%,明显比对照组的41.5%高。结论临床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比较重要,且心理护理是主导,所以临床护理过程中对于静脉输液减轻疼痛的效果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作者:吕立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于我院行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成功率为100%(200/200),均发生心律失常;通过积极地临床治疗与护理,所有患者现已均康复出院。护理后患者的 HR、QTd 和QTc 水平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 HR、QTd 和 QTc 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周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患者疼痛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证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吸氧,抗凝,扩管,发病12小时以内溶栓或者介入治疗。同时,给予高位硬膜外阻滞;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观察治疗前后 VAS 评分,MAP、HR 、SPO2及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心率减慢明显,血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增幅更明显,V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高位硬膜外阻滞能有效缓解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氧供,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功能,防止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有利于心梗患者恢复。
作者:陈美;刘雅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从而提升临床护理水平。方法整理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眼科就诊的9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对照组4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精神状态、社会活动评分及总体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依存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营养不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作者:宦欣;郎绪龙;于庆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 CT 检测对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6月~2014年10月来我院住院的120例初筛为肺癌高危人群的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CT 表现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每组各40人,三组均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中、高危组对检测有阳性指标者进行病理学检查.低危组及多项肿瘤标志物均阴性者或拒绝行病理检查者进行为期 l ~3年的跟踪随访.比较各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中、高危组共确诊50例肺癌,其中肿瘤标志物均为阳性者30例.约占60%,低危组及各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者共52例,经随访后做病理确诊为肺癌 2例,约占3.8%。与中、高危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与 CT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肺癌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蒋先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骨伤科常见病症的一种,近年来该病症在青少年群体的发病率逐渐呈上升趋势。笔者以我院2006年9月至2014年9月间80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发病原因为例,借本文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提高广大医护工作者和社会大众对预防与提高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知。
作者:马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的特殊性,阐述社区护士在家庭访视中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提出在社区中进行的家庭访视护理,有效的沟通需要社区护士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从而提高访视的效果。
作者:戴建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进行回顾性探究,分析其治疗措施并观察其治疗结果和特点,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结果:3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显效率为9/35(25.71%),有效率为23/35(65.72%),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无效率(p <0.05);2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显效率为7/25(28%),有效率为16/25(64%),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无效率(p <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继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4月收治的120例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妈咪爱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3.1±1.4)d 较对照组(4.8±1.3)d 缩短(t =5.41,p <0.01),治疗组大便次数恢复恢复时间(2.5±1.5)d 较对照组(3.8±1.7)d 缩短(t =3.65,p <0.01)大便常规检查恢复时间(2.2±1.5)d 较对照组(4.2±1.4)d 缩短(t =6.24,p <0.01);对照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51.7%,差异(x2=26.12,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不良反应。
作者:庞明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学生;因突发失语2h 就诊。发病前日曾因腹痛而多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其它用药情况不详,就诊当日无特殊不适。体格检查:BP:10.67/8.0Kpa (1Kpa =7.5mmHg),HR:120次/min,R:28次/min,T:40.5℃;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生理反射对称存在,病理反射阴性;腹软,无肌紧张。ECG 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WBC 19.4×109/L,中性86%;尿常规:Pro +,RBC 满视野,WBC 0-2个/HP;血糖:6.6mmol /L。患者平时健康,无疾病史。即予以抗炎、抗休克治疗,补液3500ml,12h 尿量200ml。次日晨症状缓解,可表达简单语言,追问病史,方述有腹泻史且只服用过“诺氟沙星”胶囊。便常规:RBC 20-30个/HP,WBC 7-15个/HP,脓细胞满视野;肾功能:尿素氮、肌酐轻度异常。诊断:①。细菌性痢疾并中毒性休克;②。药源性血尿并肾功能不全。治疗七天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著军;李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