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春晖;何亚莉
目的:考察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小板衍生性生长因子(PDGF)4种生长因子两两交互应用对人胚成骨样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的实验间期检测成骨样细胞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脯氨酸的掺入量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PDGF、bFGF、IGF-Ⅱ和TGF-β 4种生长因子交互联合应用,均对促进体外培养的人胚成骨样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功能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具有协同作用的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可提高其促进骨形成的生物效应.
作者:田卫东;王大章;乔鞠;陈伟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lat-Ⅱ型铸造玻璃陶瓷晶化热处理程序.方法:本实验以Plat-Ⅱ型铸造玻璃陶瓷材料(PCC-Ⅱ型)的差热分析为基础,首先确定该材料的晶化温度范围,再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种受控温度处理下试件晶化的情况,以确定Plat-Ⅱ型铸造玻璃陶瓷的晶化热处理程序.结果:Plat-Ⅱ型铸造玻璃陶瓷晶化热处理程序为:室温下以10 ℃/min速度升温至620 ℃,保温20分钟,再以5 ℃/min速度升温至670 ℃,保温30分钟.结论:铸造玻璃陶瓷晶化热处理程序的确定成为其进一步研制的基础.
作者:黄挽力;赵云凤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骨软骨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长骨的干骺端,但发生于下颌骨者较罕见.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1988~1997年收治8例该病患者,均经外科手术切除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广宁;周志瑜;王虎;雷荀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作者:王大章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血链球菌染色体DNA片段序列,探讨血链球菌遗传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TA克隆技术将此片段转化克隆并进行碱基序列测定,通过GenBank进行同源分析.结果:血链球菌ATCC10556 DNA片段含有与固氮菌高度同源的nifS、nifU基因,同源分值为114点(bits).结论:国内外首次报道血链球菌DNA片段含有nifS、nifU部分基因.
作者:潘亚萍;王红杨;金春元;孙开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非创伤性治疗(ART)技术充填和窝沟封闭的效果及其可接受性,探索适合我国学校和农村开展龋病防治的方法.方法:采用德国EPSE公司生产的Ketac-Molar玻璃离子材料完成486颗受试牙的充填和窝沟封闭,治疗后1年、2年复查,记录ART充填体、封闭物及继发龋坏情况.结果:对295颗恒牙进行ART充填治疗,1年和2年成功率分别达95.7%及91.1%;191颗牙进行了窝沟封闭,3月、1年、2年成功率分别为95.2%、89.1%、78.8%;ART充填和窝沟封闭后2年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2.1%和0.6%.ART治疗为91.1%的学生所接受.结论:ART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成功率高,继发龋低,患者易于接受,可以培训中初级口腔卫生人员开展此项工作,适合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作者:万呼春;卢展民;胡德渝;CJ Holmgren;贺登秋;刘英才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上颌尖牙的错位萌出常以唇向错位居多,而于同侧中切牙位的异位萌出较少见.条仓均等[1]曾报道三例.笔者曾以去骨引导生长期埋伏尖牙于同侧中切牙位萌出成功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永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碘复冲洗消毒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47颗作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0.05%碘复冲洗根管并用0.5%碘复消毒根管;对照组用3%H2O2和生理盐水联合冲洗根管及用甲酚醛液(Fc)消毒根管.结果:统计分析显示,在治疗疗程、临床症状改善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方面,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碘复作为根管治疗冲洗及消毒用药是可行的.
作者:尹仕海;唐子圣;李文;苏勤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下颌骨骨折的特点.方法:收集整理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1986~1995年间下颌骨骨折住院患者413例,对其年龄、性别、受伤原因、骨折部位、骨折合并伤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骨骨折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为20~29岁;骨折部位以颏部多;常见的合并伤为面中份骨折,其次为颅脑损伤.90年代以来,下颌骨骨折增多,主要是车祸引起;颌间牵引复位固定为本组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并取得功能和形态均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下颌骨骨折好发于青年男性,以颏部多,合并面中份骨折较多,近年来多由车祸引起,坚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的较好手段.
作者:巴秀;王翰章;田卫东;刘磊;李声伟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牙周病学在美国与其它许多国家一样,是一门独立的、临床规模近似于口腔颌面外科和修复科的学科.有关牙周病学的研究,其深度和广度都超过其他的口腔学科.随着基础医学的迅速发展,微生物学、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及放射医学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牙周病学的研究和临床牙周病学也迅速地发展.特别是牙种植及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的广泛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治疗手段,明显提高了疗效.随之发展的生物膜和骨移植(bone graft)材料,也在临床上得到普遍应用.引导组织再生、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加上种植牙的综合应用,对一些重度牙周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另外,麻醉方法也有所更新,如清醒麻醉(conscious sedation),配合局麻,受到患者及牙周医师的欢迎.
作者:毛尔加;吴亚菲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因精神刺激、手术应激或其他因素而随时发生意外.因此,临床口腔科医师对这类老年患者拔牙多有顾虑,常将其列为禁忌,以致患牙症状反复发作.笔者与心血管内科医师配合并结合心理行为护理,为68例不同类型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拔除患牙103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谷来有;许玉珠;迟淑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咬颊粘膜是一种不自主运动,严重者导致创口溃烂、红肿、疼痛难忍.作者采用稳定夹板并适当调,治疗不自主咬颊一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渤;罗宗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DK4蛋白在口腔粘膜癌变过程中表达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链菌素-生物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正常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口腔鳞状细胞癌等共计80例标本中CDK4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并与同批标本的P16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口腔粘膜癌前损害中出现CDK4蛋白的过表达,其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P16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CDK4的过表达可能是口腔粘膜癌前损害发生发展中的增殖刺激因子,并可能引发P16的代偿作用.
作者:陈谦明;罗刚;李秉琦;何志秀;陈列;曾昕;聂敏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临床应用氯胺酮对颌面部撞击致颅脑损伤早期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落体撞击大鼠颌面部发生中等程度的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给予氯胺酮进行早期药物治疗,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时间.结果:氯胺酮治疗组大鼠在木条平衡和木条行走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明显,并提前1~2天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氯胺酮对颌面部撞击致颅脑损伤有一定的早期治疗作用.
作者:张从纪;李慧增;廖维宏;杨军;史文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1998年11月6~9日,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学组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主要进行学术交流,并正式成立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来自美国、日本、荷兰、英国、新加坡、德国、韩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地区等九个国家及地区及29个省市的代表,共450余名出席了会议.
作者:杨弛;李青云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中国人灼口综合征患者的精神因素背景,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PQ、SCL-90、LES量表,分别从个性特征、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事件应激背景3个方面对30例灼口综合征(BMS)患者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BMS组中内向不稳定型多,显著高于正常组;多项情绪因子得分也显著高于正常组,同时BMS组具有明显偏高的生活事件应激背景.结论:灼口综合征很可能是因一些应激性社会生活事件作用于一些具有特殊个性特征的敏感个体后引发的一系列情绪障碍及躯体不适感.
作者:岳玉敏;陈谦明;林梅;李秉琦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氧化铝颗粒大小对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不同大小颗粒的氧化铝原料,经等静压成型,1400℃ 2小时的低温烧结,制作了部分烧结的多孔氧化铝,经镧硼硅玻璃渗透形成了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结果:用纳米颗粒氧化铝制作的氧化铝玻璃复合体强度(358.2 MPa)、断裂韧性(2.38 MPam1/2)显著低于微米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的强度(432.2 MPa)和断裂韧性(5.12 MPam1/2).SEM显示纳米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中气孔率占11.5%,玻璃相成分多;微米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中气孔率仅占1.2%.玻璃相成分少.结论:氧化铝玻璃复合体中氧化铝的体积百分数和气孔率对其强度和断裂韧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骆小平;赵云凤;巢永烈;田杰谟;张云龙;张世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于1992~1996年对7302名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病情况调查.本文仅对该调查的TMJDS患病率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病因进行简单统计.
作者:郝春晖;何亚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颈部肿块在临床较为常见,但有关儿童颈部肿块的专题报道不多.邯郸市中心医院自1987年1月~1996年12月共收治14岁以下儿童除急性炎症外的颈部肿块共346例,占同期收治的颈部肿块的25.9%.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振东;陈京奕 刊期: 1999年第01期
目的:年轻恒牙外伤后,牙髓坏死和牙根吸收在牙齿震荡和牙齿移位中的发生率及发生的时间;牙根的表浅性吸收、置换性吸收、炎症性吸收与外伤类型的关系.方法:从1984~1996年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科就诊的201例前牙外伤后发生牙震荡和牙移位患者的病历资料中选择79例157颗无冠折根折的外伤牙,并且如果有牙松动者使用全牙列垫固位的外伤牙,进行1~12年的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牙髓坏死和牙根吸收在牙齿挫入中发生率高;牙髓坏死多发生于外伤后3个月内,牙根吸收在外伤后3周到2年均有发生;表浅性吸收在牙齿挫入,牙齿部分脱出,牙齿侧向移位后都可出现;置换性吸收发生于牙齿挫入后;炎症性吸收则发生于牙齿脱出后有牙髓感染的外伤牙.结论:牙齿挫入是严重的外伤类型.
作者:陈洁;葛立宏;邓辉 刊期: 199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