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彪
为了提高颅脑疾患昏迷病人的治疗效果,减少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对鼻饲引起的腹泻、恶心呕吐、胃潴留、便秘、血糖紊乱、电解质紊乱、误吸、脱管进行分析讨论,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对策,保持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陆星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阑尾切除手术的麻醉效果,减少其牵拉反应。方法选择40例单纯性阑尾炎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 =20)和对照组(n =20),观察组实行单次单侧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实行连续硬膜外阻滞。结果观察组均产生了右单侧麻醉平面,麻醉效果优良率占93.3%明显高于对照组(36%)麻醉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单次单侧硬膜外阻滞用于阑尾切除术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
作者:楼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失语期间的心理体验,为护理人员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9例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对其进行深度访谈,运用 Claizzi 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的真实心理体验。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者心理体验可以归纳为3个主题:(1)自我概念改变;(2)初期社会心理适应;(3)情感支持需求增加。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患者的心理体验丰富,加强这一时期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其回归正常社会生活意义重大。
作者:蔡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眼科门诊护理缺陷的导致因素进行调查,同时对防范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19例眼科门诊患者,对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调查,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防范措施,并予以实施,同时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1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存在的护理缺陷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发生护理缺陷的患者为1例,发生率为5.2%;对照组发生护理缺陷的为7例,发生率为36.8%,两组比较 P <0.05。结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导致护理缺陷发生的直接因素,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
作者:胡家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医院常规的护理方案,观察组30例患者则采用医院针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而制定的舒适护理。结果经过舒适护理后,观察组30例患儿中有23例患儿终痊愈出院,6例患儿病情出现了明显的好转,1例患儿出现了轻微的后遗症,而对照组的30例患儿中18例患儿终痊愈出院,8例患儿出现了明显的好转,3例患儿终转去其他医院治疗,1例患儿出现了后遗症。经过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的康复情况显著的低于观察组,但终出现后遗症患儿的人数相等。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有效的舒适护理可以促进患儿的康复情况,降低后遗症的几率。但本院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康复也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鞠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 LDL -C、TG、TC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完全遵医率、总遵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为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姣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1一般资料:择取2013.07-2014.07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患者,性别: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范围为26-76岁,平均年龄(54.31±5.07)岁。手术类型:胸外科者18例,头颅部位外科者13例,骨外科者18例,腹部外科者21例,其他外科者2例。将严重性器质疾病患者排除。
作者:白江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总结8例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7例成功,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介入治疗是抢救产后大出血的理想方法,做好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马红霞;王瑞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探讨椎间植骨融合与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实施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40例实施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植骨融合率。结果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观察组的植骨融合率为95%,对照组的植骨融合率为85%,两组植骨融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对于Ⅱ度及以上的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观察组的植骨融合率为100%,对照组的植骨融合率为66.7%,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2.5%,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椎间与横突间植骨融合在腰椎滑脱合并椎管狭窄症的治疗过程中对比差异不明显,临床疗效差异不大,治疗Ⅱ度及以上的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椎间植骨融合的融合率优于横突间植骨融合。
作者:鲍延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对于儿科护理的安全影响的多方面因素以及解决威胁安全的对策展开讨论。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着: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问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与观念等等。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改善儿科护理的安全的影响因素,提高儿科护理的质量。
作者:杨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膀胱癌术后患者复查依从性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选对象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膀胱癌癌患者4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复查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复查依从性评定结果0级15例、Ⅰ级4例、Ⅱ级2例、Ⅲ级1例、Ⅳ级1例;对照组患者中复查依从性评定结果 0 级 5例、Ⅰ级8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4例。观察组中Ⅲ级和Ⅳ级患者所占比例为8.70%,对照组者中Ⅲ级和Ⅳ级患者所占比例为26.1%,观察组患者中Ⅲ级和Ⅳ级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膀胱癌术后患者复查的依从性及遵医行为,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特征,并分析病理检查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5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搜集患者的临床治疗和病理资料,根据病理检查方法、内容,判断诊断方法、预后处理的合理性,得出有效研究结论。结果:57例患者中,肝细胞癌39(68.42%)例,胆管癌18(31.58%)例,患者的病变组织活动性炎症状态明显,其中,48(84.21%)例患者,炎症分级 G≥2。结论:肝细胞癌与乙肝病毒感染存在密切关系,患者病理检查结果 AFP 呈阳性,通过 CT 检查和系统病理诊断分析,原发性肝癌的病理检查效率、准确率很高。
作者:隋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口腔正畸术的青少年患者,共6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治疗组,患者为33例,该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的方式进行正畸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32例,该组患者采用传统式治疗方法进行正畸治疗。在2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对其进行为期8个月的随访检查,并比较2组患者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差三方面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和上中切牙倾角差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患者的磨牙移位情况要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治疗口腔正畸中,具有较大的临床疗效,并且,其操作简便、费用较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作者:朱慧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与妊娠并发症的关系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羊水过少孕妇30例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羊水量正常的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围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胎儿生长受限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及胎儿畸形等发生率上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 <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羊水粪染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羊水过少可提高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需加强对羊水过少产妇的监测,以提高其分娩安全性,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作者:于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产科临床中运用子宫切除术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计对55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并以此作为临床资料,对子宫切除术的实施条件以及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产科临床当中,适用于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通常包含有子宫收缩乏力、子宫破裂等。而与子宫切除术的实施有关的因素集中在患者的分娩方式、孕产次等。结论:一般而言,子宫切除术通常运用在治疗急性大出血的治疗方面。日常生活中注重计划生育,加强产妇保护,对剖宫产进行细致操作,能够大大降低子宫切除术的实施几率。
作者:孟盎盎;曹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重点探索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01月月初至2014年12月月末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9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将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成例数相近的两组,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35例观察组,常规训练应用于34例对照组,对比两种训练对患儿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9.41%。观察组的康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14%。观察组的康复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康复效果有明显差异(P <0.05)。对照组的满意度较低,仅可达到76.47%。观察组的满意度较高,高达97.14%。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度远不如观察组。两组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有明显差别(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切实可行,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许西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和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情缠绵顽固,常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本文通过总结四位名老中医的治疗经验及用药心得,发现各医家在此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用药上虽各有侧重,但殊途同归,皆强调祛风清热,重镇安神,滋阴润燥,活血通络,并告诫要重视后天之本脾胃的保护,以气血生化有源,祛邪而不伤正。
作者:张圆圆;雷晓楠;余曼;吴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 LC 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6月灌云县人民医院8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其中胆囊周围包裹粘连42例。胆囊三角区致密粘连21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18例,胆囊化脓坏疽7例,8例有腹部手术史。结果88例患者中85例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96.6%,3例中转开腹,中转率3.4%,手术时间35~160min,平均76min,术中出血量10~160ml,平均90ml,术后住院时间3 ~11d,平均住院6d。术后并发症 5例,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术后无 1例因胆管损伤、出血、胆漏及腹腔局限性感染而二次进腹手术.无残余小胆囊、胆总管残余结石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更具有恢复快、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单纯性胆囊结石、非结石性胆囊炎的首选术式。对于某些急性胆囊炎,只要术前充分准备及准确评估,早期及时的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 Lc 手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快捷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德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来自我院90例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做统计和分析。结果: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不安、抑郁等负面情绪的,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分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将健康教育的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当中,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毛红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