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飞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到我院进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优质组70例,使用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使用一般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感染率和切口愈合状况进行对比。结果:使用综合性手术室护理措施护理的优质组患者出现感染率为5.4%,低于对照组感染率20.0%,切口愈合状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效果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经过数据对比结果来看,优质组患者经过综合性手术室护理后,伤口的感染率明显降低,伤口的愈合速度也比较快,值得推广使用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徐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以及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明显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可提高促红血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并且可有效的将患者脂代谢紊乱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作者:陈华姐;耿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检验室的检验结果对于临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对诊断及治疗患者疾病有着重要的决定依据。随着新型医疗分析仪的研发和使用,使临床检验也得到了发展,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产生各类误差的可能性,提高了准确率。但是不合格的标本也会使得检验结果出现误差,从而造成了临床上的误诊、错诊,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作者:周宁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共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郑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护理满意度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33%,护理满意度86.67%,两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个性化护理方法提高了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并分析关于乳腺癌保乳术乳房整形的护理及术后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乳腺癌且保乳意愿强烈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一时期行传统保乳手术和常规护理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照。然后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主观满意度。结果并发症和主观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乳房整形技术及有针对性的护理运用到乳腺癌保乳术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苏青;江蕊;马慧慧;苏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是临床上常见的阻生牙,因其常会引起很多疾病,所以要将其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术是门诊较为复杂的手术操作,其术后也常有并发症的发生。就目前国内外常采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的几种方法、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霍卓异;蒋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以下肢伸侧皮下结节为特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起病与呼吸道感染、结核、药物及白塞病等有关,笔者以清热除湿、活血软坚中药治疗21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翟永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长胃管插入洗胃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护理。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1月在我院抢救的有机磷中毒患者129例,按照插入胃管长度不同分为两组,延长组(75例)和传统组(54)组,对比两组抢救结果。结果延长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平均缩短约10min),<0.01;延长组死亡率(4例,约5.33%)明显低于传统组(10例,约18.52%),<0.05。结论将胃管插入深度延长并反复洗胃,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易瑕宛;刘淑贤;卢乐文;覃丽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6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15~300m L,平均(80.5±55.6)ml;手术时间(100.5±35.5)min;术后肛门排气(1.65±0.5)d;无子宫肌层血肿形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近3年接受PICC术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PICC组40例和留置针组40例,分别接受PICC与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护理舒适度。结果 PICC组和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次数及护理舒适度分别为(3.2±0.6次、95.4±3.6分)、(15.4±5.4次、72.4±1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能明显减少肿瘤患者化疗时的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谈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蛹虫草和枸杞口崩片的制备工艺。方法:进行制备工艺的选择、辅料筛选、发泡剂、矫味剂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方法。结果:确定蛹虫草和枸杞口崩片的制备工艺,采取直接压片法,优化处方为:蛹虫草和枸杞粉末各占25%,采取崩解剂MCC/CMC-Na/L-HPC/PVPP比例为2:2:1:3,占片剂43%,发泡剂枸橼酸:NaHCO3配比为0.8:1占药剂5%,矫味剂采用橙味和薄荷1:1比例,占片剂2%。结论:口崩片可以达到崩解要求,并且口感适宜。
作者:宋佳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但近年来,在<<母乳喂养基线调查>>显示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中有近7成的妈妈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剖宫产产妇健康哺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促进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由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房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在手术过程中意外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根据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治使用高频电刀进行手术治疗以来的使用经验,总结并回顾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中发生不同程度的烧伤等意外伤害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高频电刀使用后发生以外事故的原因主要有:电极板烧伤、电刀失控、漏电、局部发生燃烧等。结论:严格按照使用规章进行操作,能有效提高电刀的使用效率,延长其寿命,减少医疗事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借鉴和推广。
作者:屠志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8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肺动脉CTA或肺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对患者实施心电图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心电图检查有78例得到明确诊断,心电图诊断率为97.5%,其中有57例表现为房颤、窦速、快心室率的房扑、房速,占总数的71.25%,10例肺性P波,占总数的10.25%,52例房性早搏,占总数的65.0%,18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占总数的22.5%,50例TV1·TV3倒置深度超过TV4,占总数的62.5%,14例表现为SIQⅢTⅢ现象,占总数的17.5%,41例aVR导联R波增高,占总数的51.25%,有26例TV1与TⅢ同时倒置,占总数的32.5%。结论:心电图能够较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作为急性肺栓塞的筛查方式。
作者:赵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人在步入老年阶段之后,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各项器官开始出现问题,老年人的发病几率也比其他人要高。很多的老年人在出现病症的时候,多采用的是药物治疗法,但是是药三分毒,药与药之间也有冲突性,因此,在服用药物的时候要根据用药的原则进行药物的服用。本文就老年人用药的一般原则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绝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生存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痉挛状态是影响瘫痪肢体功能的主要因素,也是脑卒中恢复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之一。过高的肌张力如不能及时恢复正常,可使随意运动、分离运动出现受阻,精细技巧动作不能完成,导致了运动功能难于恢复。本文收集了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相关研究资料,旨在为痉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汤海梅;甄希成;贺婧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骨折治疗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内固定松动、断裂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以及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骨折固定效果显著,减少对患者造成的疼痛,术后患者骨折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田增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将我站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发往各临床医院治疗的72例严重创伤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统计本组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凝血情况采用成分输血法,并回顾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患者FIB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输血前相比得到显著升高,APTT水平与PT水平显著降低,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1例有出血倾向、2例体温降低、2例酸碱失衡、2例畏寒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结论:对于严重创伤出血患者,采用合理的成分输血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机体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种输血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唐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一一般护理.1迅速清除毒物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前提,对口服中毒意识清醒者立即进行催吐,插胃管,清水彻底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异味,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并彻底清洗皮肤,以免毒物继续吸收,必要时手术切开洗胃,不应放弃洗胃;洗胃液的配置;生理盐水加入0.001%和0.008%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洗胃,可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并由此减少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生理盐水洗胃液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洗胃前后动脉压的下降。能有效地减少胃内毒物的进一步吸收,胃黏膜出血和并发症,,且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无不良影响。洗胃夜温度在32至38摄氏度。快速和有效地插入胃管实施洗胃是抢救的关键。。胃管插入法是护理基本操作之一,广大护理工作者都能熟练掌握,在这就不在论述了。采用头低脚高左侧卧位体位因胃大弯位于左侧,水流方向与其一直,能充分稀疏胃壁上的毒物,使洗胃更彻底。对于清醒患者,患者自感不适时,可以变换体位。洗胃时注意经常适度压力逆时针按揉胃部,避免冲击式按压,避免在机器“进胃”时按压;血压稳定时方可经常变换体位。对于昏迷患者,应当经常观察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的情况,及时更改体位解除或减少对气道的干扰,避免分泌物过多阻塞气道。要有预见性的准备抢救,操作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必须做到每15~3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心率,呼吸的变化等,,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作者:杨小玲;张传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