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意识障碍原因分析

郭晓斌;杨楠

关键词:老年, 骨折, 围手术期, 意识障碍
摘要: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高龄骨折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高龄患者特殊的身体条件,往往给骨折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及风险,相当部分的老年患者由于内科并存症多手术风险大而使骨科手术医师望而却步,在影响骨科医师决心的众多并发症中患者围手术期意识障碍具干扰性,本文对65例围手术期意识障碍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这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肺炎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的推广。

    作者:浦江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行人工流产术26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早孕合并子宫肌瘤行人工流产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笔者在临床上接诊的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B超诊断,对患者肌瘤生长的部位进行观察,确定肌瘤的生长部位及大小,并接受人工流产术,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人工流产术,结果显示手术顺利的患者有24例,出血量为10—80 ml,术后有4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5.38%。结论:早孕合并子宫肌瘤人工流产手术的难度较大,出血量增多,容易发生感染,术后抗炎预防感染不可忽视。

    作者:艾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行开腹手术,纳入对照组,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成分输血在临床中的运用。方法:将我站2014年1月~2014年9月对发往各临床医院治疗的72例严重创伤出血患者纳入本研究,统计本组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与凝血情况采用成分输血法,并回顾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患者FIB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与输血前相比得到显著升高,APTT水平与PT水平显著降低,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1例有出血倾向、2例体温降低、2例酸碱失衡、2例畏寒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结论:对于严重创伤出血患者,采用合理的成分输血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改善机体凝血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种输血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唐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近3年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小青龙加石膏汤+西医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对比(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15.9±3.4*109/L、54.7±12.7mmol/L),(16.5±5.4*109/L、52.7±14.2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分别为(6.7±1.8*109/L、8.4±3.5mmol/L),(9.5±2.4*109/L、16.2±3.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时,不仅提高治疗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还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作者:曹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关节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其发病率节节攀升,现OA已成为老年人致残头号杀手!大家对其关注也越来越多,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将近年来各种关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进行系统阐述。

    作者:孙霖霖;窦群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椎后路手术体位摆放的护理配合

    由于颈椎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颈椎后路手术的体位摆放操作风险较大,此体位易导致循环、呼吸障碍、神经损伤、双上肢麻木酸胀、皮肤压疮和眼部受伤等并发症的发生[1],术中良好的手术体位在保持脊柱功能位置,确保患者手术中安全的同时,能为手术提供佳的术野暴露。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采用脊柱俯卧架固定头部,多头带固定双肩及双上肢辅助显露,进行颈椎后路部份手术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陆公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6%,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效率高、见效快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赵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20例术后护理

    目的:分析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的术后护理情况。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从我院收治的先天性低位肛门闭锁患儿中抽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10例,实验组10例,对照组的患儿在术后给予一般的护理,实验组的患儿在术后给予一般的护理加上肛门闭锁的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术后护理,实验组的患儿护理效果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的低位肛门闭锁的患儿给予专业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非常有必要,可以帮助患儿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使患儿排便通畅。

    作者:汤琼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诊断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时的价值。方法:选择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103例186个,用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进行检查,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等。结果: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达到100%。结论: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两者结合可提高该病的诊断率。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时,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菊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恢复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褥期妇女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6),治疗组给予健康教育等相应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其恢复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在产妇心理健康、身体恢复、母乳喂养、产后抑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教育,能促进其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桂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传统手术的疗效比对分析

    目的:探究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其手术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次全切除术和传统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且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3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96%)。结论相比于开放甲状腺切除手术,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具有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不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避免损伤神经。

    作者:谢良志;甘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家系报告

    目的:总结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infantile glaucoma)的特征,常突变的基因,供同道借鉴。方法通过临床发现的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primary infantile glaucoma)家族性系统性疾病,分析发病特征,病情。结果与PCG相关的候选基因为CYPlBl、LTBP2和MYOC,已经明确4个PCG的致病基因位点,位于2q21上的GLC3A、位于1p36上的GLC3B、位于14q24上的GLC3C以及位于14q24.3上的GLC3D。结论PCG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需要更多的PCG家系以便发现新的候选基因并且进行研究,探究PCG的发病机制,以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并终实现基因治疗。

    作者:付何云;李才锐;孙曙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护理方法,应用GQO-74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进行日常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优质组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素质三个指标评分均比常规组要高,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尿激酶与肝素静注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国内用尿激酶来进行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已得到肯定的效疗,后多位学者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在基层医院尚无法完全开展,而且对于超过6h,病灶仍继续发展的进展性脑梗死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方法控制,国内报告尚少。我院于2010.07~2012-09采用小剂量尿激酶和速避凝(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孔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及观察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肾病综合征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组)32例,然后将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及8周时采用SF-12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及家长干预后4周及8周时的SF-12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且均好于干预前的评估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淑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卧床时间的分析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时间与下床再次产生腰腿疼的关系。方法:随机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分成A、B、C3组(n=30),A组为术后7-10d内下床,B组为术后11-15d内下床,C组为术后16-21d内下床。比较3组患者腰腿痛发生的情况。结果: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10d内下床活动的患者有43%可能再次出现腰腿痛。而在术后11-15d与术后16-21d下床活动者,再次发生腰腿痛者较A组明显减少,其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发生率分别10%和6.7%(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应绝对卧床3周以上。

    作者:李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在修复前牙缺失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二氧化锆瓷冠修复体在修复前牙缺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0例前牙缺失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鈷铬合金烤瓷修复,观察组给予二氧化锆全瓷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形合格所占比例,颜色变身及颈缘黑线所占比例明显降低,牙龈指数明显降低、菌斑指数明显降低、边缘密合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二氧化锆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疗效显著,修复效果较好,可对患者的牙龈起到保护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昭日格图;邵文俭;周慧;刘渊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ICC置管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外周浅静脉穿刺进行临床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70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PICC组35例,外周浅静脉穿刺组35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临床记录。结果:PICC组与外周浅静脉穿刺组两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够为颈髓损伤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玥;吴禹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部伽马刀治疗的护理

    伽玛刀”名为“刀”,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伽玛刀又称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旋转锥面聚焦方式将多束钴源的能量聚焦于一点。治疗时多束射线向焦点处旋转聚焦,使每束射线变成一个动态的圆锥扫描面,焦点处为圆锥的顶点。焦点处的病灶受到的是持续性的高剂量照射,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是扫描式的低剂量照射,从而拉大了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剂量梯度,使之能有效杀灭肿瘤,减轻周围组织损伤。伽玛刀分为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头部伽马刀主要用于颅内小肿瘤和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体部伽玛刀主要用于治疗全身各种肿瘤。具有定位准确,无创伤、不需要全麻、不开刀、不出血和无感染等优点。与其他治疗方法不同,伽马刀让患者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照射,不受饮食和活动限制。但伽马刀属于放射性杀伤治疗,照射范围偏移或过大,可以使正常组织发生不可逆性坏死。部分人会出现放射反应,如脱发、恶心、呕吐、乏力、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低下等。加强对患者伽玛刀治疗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婉;孟家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