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芹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也是提升优质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1]。尤其对于腋臭手术的患者,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腋臭是一种常见的成人疾病,尽管目前有许多药物治疗,但要根治仍以手术为主(腋臭切除术或吸刮术)。患者手术后勿需住院,回家休养,因而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有效的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对术后伤口愈合尤为重要,能让医患双方共赢受益。
作者:王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于老年肺炎应采取的科学诊治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炎病患66例,对其临床病症表现,诊治方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6例肺炎病患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咳嗽、呼吸困难等。在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治疗后,其有效率达到了100%。结论老年肺炎病患通常在患有肺炎的同时还会合并患有其它疾病,其临床表现较为隐匿。因此应注意加强提升诊断准确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帮助。
作者:林光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四川省凉山州在校学生先天性心脏病(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汉族和彝族中的患病情况及差异并分析其患病影响因素。方法共165887在校小学生接受调查,应用流行病学群组列队方法,用心脏听诊进行先心病初筛出有心脏杂音的学生,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先心病确诊。心脏听诊共发现16.4%有心脏杂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先心病共529例,患病率为0.32%。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室间隔缺损位居前3位。彝族先心病患病率为0.78%,高于非彝族在校学生患病率0.22%(汉族0.19%,其他民族0.03%)。结论凉山州在校学生先心病患病率彝族明显高于汉族,故先心病筛查尤其在彝族中需得到关注。
作者:王琳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物增多等病理变化。多在夜间和或凌晨发生,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随着空气污染等因素日趋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逐年增多。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作者:张传玲;杨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病人的愈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在增加。常见的影响手术进行和效果的手术室护理风险有“八不”。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规避护理风险要做到“四化”。
作者:卞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宫腔镜检查诊治子宫疾病的先进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以此来提高宫腔内病变异常的检查率。方法:选取了2011年4月-2013年5月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当子宫子宫内膜切除之后,子闭经人数为20人,月经稀少人数为35人,正常月经人数为2人,3人的月经量要相比以前在明显的减少。结果:通过结合大量实践的临床经验,具体论述了宫腔镜检查技术对子宫疾病的有效方法,验证了宫腔镜检查诊治的先进性。结论:宫腔镜检查诊断技术能够快速准确的发现子宫内异物和病灶部位,有利于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明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征。有机磷农药是目前我国应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广泛的杀虫剂之一,,因生产、保管、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当或者自服、误服等原因,引起中毒者屡有发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指有机磷农药短时大量进入人体后造成的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一系列伤害。是国内中毒死亡的首要原因,故如何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尤其是重症病例的抢救成功率,既是我们临临床内科的工作重点。
作者:黄梅;方昌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手术是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肿瘤,穿孔,腹腔内出血,骨折等,需通过手术达到治疗目的。手术病人通常会有怀疑,焦虑,恐惧等一些负面的心理活动。心理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是受精神因素制约的,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精神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对需手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受疏导和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身心护理,使患者对护士产生强烈的依赖感,从而建立了相互信赖合作的护患关系,把心态调整到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佳状态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确保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军红;杨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行一期根治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5例肛周脓肿行一期根治性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传统手术方式(对照组)相比,行一期根治性手术(观察组)的创面均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P>0.05)。观察组未发生任何术后后遗症,如肛门失禁、漏气和漏便、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肛瘘发生等;其脓肿复发及肛瘘发生率为2.7%,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一期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在治疗手段和临床疗效上显著优于传统的切开引流手术法。正确找到并处理感染内口及脓腔多切口并保持对口通畅引流,是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张庆永;张志安;孙国兴;田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采用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8例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治疗周期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5.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8%,(P<0.05),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唐何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拟对足月正常分娩的母婴分离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并与仅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妇进行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及母婴分离结束后母乳喂养率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乳腺泌乳始动时间(16.85±5.23h)较对照组(33.60±5.13h)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8,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1d、2d、3d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8、5.69、8.72,P<0.05)。研究组产妇在产后3d发生乳房肿胀者3例,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产妇在产后3d发生乳房肿胀16例,发生率为16.6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研究组产妇在产后3d发生乳房肿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7,P<0.05)。两组产妇在出院后一周均获得随访,母婴分离结束后一周,统计母乳喂养率显示研究组的母乳喂养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1.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7,P<0.05)。结论: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干预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不但可以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同时又能推动护理文化的建设,充分体现整体护理思想的内涵,值得临床护理工作者借鉴。
作者:曾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用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后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本文就插入式腹部加压、开腹经膈肌下抬挤心脏两种成人改良心肺复苏术进行综述,为临床急救提供指导和循证依据。
作者:宋小玲;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3年4月到2014年3月,位于我院治疗的颌面部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这些不同类型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分为密度大化投影、重建多个平面层和重建容积三项,对比检测结果并和手术时候骨折数据对照。结果:在普通CT和多层螺旋CT测量之后,两种对颌面骨骨折的CT检测方法结果不同,且多层螺旋CT的评分高于X线平片,故此,两种检查方法的测量结果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用于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上,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跃复;于水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并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使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是93.8%和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和满意度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科共开展各种心血管介入治疗术650例,现就其常见术后并发症及其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陶春容;王捷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白血病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护理工作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强调心理、皮肤黏膜、出血、饮食、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和家庭指导等。在此主要探讨一下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作者:曹亚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健康教育是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健康行为的一项社会活动。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大多数患者不能满足一般的生活护理,而需要的是健康知识,更想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以及疾病愈合及愈合后的问题。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进展程度不一,大部分是良性缓慢过程,但对心、脑、肾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积极预防,治疗可制止和逆转高血压病对靶器官损害,所以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改变高血压病患者行为的认识,延缓病情的进展。在开展整体护理为中心,护理管理为基础而达到护理目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针对性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云妹;张晓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肺炎并腹泻的疗效。方法:120例小儿肺炎并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治疗组60例)和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组(对照组60例),观察2组治疗72小时后的疗效;同时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526 p>0.05)。2组均未观察到皮疹,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与双八面体蒙脱石一样,在治疗小儿肺炎并腹泻病时,其止泻作用相同,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陈占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了无缝隙护理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心理障碍,加强用药指导,强化出院指导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无缝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连续性,提高治疗效果。结论无缝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援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