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间质瘤的CT诊断

彭生才;严芳;袁志平

关键词:胃间质瘤, CT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的 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 GST的 CT和相关临床表现资料。结果 GST的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肿块可向胃腔内、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突出,肿块的密度均或不均匀,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增强后,肿块均或不均匀强化,可见中心出血囊变坏死。本组病例共检出病灶18个,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胃体部9例,胃窦部5例,同时累计胃体胃窦1例,胃底部3例;腔内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5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12例,CT所见瘤体大径均≤5.0cm,11例密度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形态多规则,1例密度欠均,呈不均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6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5例大径>5.0cm,1例≤5.0cm,形态多不规则,内可见出血囊变坏死,部分见斑点状钙化,增强不均匀强化。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CT对GST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在静脉输液护理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输液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于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共3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1例和观察组19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常规输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首次穿刺成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首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医疗纠纷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个性化输液护理后,医患纠纷少,安全性高,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吴春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有较高的病死或致残率。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意义重大。本文所说的预防主要是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心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作者:朱宗婷;尹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根据MYHA标准分成心功能I-IV级,通过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进行定量测定,采用彩色超声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检查测定,对B型钠尿肽水平和不同病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B型钠尿肽水平逐渐上升,和心功能级别、冠状动脉病变成正相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在对冠状动脉病变和心力衰竭进行检测时,B型钠尿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对评估临床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樊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中西医结合食疗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结合食疗方案,以及此方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查阅和分析以往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资料,结合我院收治的12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结果:完善的健康指导以及良好的食疗方法对于提高患者身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机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气阴两虚型糖尿病饮食指导比单纯现代营养学饮食指导更有助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效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秦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行先天性唇裂修补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依据常规临床麻醉拔管指证进行清醒拔管,观察组患儿则在深麻醉情况下进行拔管;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拔管后2min时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对比拔管后2min时各项指标均未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降低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Leininger认为,跨文化护理是用文化和文化环境来影响人的心理,陶冶和改变其性格、性情,从而使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根据护理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护理对象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为其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的护理照护。

    作者:李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以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病种。老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知识,如发病原因及症状,危害,预防措施等,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定期体检,如有发病症状,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是心脑血管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升高,近年来趋于年轻化。高血脂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的首要因素。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甘油三酯含量增高。或二者同时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壁的病变,开始先有内膜增厚、脂质沉积、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向管腔转移和增殖,继而细胞外基质增生和出现泡沫细胞,使动脉壁变成糜粥样结构,后发生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和供血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措施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鲁守河;许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策

    正慢性前列腺炎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调理,缺乏运动等使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递增化的趋势。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及血-前列腺屏障作用的影响,导致该病治疗效果不确定。患者由于长期的身体不适、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等可引发多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产生不仅不利于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康复,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病情恶性循环,经久不愈。现对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提出护理对策。

    作者:李述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宫产导致母乳不足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措施。但近年来,在<<母乳喂养基线调查>>显示配方奶喂养的宝宝中有近7成的妈妈分娩方式是剖宫产。在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趋势下,剖宫产产妇健康哺乳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促进剖宫产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由专职护士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技巧及时疏通乳腺管等,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房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的全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用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后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进而提高我院整体的医疗水平。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随机选择了在2013年8月—2014年10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和分组,依次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则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从血糖控制状况、基本知识掌握度和患者满意度这三个方面对本次结果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实验组差,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也差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加入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掌握情况和患者满意度,建议推广。

    作者:邢丽;阿米娜·麦麦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个性化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骨折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老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3%,护理满意度98.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33%,护理满意度86.67%,两组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个性化护理方法提高了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136例,给予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B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采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例治疗后1个月BSSD评分改善有效率A组高于B组(P﹤0.05);NIHSS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且低于治疗前(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 >0.01)。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刘明霞;刘占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HBM)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患者应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HBM)的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的健康教育(HBM),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HBM)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HBM)佳的指导理论,能够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改变不健康行为,促进血压的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于玲;范劲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究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究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的15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平均75例患者,并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椎麻组和全麻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降低,且全麻组患者的MMSE分值低于椎麻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7d椎麻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会影响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但是相较于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作者:周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对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及牙周临床指标改善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对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及牙周临床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牙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咬合时间及咬合受力百分比。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PD、AL及BI)水平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咬合时间及咬合受力百分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可显著改善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且可改善咬合创伤牙位的咬合时间,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丽;陶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神经生长因子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对NgR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后脑内Ng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DAI)模型组,DAI后NGF治疗组。复制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在外伤后1d、3d、7d、14d,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内NgR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脑内NgR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头部损伤后明显下降,在伤后3天降到低,此后逐渐恢复,到第7天基本恢复伤前水平,但之后逐渐升高,14天后表达水平明显增高。DAI组各时段的NgR阳性蛋白表达均高于同时段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GF治疗组能抑制DAI后NgR的表达,与同时段模型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NgR在大鼠受到脑外伤后表达显著增高,其可抑制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再生,NGF能拮抗这一作用,从而可能在促进脑外伤后神经再生修复中起到作用。

    作者:李威;杨立坚;谭龙;黄俊强;熊元元;李曾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维A酸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

    目的:观察口服异维A酸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 A组行单纯光动力治疗;B组口服异维A酸胶囊联合光动力治疗,所有患者每2周随访1次,记录皮损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并测定所有患者治疗后血清IL-2的水平。?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而复发率小于A组(P<0.05),治疗后B组血清IL-2的水平显著高于A组(t=2.329,P<0.05)。结论口服异维A酸具有一定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其联合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宋军;宋丹丹;张丽萍;孙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儿保门诊中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体会

    目的:研究儿童保健门诊中的健康教育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门诊在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病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不确定感、满意度、焦虑程度。结果①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2%。观察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中有1例患儿家属存在不确定感,对照组中有7例患儿家属存在不确定感,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儿家属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改善他们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将其随机分配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围绕基础护理品质、病房消毒情况、护理满意程度、护理风险发生概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基础护理品质、病房消毒情况、护理满意程度略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提升病患生存品质,减小护理风险,这在临床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