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

樊华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血浆, B型钠尿肽, 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0例,根据MYHA标准分成心功能I-IV级,通过免疫荧光法对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水平进行定量测定,采用彩色超声对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检查测定,对B型钠尿肽水平和不同病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B型钠尿肽水平逐渐上升,和心功能级别、冠状动脉病变成正相关,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在对冠状动脉病变和心力衰竭进行检测时,B型钠尿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对评估临床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预防静脉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预防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静脉炎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8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在化疗期采用系统静脉保护方法给药;干预组4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化疗开始前即加强健康教育,输注过程中应用山莨菪碱加硫酸镁及葡萄糖混合浸润的纱布湿敷,化疗全过程由专人负责,按时巡视,化疗期无论是否发生静脉炎,护理干预措施不变。观察2组患者化疗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期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康复措施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综合康复措施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诊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常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运动、药物、精神心理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后,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状况、治疗满意程度及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状况、治疗满意程度及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活动受限程度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冠心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巩膜间层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前及术后护理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常规的滤过手术成功率低,手术预后较差的青光眼,又称为顽固性青光眼或复杂性青光眼。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滤过手术失败性青光眼、、外伤的青光眼、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性青光眼、视网膜脱落术后青光眼、玻璃体切除术后青光眼等。难治性青光眼对一般青光眼的药物和手术治疗均不敏感。我院眼科采用巩膜间层引流池样小梁切除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由于治疗方法先进,配合以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治疗效果较满意。术后患者的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稳定在正常范围的眼压达71.5%,而且部分患者的视力较前有所改善,我的个人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瑞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影响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工具的便利,城市的建设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高处坠落,重物砸伤,车祸伤随之而来,高位截瘫患者日益增多,在整个病程中,由于这种患者治疗的长期性,其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做好气道管理往往是判断患者转出重症监护室和出院做康复训练的前提条件,是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的金标准,笔者就近年来在高位截瘫患者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做如下综述。

    作者:蒋坤;李夏冰;李丹妮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临床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将近两年到我院行血液透析的7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研究,同时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研究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更高,合并症发生率更少,SAS分值和SDS分值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可行意义,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张雯雯;陈廷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胆道手术老年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普外科急性胆道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9月进行胆道手术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急性胆道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临床护理。结果:经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痊愈28例;好转2例。对照组22例痊愈,7例症状缓解,l例死亡,P<0.05,痊愈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胆道疾病患者全面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甘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治疗中对于生长激素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烧伤后的第三天晚间进行生长激素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水平和抗生素应用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中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生长激素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浆蛋白含量,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升高患者血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东;魏婷;李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护理干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的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心内科急诊,起病迅速,病死率很高,一旦发病,会对患者产生致命的生命威胁。这种病情在我国的医院时有发生,并且呈现递增趋势。如果医院不能够及时有效地、科学地、恰当地处理患者的疾病,那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为了保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我院医护人员运用一系列护理干预预防的方法来对患者实施治疗,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正确及时的护理干预预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伤愈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作者:王霞;张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食管裂孔疝属于消化内科疾病,是腹腔内脏器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本文对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潘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开发,医院实施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批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医疗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人才、项目合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医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江汇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举隅

    补中益气汤早在元代就已应用于治疗,本文采用该药方治疗胃下垂、慢性腹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先兆流产、重症肌无力,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具得到治愈。凡因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以及气虚而致的病症皆可用补中益气汤治疗。

    作者:郭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两种术式的监护及疗效

    目的:做好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两种术式术中监护,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期,并以此获得满意疗效。避免监护不当造成的损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传统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和改良PLIF术观察腰椎滑脱症患者俯卧位下手术负重点支撑,棉垫厚薄适宜,注意眼睛保护,随时调节体位垫并进行呼吸及循环功能监测。随访脊柱后路术后JOA和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改良组患者焦虑减轻,术中出血少,呼吸循环功能良好。术后临床疗效均满意,肢体功能改善。结论:细致、精确的监护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徐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腰间盘突出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腰间盘突出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方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优良率。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为58.97%,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2.31%,治疗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间盘突出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具有创伤性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论新时期蒙医药学的研究方法

    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作者:斯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67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治疗分析

    目的:进一步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的易感因素,加深对念珠菌病的认识,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对67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例均进行口腔粘膜病变区及义齿承托区唾液细菌培养。结果: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常与全身和局部因素有密切关系。结论: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病人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戴义齿修复者占多数,其次为年老体弱、婴幼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以及头颈部放疗、肿瘤化疗者。

    作者:李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究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究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的15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接受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椎管内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每组平均75例患者,并使用MMSE(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监测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状况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监测指标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手术前,手术后椎麻组和全麻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的分值均明显降低,且全麻组患者的MMSE分值低于椎麻组,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7d椎麻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全麻组患者,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会影响老年骨科患者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但是相较于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更大一些。

    作者:周剑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内科病房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内科病房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份至11月份内科住院静脉输液患者中,在各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并制订防范措施,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全科护理人员静脉输液安全控制意识加强,静脉输液安全受控,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静脉输液安全防护的认识,仔细分析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找出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实施,提高输液质量,保障病人输液安全。

    作者:邓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口腔种植技术口腔美容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技术口腔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200例口腔种植患者,对其临床资料比如种植体植入部位、植入方式等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次试验共植入牙种植体320枚,其中口腔上前牙、上后牙和下前牙的植入分布比例是28.125%(90/320)、37.50%(120/320)和15.625%(50/320),剩下的60枚植入了其他口腔部位。结论:口腔种植患者采用口腔种植技术进行口腔美容操作,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对于牙齿功能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使得牙齿更加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廖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分析总结了小儿手术患者特点及手术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小儿手术患者80例护理配合资料,加以分析体会。结果:做好手术护理配合工作,配合手术顺利完成,8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根据不同年龄期小儿的心理、生理、解剖和病理的不同特点,配合小儿手术,做好护理工作。

    作者:钟露;唐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66例以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为(19.34士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53士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73,P=0.00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维持性血透患者掌握动-静脉内瘘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色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