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胜
重点探讨“医闹”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医闹”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于鹏;范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是护理标识应用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手术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手术室未实施护理标识的10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收拾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友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有机磷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的急诊。病死率较高,如何在有机磷中毒急救过程中,合理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措施之一。结合我院急救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应用的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恒;刘兆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巨大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例巨大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下行手术治疗,总结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一次性将鼻息肉组织切除并顺利完成副鼻窦手术;术后复查出现并发症5例,经治疗均取得痊愈;全组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经1年以上门诊复查均未见鼻息肉复发。结论:在鼻内镜下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减少巨大鼻息肉手术中及术后换药的出血、手术视野清晰、结构层次清楚、对鼻腔正常黏膜和结构损伤小,使术后鼻腔粘连和鼻息肉的复发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中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卵巢功能衰退的差异,提供适宜的卵巢功能衰退动物实验模型模型。方法8~10周雌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环磷酰胺,观察一般情况、动情周期和各级卵泡数量变化。以未注射环磷酰胺的小鼠为对照。结果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动情周期延长(P<0.05),其中90mg/kg组与正常组比较性周期延长更加明显、无规律(P<0.01)。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组小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个别小鼠出现易激惹,毛发无光泽,其中90mg/kg组小鼠与正常组相比在造模后3天内体重下降(P<0.05)。各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始基卵泡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可以不同程度的诱导小鼠卵巢功能衰退,其中一次性注射环磷酰胺90mg/kg引起卵巢功能衰退的程度大,在高存活率的基础上能更好的形成卵巢功能衰退动物实验模型。
作者:陈云;郭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以期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到2013年6月收诊的100例正常足月待产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A组提供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结果。结果:B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A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开展表明高质量的服务相对于传统常规的服务对患者的各项身体心理状况都有很大改善。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作者:张少娟;胡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妊娠晚期胎盘早剥诊断中产前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产前检查孕妇400例,对其产前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产前检查前结果相比较。结果:400例孕妇产前检查前期提示胎盘早剥25例,经检查证实为23例,其中,超声检查19例,占82.6%;其他检查4例,占17.4%。产前检查正确率为92.0%(23/25),产前检查和检查证实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给予孕妇产前检查,可更加准确的诊断胎盘早剥情况,尤以超声检查为有效。
作者: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0例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患者采用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后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结果:均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徐昌伟教授是著名骨伤科专家、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伤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50余年,善于应用中医辨证、辨病治疗脊柱关节疾患。本人幸随徐师多年,耳听目染,聆听教诲,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朝驹;何川;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
作者:程龙燕;孙方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明确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急性期行为,确立相关行为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的精神科住院病人的资料及护理病历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精神科住院病人急性期行为存在攻击性,其中189例出现过攻击性行为,攻击对象包括护士、医生、护工、家属等与之有接触的人群。结论:精神科住院病人急性期行为存在一定得危险性,采取相关护理对策对保障病人、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家属的权益至关重要。
作者:王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提出相关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某医院的神经内科中的2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其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这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加强建立了健全的护理管理机制,从而大大降低了神经内科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论:作为护理人员,一定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采取更多有效的防范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更优良的护理服务。
作者:姜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进行直刺血管静脉穿刺和经皮下斜刺血管,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种不同方式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论两种方式均能达到治疗效果,但直接针刺血管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又能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可用于临床。
作者:李聪聪;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206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136例,给予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B组给予长春西汀治疗。采用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SS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组病例治疗后1个月BSSD评分改善有效率A组高于B组(P﹤0.05);NIHSS评分,A组显著低于B组且低于治疗前(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P >0.01)。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
作者:贺力男;孟祥琨;田红军;刘明霞;刘占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疾病困扰着人们,其中的冠心病就存在较大的危害。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俗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基本病变是供血心脏血氧的冠状动脉发生内膜增厚,脂肪沉积和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官腔边窄,影响心肌血氧供应,产生一系列心脏病变,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心肌梗塞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怎样才能有效的做好冠心病的预防呢?就成了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医生进行临床研究与探讨。对高危人群的健康宣教重要的项目。冠心病预防包括一级预防(对未发生冠心病疾病的危险人群而言)、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早期的患者而言)和三级预防(预防冠心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预防措施无论对冠心病患者或冠心病高发危险人群都十分必要。冠心病二级预防,就是指对已经发生了冠心病的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防止冠心病复发。冠心病的预防应该是从饮食,锻炼,用药,危险因素控制等综合性的进行防治,以下几点冠心病的预防有效。
作者:刘丽;王传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联合治疗鼻骨陈旧性骨折合并驼峰鼻畸形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总结我院的6例鼻骨陈旧性骨折合并驼峰鼻畸形进行手术矫正经验。先对鼻骨陈旧性骨折合并驼峰鼻畸形患者进行筛选,遂采用同一切口进行联合手术矫正。结果:随访半年至两年,效果均较满意。结论:只要适应症选择合适,同一切口可以联合矫正鼻骨陈旧性骨折合并驼峰鼻畸形。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是集中救治危重新生儿的病室,由于24小时无陪护,所有治疗、护理完全由护理人员完成,加上患儿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工作量大,是容易引发护理纠纷和投诉的高风险科室,为此,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如何发挥护理管理智能,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护理安全,满足患儿的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护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现将我们的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司志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关爱优质服务护理在妇流产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208例需要进行人工流产的孕妇,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则进行关爱优质服务护理,比较2组孕妇人流综合征、术后并发症以及情绪稳定情况。结果:普通护理的104例人流孕妇中12例(11.54%)出现人流综合征,16例(15.38%)出现手术并发症;关爱优质服务护理的104例人流孕妇中3例(2.88%)出现人流综合征,7例(6.73%)出现手术并发症。关爱优质服务护理和普通护理组在流产后的得分(抑郁得分以及焦虑得分)都显著低于流产前,关爱优质服务护理组流产后的得分(抑郁得分以及焦虑得分)又显著低于普通护理流产后的得分。结论:关爱优质服务护理对妇流产后护理效果较佳,利于患者恢复,减少患者并发症。
作者:姚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探究社区护理对其病情的影响。方法:从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选择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作为实验研究组;B组在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模式,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A、B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A组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和生活质量相对于B组都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对居家慢性阻塞性肺病,实施社区护理治疗方案,可以大大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罗少欢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