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玲;范劲秋
医患矛盾是所有人际关系矛盾中为紧张的矛盾,所以为了更好地解决医患矛盾,医院的工作人员应该要加强门诊护理的安全管理,减少医患冲突。故此,本文就对门诊护理安全管理的重难点作出以下的探析。
作者:顾晓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着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详尽阐述了协同护理模式的研究对象与方法,CCM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CCM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支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满意度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在SAS、SDS、SES三个指标得分表现效果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并发症发生几率6.0%显著低于对照组2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骨折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周玉萍;孙红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皮肤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因皮肤病患者要求治疗者占人口的20%,因此,全面了解皮肤病,并做好其护理工作,对其治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皮肤的功能、皮肤病的诱发机制,总结探索并补充了皮肤病的护理方法,旨在为临床皮肤病的护理提供全面的护理资料。
作者:王菁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每位产妇在整个待产过程中,第一产程中的配合指导,第二产程中的鼓励和接产,以及第三产程中新生儿护理等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产程中的护理安全进行阐述。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急腹症疾患产生的原因,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某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份接收的46例急腹症患者,根据患者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分析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5(54.34%)例、溃疡病急性穿孔5(10.86%)例、急性肠梗阻3(6.52%)例、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4(8.69%)例、急性胰腺炎5(10.86%)例、腹部外伤4(8.69)例。通过治疗护理,患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在20天内成功痊愈,其余患者需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特别护理,诊治符合率95.46%。结论:急腹症临床表现形态复杂,具有一定特殊性,利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发挥诊治效果,稳定病情,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健康。
作者:马雯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自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85号令)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临床用血合理性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现代输血理论与技术革新,围术期输血治疗的合理规范性越来越受重视。但从新全国10省市60家医院临床用血调研结果看,我国围术期合理用血仍存在问题。近年,我国成分输血已达发达国家水平,并且自体输血技术发展迅速,但也存在问题值得思考。从临床医师的角度就围术期输血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总结一些改进措施,为综合提高围术期输血水平提供一点实用建议。
作者:章健萍;郭建荣;金孝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AD剂对于0-6岁儿童的影响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就诊0-6岁儿童10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样本仅给予常规膳食干预,观察组50例样本则在此基础上联合AD剂摄入。观察两组样本平均身高、平均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08.21±8.13cm,平均体重为22.63±4.52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14.00%,观察组50例样本中,儿童平均身高为118.85±9.68cm,平均体重为26.85±5.96kg,生长迟缓发生率为2.00%。两组样本平均身高、体重以及生长迟缓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剂作为常用的维生素鱼肝油,其内容大多为黄红色的澄清液体或者深黄色油状液体,无油腥味无苦味。每颗AD剂含维生素A1500单位,含维生素D3500单位,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D都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AD剂内辅料成分为精制的食用油和维生素E,能够很好的促进人体的钙成分吸收。而0-6岁儿童正处在高速的生长发育中,对钙物质的需求极大,为了使0-6岁儿童能够更好地对钙进行吸收,AD剂的摄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华;黄祖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诊治的10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近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1)两组患者腹胀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腹胀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戚家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龄产妇分娩的助产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产妇160例并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妇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自然产率比对照组高,手术率及剖宫产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平均出血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产妇实施助产护理干预措施,具有良好效果,有助于提升分娩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有其发病率高、致残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每年至少有200万人患脑血管疾病,生存者中有90%留有后遗症,康复医学认为脑血管病发作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忽视早期及较长时间的功能训练是造成脑血管病永久性残废的主要原因。做好早预防,早训练,早指导能有效地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峰;郭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如何将留置针稳妥、安全、舒适地固定是临床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将小纸盒垫在手(脚)下面,用胶布黏贴数圈固定,这样固定患儿感觉不适,且不透气,特别是夏天,易造成皮肤发痒发红,有引起患儿躁动,造成留置针脱落或患儿拔针的危险。
作者:刘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疏肝中药对育龄期妇女月经紊乱的临床疗效,研究中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口服自拟补肾疏肝中医治疗3个月,对照组口服同仁乌鸡白凤丸三个月,观察中医症候的变化,进行统计学析。结果:实验组痊愈和显效率是64.3%,对照组痊愈和显效率是38.5%,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
作者:陈玉庆;刘迎萍;屈红;郑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6例眼科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同时配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11例,护理有效的6例,护理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的5例,护理有效的7例,护理无效的6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胡家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对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及牙周临床指标改善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调牙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咬合时间及咬合受力百分比。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PD、AL及BI)水平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咬合时间及咬合受力百分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下刮治、根面平整与调牙合可显著改善合并继发性咬合创伤的牙周炎患牙力学状况,且可改善咬合创伤牙位的咬合时间,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丽;陶秀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口腔显微镜下运用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根面覆盖来治疗牙龈退缩,观察两种牙周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对40个Mil er’s I or II 型前牙及前磨牙颊侧牙龈退缩分为带上皮显微镜组、带上皮常规组、去上皮显微镜和去上皮常规组,进行结缔组织瓣移植。在基线和术后6、12、18个月测量根面覆盖率、牙龈厚度和角化龈宽度。结果:术后同一时间点上,所有指标显微镜组都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显微镜下应用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牙根面覆盖,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于兰;赵世俊;杜连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阿胶浆治疗。治疗2个疗程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红蛋白指数、红细胞计数指数、临床症候疗效,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指数、红细胞计数指数、临床症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补肾健脾生血法治疗贫血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病人行TACE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诊断治疗的5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行TACE术后进行适当护理。结果:病人不良症状全部消失,术后住院时间为6.2±0.7d。结论:TACE术后进行基础护理与对症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彭李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标准规划化的治疗模式和治疗程序而被我国许多医院应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路径应用存在盲目应用、应用环境不充分以及临床路径参与人员缺少专业知识技术等问题。要发挥应用临床路径的效果,也需要从完善内外环境、提高参与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提高应用临床路径的针对性三个方面入手。
作者:张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后侧入路手术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接受后侧入路手术的80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治疗结果。结果: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且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术后与术后12个月随访时,骨折愈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HSS和Rasmussen膝关节评分较高。结论: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施行后侧入路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且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