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周玉萍;孙红珍
目的:防患医疗纠纷。方法:规范护理行为,熟练操作技术,正确护理记录,合理健康教育,强化工作责任心,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结论:可防患医疗纠纷。
作者:邹翠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的改进方法。方法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中通过人工气颅置换血肿的方法增加术中血肿引流量。结果全部病例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均治愈。无感染、颅内出血、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颅低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引流术中,应用人工气颅置换的方法,可以根本解决脑膨起速度与血肿引流速度之间的矛盾,加快血肿引流,减轻术后颅低压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作者:陈浩;张海燕;唐海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小血管为主要病变的过敏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高。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和接触过敏史。出现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等一系列的症状,开始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偶尔以腹绞痛或关节痛为主要表现。早的皮肤表现为小而分散的淤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一般在一天以变为出血性的。好发于四肢伸侧及臀部,呈对称性。约有50%病例发生肾损害,从轻度肾炎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应用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徐红;徐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律口服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64.71%),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吴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110例产后出血的孕妇,采用回顾式分析法,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2小时内出血的孕妇有87例,24小时内出血的孕妇有100例,孕妇的年龄越低,产后出血的几率也越低,阴道分娩的孕妇产后出血的几率只有4.06%,而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几率达到了14.59%,而宫缩乏力、胎盘前置、胎盘早剥、胎盘滞留、中重度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妊娠高血压等,都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能够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子宫手缩乏力是主要的因素,在实际的生产中,医护人员应该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产后出血。
作者:罗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担架车作为手术室接送病人的运载工具,给手术、急诊、不能行走着提供了方便。我院目前使用的是铝合金对接交换车,它的优点在于内、外车架推拉可以分离,从而避免了外车进入手术室内造成的污染,保证了手术室内清洁无菌,深受医患的欢迎。因手术病人多,担架车使用频繁,尤其是担架车上的被服,不能保证1人1套,是医院潜在的感染隐患。因此,加强担架车及被服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内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张薇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药剂科主要负责医院药品的调剂、配制、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监督检查药品质量等,是综合性的职能部门,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药剂科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药剂科,存在着许多制约我国医院药剂科发展的因素。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药剂科目前的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要求,提高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探讨分析管理常遇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
作者:曹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听神经鞘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左右。该肿瘤起源于第八对颅神经前庭支的Schwann细胞,是桥小脑角(CPA)常见肿瘤(80%)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1]。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由于肿瘤位置深,接近脑干,手术风险很高。手术对脑干及周围结构扰动较大,易造成术后脑水肿或脑干移位,导致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损伤。因此,术后对护理工作要求特别高,我科自2004年至今共收治听神经瘤开颅手术患者57例,经过10年的护理总结,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杜春秀;李丽华;邓娟;伍晓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浅析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在我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三组,分别为Gamma钉组,PNF 组,DHS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Gamma钉,PNF,DHS三种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Gamma钉,PNF,DHS三种手术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均显著有效,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促进患者病情的痊愈。
作者:王清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有效率。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阿奇霉素,研究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热消失时间为(1.92±0.33)d、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为(4.14±0.21)d、喘息消失时间为(4.64±0.26) d、不良反应率为9.3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以快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蒙言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门诊输液护理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对本院门诊输液室在岗护士实施护患沟通技巧专项培训,分析对比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情况与护理人员对护患沟通技巧掌握情况。结果: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培训前有效护患沟通率为63.2%,经过培训后,护理人员有效护患沟通率上升至92.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培训前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为61.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率上升至93.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在培训前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9%,培训后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下降至0.0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实施护患沟通技巧专项培训,有利于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同时有助于减少护患矛盾与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
作者:沈丹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手术室里所潜在的安全隐患与其相应影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的改变方法,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主要根据在手术中所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我院收取的各类手术病患80例进行研究,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安全管理。结果:经过对比之后就会发现实验组中所发生的不良现象比对照组少,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更高。结论:手术室护理对于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随着交通负荷及国民车辆使用数量的急增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严重创伤患者也呈急速增长态势。本文就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做出相应研究分析。方法首先本文针对限制性液体复苏给出了详尽的概念,而后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的研究、临床研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得出结果,并在后给出在此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本研究方向指明继续前进的目标。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应于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休克病人将获得更好的全面效果。结论虽然对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休克病人治疗中的应用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对它的研究和认识仍停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将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究。
作者:司金春;白二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烧伤除带来组织损伤外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障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烧伤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进行了初步总结。心理评估方法有:抑郁自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及其它心理评估量表。干预措施有:认知治疗,音乐疗法等方法。
作者:蔡文龙;张宏峰;刘二龙;薛宏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探讨输液外渗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结论:对婴幼儿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
作者:岳魏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工作,需要拥有大量的人才以及国家及各地政府的支持及监督。众所周知,基层卫生防疫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同时也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基层卫生防疫与百姓是紧紧相关的,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国家不仅要引起重视,同时各级单位及部门领导更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政策,并且出台配备一系列相关的硬件设备及软件设置。同时要正确引导百姓的自我健康觉悟,让百姓深切明白,基层卫生防疫的重要性。只有面面俱到,才能把基层防疫工作做到实处,并且获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刘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对牙根纵裂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疑似牙根纵裂患者50例,分别采用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进行诊断,比较分析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的诊断数据。结果:数字化X线牙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47.6%)显著低于CBCT的诊断敏感度(8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显著高于数字化X线牙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马砚明;张同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多样性护理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收集了176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是观察组,一组是对照组,两组的患者都是88例,两组分别接受常规的护理治疗和护理措施和多样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治疗的时候也要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药物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3个月之后按照医疗行为的调查对其进行等级的划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依从率都要高于对照组,结论:多样性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庆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实验组,再择取同期入院的非糖尿病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作为参照组,对比病症的临床表现、患者主要生命体征。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主要生命体征有明显的不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情况较差,有极高的致死率。
作者:段洁丹;李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今天,怎样联用中西药才能增强疗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已经成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问题。本文将就不恰当的中西药联用时药物所发生的理化性质的改变、药理变化,导致药物的治疗效果的降低、毒性反应的增加等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作者:张少娟;胡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