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血管病偏瘫康复护理之我见

高峰;郭静

关键词:脑血管病偏瘫, 康复护理
摘要: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有其发病率高、致残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每年至少有200万人患脑血管疾病,生存者中有90%留有后遗症,康复医学认为脑血管病发作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忽视早期及较长时间的功能训练是造成脑血管病永久性残废的主要原因。做好早预防,早训练,早指导能有效地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软产道裂伤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我院产科自然分娩出现的软产道裂伤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内100例产科自然分娩产妇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根据这100例产妇的软产道裂伤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结果进行为期1个月的观察后,发现产妇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催产素的使用、妊娠期间合并症及助产士操作不当;且根据助产士的素质提高,软产道裂伤也在逐步减少,因产科患者年龄较为集中,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产科产妇临床自然分娩中出现的产道损伤相关因素较多。为了有效降低裂伤率,需加强临床防护工作实施有效预防处理方案可以改善产妇的损伤率,提高助产质量,在该科室日常工作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魏建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2014年8月接收的186例腹股沟疝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93例,对照组患者传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0.32%);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0.24%);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值得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邓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剖腹产麻醉方式及应用的现状

    目的:探讨剖腹产的麻醉方式及应用现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9月行剖腹产术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不同的麻醉方式给予分析。结果:在产妇生理变化及病情的基础上,选择比较适合的麻醉方式,能够达到较好地麻醉效果,也是母婴安全的保证。结论:在助产手术中,剖腹产术是为重要的方法,针对产妇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合的麻醉方式,不仅能够降低产妇的痛苦,还能使分娩的速度得到提升,进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贾绍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5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治疗,对照组行全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血压、心率变化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变化力学稳定性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小于观察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在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均有效,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优于全麻方式。

    作者:李素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进行手术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细节护理。结果:实施细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护理总体质量评分达8.93分,患者满意度高达94.64%,均显著高于实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建军;杨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减少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异常流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减少其术后阴道异常流血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5%,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人工流产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术后阴道异常流血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57例毛母质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57例毛母质瘤的临床资料,男女发病人数比为1:2.2,10—30岁为发病高峰,头颈部为好发部位。全部病例均采取单纯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以影细胞存在为准。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或恶变。

    作者:赵军;王雪利;Sun qian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腓骨肌皮瓣移植术修复下颌骨体部分缺损的护理

    本文总结6例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体部分缺损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前给予充分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保持良好病室环境及正确的体位,做好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加强皮瓣供受区的观察和护理,指导下肢功能锻炼,重视出院指导。6例患者术区皮瓣均存活良好,下颌骨全景片检查移植骨生长良好,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小腿未见明显功能障碍。

    作者:王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化疗及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但因此产生的导管性感染却是置管术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在美国,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VC—RI)率为2%~4%。与导管相关的医院菌血症发生率为2%~12%。因此,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袁会平;李茂恒;刘凯军;席树强;翟思敏;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病房的康复医学治疗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较为特殊的场所,主要接收危重症患者。重症监护病房的康复医学治疗对危重症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疾病治疗,而且可以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本文将结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实际情况,对其康复医学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孙崇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文护理对整形科儿童患者的应用

    随着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在人文修养中深化职业素养和品格,真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多层次、多方面的整体护理,同时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发展。

    作者:范海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刺血管静脉输液术与经皮下斜刺血管静脉输液术的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方式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10例输液患者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进行直刺血管静脉穿刺和经皮下斜刺血管,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和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种不同方式静脉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论两种方式均能达到治疗效果,但直接针刺血管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又能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可用于临床。

    作者:李聪聪;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瘘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肠瘘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43患者治愈。5例患者死亡。结论:针对肠瘘患者,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晓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家兔来考察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和急性眼刺激性试验。结果: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对家兔没有产生明显的刺激性反应。结论:三七总皂苷凝胶膏剂对皮肤和眼睛安全。

    作者:郭璐玫;吴静澜;余天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肛肠科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大收缩压(AMCP)、肛管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RRP、AMCP、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熊寿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改变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近研究证明心脑血管疾病低危人群(指胆固醇<200mg/dl,BP≤120/80mmHg,不吸烟的人)比那些有1个以上或3个危险因素的人,心脑血管病病死率要少72%~85%,总病死率要少40%~58%,平均寿命增加5.8~9.5年。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对那些年纪大的高危患者特别有效,只要降收缩压(SBP)2mmHg就能使高血压发生率减少17%、脑中风减少14%、冠心病减少6%[1]。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但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恰恰还不够充分。改变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卢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消毒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室承担医院大量的临床医疗物品处理供应工作,在回收、洗涤、消毒、灭菌过程中接触各类感染性物质,随时会发生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等造成的暴露性感染和职业性伤害。该文就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加以探讨,旨在提高医院高危科室职业安全教育,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使护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医院。

    作者:赵玉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过敏性紫癜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讨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8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实施护理,而观察组患儿则选择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结果:两组患儿经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2.5%,其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65.0%,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中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高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6例行开腹手术,纳入对照组,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更短, 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急性阑尾炎切除术60例疗临床效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在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床疗效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进行阑尾切除的120例患者作为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其中研究组(60例),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6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所有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出现。其中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42.7±5.2)min,出血量(11.6±4.8)ml,拔管时间(2.8±0.7)d,住院时间(5.1±2.4)d;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5.7±6.7)min,出血量(28.7.6±8.4)ml,拔管时间(3.6±0.9)d,住院时间(7.4±3.6)d。结果: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技术日趋成熟,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安全高效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罗祥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