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玥
目的:总结了专为骨质疏松设计的股骨近端螺旋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ion,PFNA)与目前临床常用的其他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09年10月开始采用PFNA治疗3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同期我科采用不同内固定系统(动力髋DHS?、股骨近端锁定钉板、股骨近端钉PFN)治疗的相同疾病患者相比。结果:髋关节功能优良率74.07%,无感染、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周围股骨干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术前给予全面评估,术后专科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早期功能锻炼,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重点探索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方法及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治疗应用于28例对照组,手术治疗联合中药应用于28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78.5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96.43%。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两组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患者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联合中药应用于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杨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结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息肉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特别是腺瘤型息肉对于预防大肠癌具有重要作用,以往常采用剖腹手术治疗,但由于创伤较大,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治疗结肠息肉已逐渐取代剖腹手术,目前常用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方法就是内镜下高频电切术,该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以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护理在结肠息肉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同样很重要。
作者:李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以准确率为主要参考标准,将阴道B超和腹部B超进行相对全面地比较。方法:抽取已经被检查出了异位妊娠的并愿意协助数据统计的患者100例。对此100例患者的B超结果做出透彻的分析,将以上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采用腹部B超检查的50例患者和采用阴道B超检查的50例患者,根据二者的确诊数,结合二者经B超后的确诊数和误诊数,分别得出两种B超的准确率。结果:经用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对照组的准确率是80.00%(40/50),阴道B超的准确率是96.00%(48/50)。二者准确率上的数据差异明显可见,结论具有说服力。结论:经过在关于准确率上明显差异的数据比较分析后,得出阴道B超具有相对较高的准确率的结论。该诊断方式能让患者对诊断结果更加信任,在异位妊娠者种误诊率相对较高的病症下,阴道B超的作用显得意义非凡。所以阴道B超诊断在异位妊娠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也更加让人信服,在得知确诊病症后,病人和病人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得以及时做出正确做法。阴道B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天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运用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持续蓝光照射;50例研究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其总有效率为92.0%,研究组采用间歇蓝光照射后其总有效率为94.0%,对比分析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运用间歇蓝光照射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封春霞;纪小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肿瘤内科治疗的进展和现状,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作者:江熔;沈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风湿病是一组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或结缔组织为主的疾病,其中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蔽而且缓慢,病程较长,诊治复杂,治疗难度大,可能导致的后果也很严重。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肉、肌腱、韧带等的疾病。血液中多可检查出不同的自身抗体,可能与不同亚型有关;对非甾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较好的短期或长期的缓解性反应。各个风湿病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治疗,治疗措施包括物理治疗,锻炼,矫形,手术等。我科两年以来收治1000余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加外用,以院内自制穴位贴敷,超声波,电针,TDP,改良隔物灸等治疗,效果明显。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田绍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所有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与情绪,调整心态,戒烟限酒,随着对高血压发病发展机制的深入,临床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等,给予高血压患者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原则的核心则是临床医生紧密结合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多种因素进行量体裁衣,因人施药,选用患者为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玉香;李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讨论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随机搜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进行子宫次全切手术的患者60例,分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两组,经过护理配合,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中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手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腹腔镜手术组通过严密的护理配合,各项观察的指标均明显的低于开腹手术组。结论: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手术中密切的护理配合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中平均出血量,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和下床活动时间,从而降低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完善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要高度重视。
作者:尚国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见超声表现的病理学基础,为进一步做好相关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本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行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确认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8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甲状腺结节的病理证实评估,判定结节结果共91个,经超声检查,对超声的现象特征及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为形态不规则82个(90.11%)、边界及部分不清晰76个(87.36%)、内部微钙化54个(59.34%)、低回声81个(89.01%)、内部血流信号丰富48个(52.75%)。在所有结节中,共有83个(91.21%)结节为浸润式生长,非浸润式生长6个(6.59%),内部以细胞成分为主的结节共43个(47.25%),内部构成与间质成为为主的结节共32个(35.16%),内部细胞成分和间质成分相当的结节共27个(29.67%),52个(57.14%)结节出现钙化。镜下呈现非浸润式生长的6个结节中,形态均呈规则状,其中10个结节在超声下出现声晕,有7个结节周边呈现出纤维状包膜包绕。在52个钙化的结节中,超声表现钙化的有28个(53.85%),在未发现钙化的39个结节中,超声表现却测出27个(69.23%)钙化。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常见超声表现存在特定的病理学基础,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应当重视病理学基础与超声表现的关系。
作者:陈晓晓;陈炽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该院消化内科门诊疾病构成,初步预测该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疾病谱。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消化内科门诊电子病历,根据医生诊断,获得各种疾病的构成。结果:共收集消化内科门诊患者2792例,平均年龄51.2+14.6岁,男女患者比例为1.06:1,40-50岁及56-64岁为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高峰年龄段,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的十大病因依次为:胃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肠炎、消化道溃疡、胃肠功能紊乱、食管炎、便秘、胆囊炎、肝硬化、消化不良。结论:本研究首次预测都江堰某综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疾病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了消化系统高发疾病的病发原因,为消化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范咸玉;邱昌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与传统常规护理模式在护理血液净化中心患者实践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6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为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急诊透析次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急诊透析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净化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其效果要显著优于常规护理模式,能够明显减少患者急诊透析次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钱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与认知功能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率。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龙吟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随着生活质素的提高,人类的寿命也相对延长,中国的老年人数量也随着增加,而老年白内障患者也有所增多,老年白内障手术也较往年有所增加,为此,老年人的医疗安全、生活安全、心理安全已备受人们的关注。
作者:何冬梅;郑永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5例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义齿修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69.2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对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优良率高,同时对满足患者美学要求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观察记录70例确诊为隐裂牙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隐裂特征等,进行综合诊治,调整咬颌后,根据牙髓活力状态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根管治疗加全冠修复,随访6个月后。结果40~60岁患者牙隐裂发生率高,以上颌第一磨牙发生率高,隐裂纹走向主要为近远中向。对牙髓活力正常组治疗成功率66.7%,好转率16.7%,失败率16.7%,对牙髓炎组治疗成功率85%,好转率10%,失败5%。结论对隐裂牙进行准确诊断,按牙髓活力状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有效保留患牙,恢复咬合功能。
作者:柏扬;张丽英;迟非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洗必泰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患口腔护理的效果,为临床诊治和护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患者80例,随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护理,观察组应用洗必泰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护理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消除口腔异味、缓解口唇干裂、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方面,洗必泰的临床效果都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患的口腔护理中应用洗必泰,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会娟;孔祥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基本特点,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医院口腔科感染情况,总结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特点,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口腔感染及交叉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有的医务人员没有树立强烈的消毒隔离意识,无菌观念不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等。结论:临床医务人员应在全面了解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疾病特点的情况下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同时应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做到一人一机,一用一灭菌,降低口腔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疾病发生率。
作者:戴海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其发生率占孕妇的1%~5%。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有着严重的危害,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普通孕妇高4~8倍。羊水过多发生率高达8%~30%。糖尿病造成白细胞多功能缺损易致感染。因糖利用不足,易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孕妇的高血糖易致巨大胎儿。糖尿病孕妇常伴有严重血管病变和产科并发症,影响胎盘血供,易致死胎死产。新生儿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及反应性低血糖,死亡率增高。所以,做好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监测及护理,对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15例GDM患者及其新生儿加强了护理,取得了满意结果,现将护理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郭立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担架车作为手术室接送病人的运载工具,给手术、急诊、不能行走着提供了方便。我院目前使用的是铝合金对接交换车,它的优点在于内、外车架推拉可以分离,从而避免了外车进入手术室内造成的污染,保证了手术室内清洁无菌,深受医患的欢迎。因手术病人多,担架车使用频繁,尤其是担架车上的被服,不能保证1人1套,是医院潜在的感染隐患。因此,加强担架车及被服的消毒管理,是防止医院内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的重要工作之一。
作者:张薇茜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