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娟;孔祥波
目的:通过对鄂伦春自治旗医疗机构19例呼唤纠纷处理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预防对策、应对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0年来19例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投诉进行原因分析,并对预防措施、处理策略进行回顾总结。结果原因主要包括服务不到位、缺乏责任心、管理缺陷、技术不到位、沟通不到位、迁怒于护士、法律意识淡漠,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有效处理措施,绝大部分纠纷在医疗机构内自行调解,没有升级到卫生局及司法机构纠纷。结论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完善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士法律意识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关键。
作者:王春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睑外伤合并颅眶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分析36例(37眼)上眼睑挫伤及破裂伤的临床资料。均为我院眼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结果:25例(26眼)眼睑挫伤中合并眶壁骨折18例(18眼),其中伴有脑脊液鼻漏10例(10眼),视力减退8例(8眼);11例(11眼)上睑破裂伤中有异物存留7例(7眼),合并眶上壁骨折4例(4眼)。结论:额部眉弓部外伤导致上眼睑肿胀、出血或瘀血时,应注意视力改变及前颅底骨折的合并症。
作者:杨特度;孙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的使用降压药物治疗情况,分析存在的用药问题。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后出院的高血压患者12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调查,调查内容为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128例患者中有82.8%(106/128)的患者选用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首选单联用药85例,首选联合用药46例。随访期间有15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128例患者的降压药物治疗达标者有39例,达标率为30.5%。结论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虽然符合单联或多联复方药剂的使用标准,但是降压药物的使用达标率偏低,仍然有许多患者因为不合理用药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徐新华;吴虹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尿沉渣红细胞检测方法联合应用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尿沉渣分析仪的性能以及检测的准确性。方法:本文结合某医院460例病例,利用尿沉渣工作站以及尿沉渣自动分析仪对460例病人尿样本中的红细胞进行了检测,还分析了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以及假阳性率。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测得尿样中RBC阳性率为48.3%与61.1%,并且P<0.01,说明二者检测的结果有着显著性差异性,利用UF-100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测定假阳性为12.8%。结论:在对尿沉渣红细胞进行检测时,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联合应用时,全自动分析仪辅助显微镜检测可以有效提高尿液RBC的准确度。
作者:康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1.作者生平:假若七篇大论实属《素问》原文,现在公认《素问》非成书于一时一人之手;假若其非《素问》原文,则可能取自阴阳五行家之《阴阳大论》抑或出自其他古医经。无论如何,《素问?七篇大论》的作者以及其生平情况已不可考。
作者:单施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治疗对策及妊娠结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为满足患者生育要求,给予患者的二甲双弧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LH、T、FINS、FBG以及妊娠结果。结果:治疗后,患者LH、T、FINS等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总成功妊娠25例(55.56%)。结论:给予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患者二甲双弧联合克罗米芬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艳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病变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未经及时治疗有较高的致残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使患者得到较好预后的关键。MRI 因为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可以直接显示代表RA 病理特征的滑膜增厚和软骨改变,使早期诊断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外关于RA 的MRI研究均较少涉及早期诊断,笔者通过对53例多关节肿痛患者双腕关节的MRI 多序列研究,旨在探讨3.0 T磁共振软骨敏感序列成像技术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华园;夏玉君;金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方法:通过分析我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采取形式多样的职业健康教育活动及完善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结果:促进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提高了医院对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我院的职业卫生服务能力。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涉及到国家的许多法律、法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与安全以及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能否贯彻执行,为放射类职业病的危害与治疗提供了有效的行政执法依据和证据。
作者:张薇;汪淼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临床护理人员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的100名临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法师进行研究,对临床护理人员出现的意外针刺伤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原因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一年内共有45名护理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针刺伤,意外针刺伤发生率达到45%;针刺伤发生时机高率为注射器用后损毁,占26.7%;针刺伤发生主要部位为手部,占53.3%;不规范操作28名,占62.2%。结论为有效降低临床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伤发生率,需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并注重进行职业防护管理,严格根据规范章程操作执行。
作者:楼松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代谢指标以及生活行为改变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各项代谢指标以及生活行为改变率等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以及各项代谢指标,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降低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给药方式,把11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给予单次的静脉注射,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持续的静脉泵注射。观察患者气管和导管拔除的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MAP的T2~T5明显升高,对照组HR的T3~T5明显加快,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心动过缓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给予患者单次静脉注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作者:张太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是导致心、脑、肾损害以及周围血管等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老年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特殊类型,应重视个体化治疗和管理,目的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1]。本文根据目前有关文献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及社区管理作如下综述。
作者:欧珊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实施尿道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尿道前列腺患者179例,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都要优于对照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后具有临床价值,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满意度。
作者:宋豫君;阿娜古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腰大池脑脊引流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6例神经外科患者,经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40例,术后颅内感染症状22例,脑室内腔出血症状11例,脑脊液鼻漏症状8例,后颅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症状5例,所有患者的治疗过程都采用腰大池引流。结果:86例患者一次治疗的总治愈率达97.7%(84例),1例颅内感染患者和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二次治疗后痊愈,腰大池引流治疗阶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腰大池引流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对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TRUST与TPPA两种联合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TPPA和TRUST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我院2013年1———12月95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同时进行TRUST滴度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所有例数进行检测后,TPPA特异性为99.99%,TRUST特异性为98.85%,TPPA检测阳性率明显优于TRUST,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法优于TRUST法,可以作为梅毒的确证实验,TRUST可作为疗效观察,判定复发或再感染指征。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在检测梅毒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促进其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状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果:对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质量与水平,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有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丁一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了无缝隙护理在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作用,包括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消除心理障碍,加强用药指导,强化出院指导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无缝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能够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连续性,提高治疗效果。结论无缝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援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烧伤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诱因,并总结得出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发生院内感染的40例烧伤病人的情况,找出感染因素,并总结护理经验,得出护理对策。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烧伤面积大小、病原菌的多少都会对感染率产生影响,而且患者的感染部位一般为烧伤创面。结论烧伤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既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医院护理不当的因素,医院应当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力求降低烧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提高烧伤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血栓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甙,大量药理实验证明三七皂甙具有增强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稠度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病后遗症,脑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目前一直认为本品使用较安全,毒副作用较少,相关报道也不多见。近期我院在应用本药时发现该药致急性肝损伤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希玲;王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探讨输液外渗的防治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炎与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方法:分析婴幼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提出预防、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方法。结论:对婴幼儿静脉输液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输液外渗发生率。
作者:岳魏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