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晖
目的:分析探讨烧伤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诱因,并总结得出相应有效的护理对策应用于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发生院内感染的40例烧伤病人的情况,找出感染因素,并总结护理经验,得出护理对策。结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烧伤面积大小、病原菌的多少都会对感染率产生影响,而且患者的感染部位一般为烧伤创面。结论烧伤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既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也有医院护理不当的因素,医院应当进一步改进护理措施,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力求降低烧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提高烧伤病人的治愈率。
作者:刘里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腰大池脑脊引流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6例神经外科患者,经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40例,术后颅内感染症状22例,脑室内腔出血症状11例,脑脊液鼻漏症状8例,后颅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症状5例,所有患者的治疗过程都采用腰大池引流。结果:86例患者一次治疗的总治愈率达97.7%(84例),1例颅内感染患者和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二次治疗后痊愈,腰大池引流治疗阶段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腰大池引流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对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质量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入住我院的心脑血管科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服用充足分量的三种以上的高血压联合药物之后,有180例患者的血压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且在加大用药量之后,仍然不见其血压下降,其靶细胞受到严重的损害,由此可以断定该180例高血压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RH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24h其血压明显地高于理想对照组。结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WCH);有明确发病原因者;单纯RH患者。通过对顽固性高血压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各自的临床特征来准确地判断顽固性高血压。
作者:常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骨科病患术后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方法:以临床护理与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对骨科病患实施护理与术后康复指导。结论:通过临床护理与术后康复指导能够大程度避免病患机体损伤所造成的伤害,在提升病患康复意识的同时降低伤残几率。
作者:黄菱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口腔显微镜下运用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根面覆盖来治疗牙龈退缩,观察两种牙周手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显微镜的应用。方法:对40个Mil er’s I or II 型前牙及前磨牙颊侧牙龈退缩分为带上皮显微镜组、带上皮常规组、去上皮显微镜和去上皮常规组,进行结缔组织瓣移植。在基线和术后6、12、18个月测量根面覆盖率、牙龈厚度和角化龈宽度。结果:术后同一时间点上,所有指标显微镜组都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显微镜下应用两种结缔组织瓣移植进行牙根面覆盖,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于兰;赵世俊;杜连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在先天性唇裂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行先天性唇裂修补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依据常规临床麻醉拔管指证进行清醒拔管,观察组患儿则在深麻醉情况下进行拔管;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拔管后2min时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对比拔管后2min时各项指标均未有明显差异,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深麻醉下拔管可有效降低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故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腹症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急腹症疾患产生的原因,选择恰当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某医院急诊科2013年7月份接收的46例急腹症患者,根据患者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分析有效、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中,急性阑尾炎25(54.34%)例、溃疡病急性穿孔5(10.86%)例、急性肠梗阻3(6.52%)例、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4(8.69%)例、急性胰腺炎5(10.86%)例、腹部外伤4(8.69)例。通过治疗护理,患有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在20天内成功痊愈,其余患者需进一步接受手术治疗,并进行特别护理,诊治符合率95.46%。结论:急腹症临床表现形态复杂,具有一定特殊性,利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可以发挥诊治效果,稳定病情,帮助患者迅速恢复健康。
作者:马雯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影响肾内科危重病人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需要为患者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护理方案。结果:参与调查的对象当中没有产生一些异常的现象,也没有因为采取了不适宜的护理方法而产生非常不良的医疗事故。大多数患者对护理工作都是非常满意的。结论:针对肾内科危重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的为患者的康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也改善了治疗的实际效果。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此更好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和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措施。结果通过研究发现,77例患者经行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均成功。通过合理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出现1例膀胱痉挛,1例TURP综合征,采取对症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77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阿娜古丽;宋豫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及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老干科进行拔牙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SAS、SDS及拔牙后100mm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与100mm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拔牙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还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缓解老年患者的不适症状。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黄欣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双侧乳腺癌具有的临床病理和诊断特点进行了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确诊的93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本文选择的患者人数在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总人数中占3.6%,其中有81.7%的患者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18.3%的患者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此外,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里第一癌的临床分期显著差于第二癌,并且异时双侧和同时双侧乳腺癌患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存率,该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乳腺癌不仅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且其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因此应做好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褚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重点探讨“医闹”的特点,并结合实际,分析了“医闹”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
作者:于鹏;范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据近年来统计,中国剖宫产率高,为46.2%[1],无指征剖宫产比例增多,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又称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是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以经期延长为主,伴随痛经、盆腔痛症状[2],目前没有统一的诊疗规范,手术治疗是根除本病的有效方法,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及阴式手术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术式,本研究通过对阴式手术进一步改良,添加宫腔镜辅助,并对改良后术式及宫腹腔镜联合修补术进行了临床相关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成丽;曲凤占;赵小辉;刘海燕;张士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宁颗粒在临床治疗不同时期慢阻肺患者时的有效性。方法:于我院收治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各100例,两者各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肺宁颗粒治疗,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实验组相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但稳定期疗效明显优于急性加重期,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宁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治疗稳定期慢阻肺。
作者:刘尧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腰椎穿刺术是在局麻下要进行的有创性检查,是诊断儿科神经系统疾病重要手段之一。腰穿术中易引起患儿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其中腰穿后腰背部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患儿在腰穿后1-2天内发生。为减轻患儿腰穿后腰背部的疼痛,提高患儿舒适性,我科对2010年8月-2013年10月行腰穿的68例患儿进行观察,其中有46名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余宜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白血病是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护理工作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主要强调心理、皮肤黏膜、出血、饮食、化疗期间的静脉护理和家庭指导等。在此主要探讨一下患儿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作者:曹亚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降低静脉输液中护理纠纷事件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输液的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干预措施,而对照组未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观察2组护理疗效。结果干预后的研究组,其护理纠纷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静脉输液护理中出现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有效减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纠纷,提高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64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分别采取护理方法,应用GQO-74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进行日常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优质组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素质三个指标评分均比常规组要高,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肠造口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作者: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和用药后24h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后24h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西医急救治疗基础上辅以水合氯醛灌肠治疗,有助于促进发热症状消退,减少惊厥再次发作,对患儿的预后有益。
作者:尹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孕产期保健服务是指从怀孕开始至产后42天为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提供的系统检查、监护和保健指导,包括孕产期卫生指导、基本的孕产妇系统保健、胎儿保健、新生儿保健、孕产期卫生咨询和疾病防治等一系列系统的保健管理。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应以提高产科质量为中心,筛选高危孕妇为重点。由于各期都有应做的检查、宣教及处理的特殊内容,因此各期保健都非常重要。
作者:王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