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治疗分析

尹宁

关键词: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高热惊厥, 急救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治疗,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水合氯醛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和用药后24h内惊厥次数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食欲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用药后24h内再次惊厥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致高热惊厥的西医急救治疗基础上辅以水合氯醛灌肠治疗,有助于促进发热症状消退,减少惊厥再次发作,对患儿的预后有益。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目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对视网膜脱离上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超声观察方法检查视网膜病变的形态、程度以及位置,从而综合分析做出终的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技术对于22患者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5.5%视网膜脱离声像图可以分为部分性脱离和完全性脱离。结论:二维和三维超声对视网膜进行综合分析,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对视网膜脱离以及眼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韩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循证护理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加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切口感染1例、无1例出现颅脑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优于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2.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出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病房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ICU重型颅外伤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查找小儿静脉输液穿刺失败原因及方法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技术,无论是治疗还是在应急抢救过程中,静脉穿刺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尤其是抢救用药,如果穿刺不成功,往往会耽误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淑红;李存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选取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加重期患者护理中,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巨兰;程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运用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篇病脉证并治第九》,主要治疗胸阳不足、痰浊盘踞心脉阻滞所致的胸痹心痛。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广泛,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近代用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方面取得不错的疗效,已经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作者:唐曦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及高脂血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贫血以及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甘油三酯明显优于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可提高促红血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并且可有效的将患者脂代谢紊乱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

    作者:陈华姐;耿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意识障碍原因分析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高龄骨折患者的比例呈逐渐上升趋势,由于高龄患者特殊的身体条件,往往给骨折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及风险,相当部分的老年患者由于内科并存症多手术风险大而使骨科手术医师望而却步,在影响骨科医师决心的众多并发症中患者围手术期意识障碍具干扰性,本文对65例围手术期意识障碍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这类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

    作者:郭晓斌;杨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85名护士调查对进行细节管理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认同度,记录分析应用细节管理对供应室护理管理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调查均高度认可细节管理应用于供应室护理管理,对比实施了细节管理的前后发现,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医疗品质量合格率均明显提高,供应室的不良事件发生数量也降低了。结论:细节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减少了不良事件在供应室发生,有助于护理安全。

    作者:李宇庄;钟雪影;温端仪;张恒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镇痛用于下肢骨科手术麻醉效果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后口服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骨科病房近2年共10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在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5%罗哌卡因3ml联合芬太尼5μg,手术完毕前30min 使用0.5%罗哌卡因5ml(含芬太尼10μg)。对照组在脑脊液流出后,予0.5%罗哌卡因3ml,手术完毕前30min使用0.5%罗哌卡因5ml。比较(1)两组患者在术后12h、24h和48h患者卧床静息时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总杜冷丁使用剂量。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12h、24h和48h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3±1.3分、3.1±0.5分、0.8±0.2分)、(6.2±1.4分、4.8±1.2分、2.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总杜冷丁使用剂量分别为14.6±5.7mg、27.5±6.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镇痛较单纯使用罗哌卡因,能更好的减轻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的疼痛并减少杜冷丁的用量。

    作者:张元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目的:研究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麻醉阵痛。另一组为治疗组,采用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比较此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后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平均全麻药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全麻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具有极高的控制价值,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控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史军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26例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上家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胃溃疡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效果及胃溃疡恢复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朵永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乙型肝炎的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常见病、多发病肝患者以青壮年多见,男性较多。此病潜伏期长,发病缓慢,多数隐匿而临床症状不甚典型,发热及黄疸少见,。全球约有3.5亿人感染HBV病毒,每年有100万人死于HBN所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肝癌。有关资料证明,我国发病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均居世界首位。。由于HBV 缓慢的病毒清除动力学和自发的基因变异性,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在临床上仍然是一种挑战,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阳;张淑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牙周炎患者血脂、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方法选取近2年我院口腔科诊断为牙周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5例,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共35例。比较两组血脂(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血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β、IL-6、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血脂、C-反应蛋白、IL-6、TNF-α、TNF-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组血液中血脂、CRP、IL-β、IL-6、TNF-α明显增高,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可能介导牙周炎与冠心病的发病。

    作者:张家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泻患儿的护理

    目的:对腹泻患儿护理方法的研究,分析总结出相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92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2例患儿,显效42例,占45.65%;有效47例,占51.09%;无效3例,占3.26%,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96.74%。结论:对腹泻患儿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腹泻患儿的早日康复,提高腹泻患儿的治愈率。

    作者:高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士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未施行护士层级管理前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护士层级管理后1年之内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病房管理质量以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指标管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措施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改善病房管理质量,切实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雒珍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如何保护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是慢性透析患者的长期性血管通路,患者借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以维持生命,故血管通路又称为慢性肾衰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是肢体邻近动静脉血管通过手术吻合起来建立的血管通道,通常选择上肢的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通过血管通道,动脉血转流到静脉,静脉由于血流量增多,压力增高而扩张,形成动脉化血管逐渐变得粗大,透析时直接穿刺比较容易,为透析治疗提供方便,并保证足够的血流量。

    作者:杨桂霞;吴清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的临床诊治体会评析

    目的:探讨、分析输精管结术后痛性结节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选取我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每组24例患者,并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而实验组给予手术治疗。结果:在对照组中,除了11例患者疗效不显著,其他患者症状均得消失,治愈率为54.2%,而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的11例患者),其症状均得以消失,治愈率为100%。结论:对于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治疗,可以取得确切治疗效果。

    作者:杨政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议重症药疹的护理

    重症药疹是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其复杂多变,如果治疗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护理要点为加强生命体征观察,重视消毒隔离、皮肤及黏膜的护理,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注意观察疗效及副作用,并做好心理护理,补充营养,以增强抵抗力。

    作者:黄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的护理体会

    目的:良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作用明显,可降低并发症,值得推广。方法:我们从2014年1月到2014年11月开始在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开展良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并每日由专业治疗师进行运动疗法及痉挛肌治疗。另外将同样病房,相同设施9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病房接受传统护理。结论:康复科护士应该肩负更多的职责,在护理的同时要教会病人家属正确的肢体摆放,让康复护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实惠。

    作者:冯华;范学荣;王仁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来我院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资料进行综合性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红花黄色素治疗,实验组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TG、TC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血hs-CRP指标为(1.82±0.61)mg?L-1,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背动脉内径为(1.99±0.71)mm、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为(32.9±8.7)cm?s-1,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史晓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