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循证护理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高静

关键词:循证护理, ICU, 重症颅脑损伤
摘要:目的:对ICU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的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加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各临床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肺部感染1例、应激性溃疡1例、切口感染1例、无1例出现颅脑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优于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2.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其出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病房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ICU重型颅外伤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风险防范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

    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医疗效果和病人的愈后,甚至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危。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作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在增加。常见的影响手术进行和效果的手术室护理风险有“八不”。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规避护理风险要做到“四化”。

    作者:卞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的疗效,并对其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哮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使用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是93.8%和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3%和满意度66.7%,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使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患者时,对其进行优质护理,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琳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及对策

    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着许多风险。我们对40例入院的孕产妇及家属进行访问,以了解产科的护理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作者:黄广英;章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进行分析,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随访1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ort-mann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Port-mann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Port-mann 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11%vs76.3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建伟;边双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针对双侧乳腺癌具有的临床病理和诊断特点进行了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确诊的93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本文选择的患者人数在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总人数中占3.6%,其中有81.7%的患者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18.3%的患者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此外,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里第一癌的临床分期显著差于第二癌,并且异时双侧和同时双侧乳腺癌患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存率,该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乳腺癌不仅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且其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因此应做好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褚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生长激素对62例矮身材儿童治疗,每晚皮下注射0.15U/(kg?d),连续半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骨龄、TSH以及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前,年生长速度为(2.9±0.6)cm/年,治疗后,年生长速度为(13.0±1.4)cm/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患儿身高12个月平均增加(13.0±1.4)cm,但体重和骨龄无显著改变;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治疗矮身材儿童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利之;杨春柳;凌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并分析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方法:本研究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对我院各科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跟踪观察,并通过自编问卷面向全院医护人员调查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后根据分析调查结果,探讨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当前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抗压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自身专业素养较低;其中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较低是造成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问题的两种主要原因。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较差等问题,医院要从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医患沟通工作等几方面入手,提高手术护理工作质量,从而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作者:黄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在经过外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后都得到很好的恢复。结论护理工作是围手术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使手术如期进行,而且还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促进患儿的舒适。

    作者:李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关于基层医院门诊药房提供药物咨询服务的思考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药物咨询的意义。方法:介绍开展药物咨询的硬件设施和具体措施。结果:药物咨询是基层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结论:指导病人合理用药,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是对医师诊疗工作的补充;有利于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药师和医院的良好形象。

    作者:丁武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沟通技巧提高老年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的依从性

    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功能性诊断方法,帮助了解呼吸系统疾病过程中有关功能损害的存在以及对功能损害的性质与程度做出判断,并对其治疗,预防作用进行评估。肺功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因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与患者的配合非常关键,需要患者以视、听觉功能及理解能力相协调配合来完成,若受检者方法掌握不当或临床医务人员教授方法不当,即使是同一人测试结果也会有差异。大多数老年人性情随和、易于交往,但也有一些老年人性格偏执、难以沟通,对于疾病、文化层次不同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需要以恰当的沟通方式与其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此外还要了解患者需求,并使其享受到质量较好的服务,如此才能切实可行地共同完成肺功能检查的整个程序。而沟通需要语言交流,语言是人们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交通工具,是治疗与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

    作者:袁小燕;汪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护理干预相关问题分析(附143例报告)

    目的:总结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14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与舒适的全程护理,本组患者中痊愈105例,明显好转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达到95.80%。结论:在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预防吸入性肺炎所引起的并发症,还可以降低老年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元春;陈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基于ABAQUS软件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是近二十年来提出并开展的新方法,1993年德国外科医师Fleischmann[1]等先提出的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1994年,裘华德[2]等引进德国NPWT应用于普通外科手术及感染创面的治疗。1997年美国外科医师Argenta和Morykwas[3,4]首创的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 assisted closure,VAC)。近年来,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治疗之中,关于负压引流技术的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我们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负压引流装置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它来研究负压引流装置工作状态下形变程度及创面上个点的压力分布情况。

    作者:王瑄;罗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就是以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等病种。老年人发病率高。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知识,如发病原因及症状,危害,预防措施等,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定期体检,如有发病症状,及时就诊,尽早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是心脑血管常见的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症发病率升高,近年来趋于年轻化。高血脂已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而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疾病的首要因素。血脂主要是指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增高,甘油三酯含量增高。或二者同时增高。统称为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在动脉血管壁的病变,开始先有内膜增厚、脂质沉积、细胞浸润、中膜平滑肌细胞向管腔转移和增殖,继而细胞外基质增生和出现泡沫细胞,使动脉壁变成糜粥样结构,后发生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和供血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措施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者:鲁守河;许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所有原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相比较对照组的患者治愈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以及病死率。

    作者:吴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临床分析

    糖尿病是缺血性脑血栓形成常见的病因之一,糖尿病并发脑梗塞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治疗起来较为困难,治愈好转率也较低。现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塞45例报告如下。

    作者:相秋萍;李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胰腺炎的发病因素与非手术治疗方案的探讨与研究

    近年来,在临床腹部外科腹部疾病中,胰腺炎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充血,化验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易引发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二种。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较高,是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疾病,对胰腺炎的发病因素,非手术治疗方法做一探讨与研究。

    作者:杨天柱;黄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腹部损伤患者9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并加以相应的护理配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死亡率18.7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约8.33%,死亡率2.08%;观察组患者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APTT)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诊疗腹部损伤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应大力推广。

    作者:覃丽梅;易瑕宛;刘淑贤;卢乐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乙肝标志物与前S1抗原及HBV-DNA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与乙肝-DNA、前S1抗原的相关性,为预测乙肝病毒的传染程度与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37份临床及门诊标本采用ESLSA法检测乙肝五项及前S1抗原,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DNA,后对测定的三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组中前S1抗原和乙肝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6.9%、92.4%,在HBsAg(+)、HBeAb(+)、HBcAb(+)组阳性率分别为74.5%、81.3%,在HBsAg(+)、HBeAg(+)组阳性率分别为96.2%、84.6%,在HBsAg(+)、HBcAb(+)组阳性率分别为69.2%、67.9%。HBeAg与前S1抗原、乙肝DNA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乙肝D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S1抗原与乙肝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经χ2检验分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操作方法比PCR方便,可代替乙肝DNA作为常规项目为预测乙肝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

    作者:阮艳秋;刘伟平;周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护理、间歇导尿术以及膀胱排尿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 69.05%);膀胱容量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75.52±21.55 vs 312.56±15.55,74.62±16.33 vs 54.96±13.23)、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94.24±25.54 vs 125.32±28.57);观察组头痛、皮肤潮红、突发性高血压、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 vs 38.10%,4.76% vs 30.95%,14.29% vs 35.71%,11.90% vs 33.33%)。结论:心理康复护理、间歇导尿术以及膀胱排尿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征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护理

    目的:主要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佳护理方式。方法:对某医院中2013年6月至20143月中出现的60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采取科学和合理的护理方式。结果:在这60例患者中,有3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痊愈出院,平均治疗时间为3天,另外有16例患者属于中度中毒,经过7天治愈;除此之外在14例重度中毒患者中有9例较为特殊,出现了并发症的现象。另外,有1例患者由于中毒较深死亡。结论: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及时、有序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马著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