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

武征

关键词:脊髓损伤, 膀胱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选取8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护理、间歇导尿术以及膀胱排尿训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 69.05%);膀胱容量及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75.52±21.55 vs 312.56±15.55,74.62±16.33 vs 54.96±13.23)、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94.24±25.54 vs 125.32±28.57);观察组头痛、皮肤潮红、突发性高血压、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 vs 38.10%,4.76% vs 30.95%,14.29% vs 35.71%,11.90% vs 33.33%)。结论:心理康复护理、间歇导尿术以及膀胱排尿训练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指导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是帮助尿毒症患者进行体内排毒的重要手段。患了肾功能衰竭,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和内分泌器官发生紊乱,水电解质失去平衡,不能像正常人那样新陈代谢、排泄毒素。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据报道,1年以上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者占10%,中度为20%~30%,因此,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使患者合理调配饮食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吴清荣;王善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析其发病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患者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切口的组织坏死,伤口发生感染,局部裂开,胎盘、胎膜的残留以及子宫恢复不佳等。10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90例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治愈出院。10例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后病情仍未好转,为其进行子宫全切的手术治疗,病情得到缓解,未出现产妇死亡。结论:熟悉并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减少无指征剖宫产的情况发生,不断提高产科的治疗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商哲一;程新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才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做好医院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开发,医院实施以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为核心的人才工程,培养和引进一批批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医疗服务品质得到全面提升,人才、项目合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为医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江汇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治疗中对于生长激素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究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烧伤后的第三天晚间进行生长激素使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水平和抗生素应用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中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和总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生长激素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浆蛋白含量,促进患者的伤口愈合,升高患者血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晓东;魏婷;李国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胆道手术老年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分析普外科急性胆道疾病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9月进行胆道手术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急性胆道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临床护理。结果:经过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痊愈28例;好转2例。对照组22例痊愈,7例症状缓解,l例死亡,P<0.05,痊愈率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对胆道疾病患者全面实施优质护理后,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甘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成人心脏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某院收治的心脏病患者手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4218例接受心脏病手术的患者中在住院期间重返重症监护室135例患者为实验组,没有重返监护室4083例为对照组,对患者心脏手术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伤口疼痛情况、肺部感染、心包填塞、心脏骤停、活动性出血以及神智情况等。结果: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心脏手术后的实际情况得出,患者接受心脏手术后再次转入重症监护室的原因包括患者出现重度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神智发生改变、产生活动性出血以及低氧血症等。结论:伤口疼痛情况、肺部感染、心包填塞、心脏骤停、活动性出血以及神智情况等因素是患者再次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原因,需要根据具体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办法。

    作者:沈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留置胃肠减压患者舒适度影响,总结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以普外科留置胃肠减压2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插入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141例,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率49.65%、呛咳率36.17%、咽痛率29.08%低于对照组63.12%、49.65%、52、48%,一次置管成功率85.11%、患者满意率92.20%高于对照组73.76%、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胃肠减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胃肠减压效用,减轻患者不适。

    作者:惠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78例胆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8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介入护理,对比疗效。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上,对照组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例数分别为16、10、8、5,优质护理组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例数分别为29、4、4、2,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胆结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不良心理与疼痛感,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该种护理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宋可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的:对骨科护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解决对策。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9月,骨科接诊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体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骨科护理常见问题的发生,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问题与患者方面的问题。为避免各类问题的发生,有必要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结论:为进一步改善骨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骨科护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对策意义重大。

    作者:袁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面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住院的慢性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包括遵医嘱服药、不滥用药、不擅自停药进行评价,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自我效能,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限盐、心理调节、规律作息及定期复诊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GSEC 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不擅自停药、不滥用药两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觉限盐、心理调节、按时作息、定期复诊的患者分别占87.80%、78.05%、73.17%、85.37%,以上四方面自我管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肾炎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依从性。

    作者:钟永红;钟在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免疫性坏死性肌病肌肉组织抗SRP19抗体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索抗SRP19抗体在免疫性坏死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抗SRP19抗体在免疫性坏死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1.43%(20/28)的免疫性坏死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中抗SRP19抗体表达阳性,主要表达在坏变肌纤维胞浆、小血管周围及细胞间质中。与不表达者比较,在年龄、病程、肌力以及肌酸激酶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202,0.939,0.711,0.109,P>0.05)其血清抗核抗体、抗Ro-52、抗SSA、抗Sm、抗Jo-1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P=0.281,1.000,0.497,1.000,1.000,P>0.05)。结论:抗SRP19抗体在免疫性坏死性肌病患者肌肉组织的表达率较高,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作者:汪茜;蒲传强;陈婷;刘洁晓;毛燕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小儿急性阑尾炎是急诊科,小儿科及外科等可是常见的疾病,多发于5岁到12岁儿童,而2岁以内因饮食内容不丰富及饮食习惯很少发生阑尾炎,但亦有新生儿阑尾炎的病例,而且年龄愈小病情愈重,因此,及时正确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因小儿腹壁较薄,阑尾位置相对表浅,高频探头较易穿透,能更容易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各种病变及阑尾炎的轻重。所以能很好的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及形态学依据,我院收集2010年5月-2014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及门诊输液治疗观察证实患儿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程蓦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律平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心律平又称盐酸普罗帕酮,是兼有局麻作用与轻度β-受体阻断作用的Ic类抗心律失常药。能降低心肌兴奋性,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轻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其口服后30分钟起效,2-3小时达大效应,作用持续4-8小时。主要经肝脏氧化代谢。大量服用本药可以引起血压下降、心功能降低、窦房结抑制、房室传导阻滞等,个别患者甚至猝死。我院救治的30例心律平中毒患者经抢救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项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外场热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电场热疗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髋关节滑膜炎患者根据临床观察需要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患者采用体外电场热疗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髋关节穿刺抽液后适量注射激素并配合普通磁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电场热疗治疗髋关节滑膜炎疗效好,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康哲峰;姚会艳;曹慧;张秀巧;任爱兵;王静;李向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消毒技术空气消毒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目的:杀灭空气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以防止其感染人群。方法:物理消毒、化学消毒、中药消毒。结果:空气消毒技术的消毒效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特定技术控制好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消毒条件,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作者:张雄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我院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因素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住院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感染率,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对象根据往年监测结果,选取全院实施侵袭性操作(中心静脉置管、使用呼吸机、留置尿管等)多的科室为监测对象,其中包括:心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ICU、新生儿科、肿瘤科、妇产科、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方法每日由该科室院感监控护士统计实施操作人数进行登记,月末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进行汇总分析,统计科室实施上述侵袭性操作的患者是否发生医院感染,以及是否严格执行有关感染控制技术措施。结果我院2014年3月-2014年9月的尿道插管应用率(‰)为5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千日感染率(‰)为6.61。呼吸机应用率(‰)为4.48,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千日感染率(‰)为7.63。动静脉插管应用率(‰为48.29,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千日感染率(‰)为0.35。结论院感科得到了我院上述科室的高危因素人群数,以获得我院的导尿管日感染率、中心静脉导管日感染率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日感染率,指导临床科室对该类人群进行有关医院感染防范措施的落实,有效降低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感染率。

    作者:张桂莲;冯秀兰;吴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支气管炎3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中有18例痊愈,10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对症治疗和支持性治疗对于小儿支气管炎患者而言见效比较快,且疗程短,在临床上能够收获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淑芬;吕金英;王孝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面颈部浅表层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晶磨面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的效果显著,治疗有效率高、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满足患者爱美的需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神宁治疗失眠症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心神宁片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数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心神宁片治疗)21例和对照组(安慰剂治疗)26例。疗程为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失眠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失眠疗效的治疗组得愈显率是57.14%,总的有效率是76.19%。对照组的愈显率是23.07%,有效率是34.64%。2组的失眠疗效的比较,差异是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2组的治疗前后的PSQI的比较,差异是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PSQI的比较,差异是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心神宁片治疗失眠症有效,安全性检测未见异常。

    作者:景兴文;刘福友;谢春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计划生育手术中促宫颈成熟和药物扩宫探析

    目的:探讨计划生育手术中促宫颈成熟和药物扩宫的措施,为提高人工手术流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8例要求人工引产或流产的孕产妇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宫颈评分差值明显、扩宫手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扩宫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人工流产的孕产妇而言,经导管注入舒乐安定促宫颈成熟效果良好,宫内放节育器行宫颈栓扩张宫颈,扩张良好,安全有效,值得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推广。

    作者:郁菊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