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
血糖检测也就是对于血糖值的定期检查。血糖检测是评估糖代谢状况的一种重要手段。实施血糖监测可以更好地有效控制糖代谢紊乱,医生可根据检测的血糖值来调整治疗方案。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检测血糖中,有许多因素可影响血糖值的准确性,本文就这些因素做一探讨。
作者:李作恒;韦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抑郁和焦虑及其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老干科进行拔牙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SAS、SDS及拔牙后100mm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与100mm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拔牙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还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缓解老年患者的不适症状。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黄欣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本文在于探讨对髓损伤伴功能障碍病人患者进行情感支持的作用效果。方法:抽样选取360例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分为180例的观察组(结合情感支持)和对照组180例(常规护理),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利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对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情感支持护理,较常规护理其负面心理得到了全面改善,并发症较不易发生,并能够在预期内得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二者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结合脊髓损伤伴功能障碍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情感支持,充分利用语言和具体行为感染和干预患者心理,得到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患者摆脱疾病的阴霾,恢复治愈信心,减轻心理负担,还能够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护理意义。
作者:沈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整理80位肝硬化出血确诊病人的临床资料,了解病人对肝硬化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的认知情况,借助科学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疾病转归实行干预,同时追踪调查半年时间对干预的效果加以了解。结果护理干预前后病人对消化道出血诱发因素的认知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再出血率显著降低,病人基本可以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
作者:楼佳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皮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心理、营养、对症支持治疗护理,回顾性分析我院风湿免疫科收治SLE患者共135例。结果134例患者病情缓解出院,1例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加强SLE皮损护理对缓解病情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姚咏梅;吴丹纯;谢园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基层医院中B超对子宫肌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55例经手术病理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均进行B型超声检查,将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B超诊断结果相对比,了解B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经B超检查后得到B超诊断正确率为93.55%,在B超诊断结果中,多发性子宫肌瘤有28例,黏膜下肌瘤有31例,肌壁间肌瘤57例,浆膜下肌瘤29例,有10例出现误诊,误诊率为6.45%。结论B超检查用于子宫肌瘤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具有无痛苦、无创伤、操作简便的优点,是一种有效诊断子宫肌瘤的手段,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积极应用。
作者:邝日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脊柱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0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总结其护理方法与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没有发生严重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对脊柱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有效护理,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
作者:吴秀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Leininger认为,跨文化护理是用文化和文化环境来影响人的心理,陶冶和改变其性格、性情,从而使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根据护理对象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了解护理对象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等,为其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全方位的护理照护。
作者:李宝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昏迷。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会引起低血糖反应。所谓低血糖指血糖浓度低于2.77mmol/l(50mg/dl),是糖尿病患者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常见的并发症。夜间发生率高,由于老年人机体机能降低,容易患多种疾病,可能服用多种药物中有增强降糖药物的作用,老年人认知能力降低,未按规定服药等导致低血糖反应发生率高。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减少低血糖带来的严重危害。
作者:李素珍;朱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5例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义齿修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69.23%,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临床对牙列缺失伴牙颌畸形患者实施正畸联合修复治疗,不仅效果显著,优良率高,同时对满足患者美学要求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近年到我院治疗的70例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均分成2组,对照组提供常规西药施治,观察组增加我院自拟中药方治疗,研究2组的临床施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施治后的临床总疗效是94.3%,要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71.4%,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后,2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相比施治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COPD伴发呼吸衰竭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显著,且安全性佳,适合普及应用。
作者:张少芬;朱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ICC置管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外周浅静脉穿刺进行临床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70例颈髓损伤患者,其中PICC组35例,外周浅静脉穿刺组35例,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临床记录。结果:PICC组与外周浅静脉穿刺组两组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够为颈髓损伤的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周玥;吴禹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1年我院64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用药物、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发生率、ADR涉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报告中,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高于其它年龄段(22例,占34.4%),从给药途径看,静脉滴注较其它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62例,占96.88%),从药物分类看,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高(43例,占67.19%)。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杨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8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记录每一位患者胎膜早破的原因。结果:影响因素包括胎位异常(17.07%)、双胎多胎(6.10%)、羊水过多(13.41%)、胎盘早剥(9.76%)、前置胎盘(7.32%)、瘢痕子宫(11.63%)、流产史(15.85%)、阴道炎(25.61%)、盆腔炎(19.51%)及原因不明(7.32%)。结论:临床上应采取心理护理、一般护理、分娩护理、会阴护理及产后护理等措施以减小母婴并发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马培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药剂科主要负责医院药品的调剂、配制、供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监督检查药品质量等,是综合性的职能部门,是医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药剂科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药剂科,存在着许多制约我国医院药剂科发展的因素。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药剂科目前的管理水平还不能满足患者对药学服务的要求,提高医院药剂科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探讨分析管理常遇问题,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
作者:曹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 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的对照分析,以提高周围型肺癌 CT诊断水平。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穿刺、病理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所有患者经 CT扫描和病理切片检查,观察其CT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病灶大小和其组织病理学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针、阻塞性肺炎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叶征在鳞癌病灶中较多见;毛刺征在腺癌病灶中较多见;肺泡癌病灶的空泡征多于其他组织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病灶平均 CT值、增强60 s 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征象对周围型肺癌的鳞癌、腺癌及肺泡癌等病理组织学类型进行区分,能有效提高中央型肺癌的诊断水平,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并应用于临床。
作者:尹新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洗必泰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患口腔护理的效果,为临床诊治和护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患者80例,随即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护理,观察组应用洗必泰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护理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在消除口腔异味、缓解口唇干裂、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方面,洗必泰的临床效果都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的临床效果,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患的口腔护理中应用洗必泰,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刘会娟;孔祥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及如何给予产妇优质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期间在我院分娩并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62例,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产妇的产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并通过调查产妇的资本临床资料及分娩前后基本症状分析产妇产生抑郁的原因,给予产妇针对性的优质护理。结果:造成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主要包括分娩方式、夫妻关系、家庭支持、产妇性格等。结论:关注产妇产后抑郁,给予产妇优质的产后护理,促进产妇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5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通过治疗基础疾病、祛痰、对症支持等治疗,56例患者治愈30例(占53.6%),好转19例(占33.9%),无效7例(占12.5%),有效率87.5%。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呼吸衰竭比例高,死亡率高,及时的诊断、治疗极为重要。
作者:罗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抗变治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加味抗变治喘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博利康尼2.5 mg,3次/日,疗程为4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近(P>0.05),但治疗组在治愈率、复发率及肺功能改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抗变治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总体疗效优于博利康尼,且具有明显改善小气道功能的作用。
作者:王青;许新庄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