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例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的护理

干美君

关键词:小儿, 维生素K1 缺乏症, 颅内出血, 护理
摘要:总结了10例迟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并发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的变化,尤其是瞳孔大小和呼吸情况,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遵医嘱正确用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向家长做好疾病相关的知识宣教,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5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内科护士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认知调查

    目的:了解呼吸内科护士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认知情况及执行现状,探讨如何有效落实护理人员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呼吸内科护士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及报告流程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呼吸内科护士对危急值相关知识和报告流程的掌握率分别为86.7%和93.3%。危急值相关知识调查显示不同学历和职称护士掌握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护龄护士掌握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年资护士对危急值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低年资护士。危急值报告流程调查显示不同学历、职称和护龄的护士掌握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护士对危急值制度和流程掌握情况较为理想,能够满足临床需求,但不同层次护士掌握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分层次对护士进行危急值知识和法律意识培训,尤其加强对低学历、低年资护士的教育培训和考核。

    作者:徐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者采用基础疾病以及酶诱导剂等治疗,甲组50例结合采用蓝光治疗,乙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茵栀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胆红素变化情况与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唐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从肝论治闭经--汪世强教授临床经验介绍

    本文旨在介绍汪世强教授的临床经验,汪世强教授以肝郁论治闭经,疏肝一法贯穿治疗始终,兼以养血,健脾,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米绍平;廖慧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蒙医内科临床中对于高血压患者的顽固性治疗与诊断分析

    目的:对顽固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及质量方式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入住我院的心脑血管科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服用充足分量的三种以上的高血压联合药物之后,有180例患者的血压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而且在加大用药量之后,仍然不见其血压下降,其靶细胞受到严重的损害,由此可以断定该180例高血压患者为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RH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较多,24h其血压明显地高于理想对照组。结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WCH);有明确发病原因者;单纯RH患者。通过对顽固性高血压进行分类,从而能够根据各自的临床特征来准确地判断顽固性高血压。

    作者:常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MHD病人体外循环中血液粘滞度η的研究

    目的:。探讨并验证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液粘滞度η的计算。方法:利用动态静脉压和静态静脉压求出Δp,并利用泊肃叶公式求出η。结果:42例内瘘病人的平均η为0.04±0.008,。η与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血色素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与胆固醇、甘油三酯不相关;与血流量、动态静脉压呈正相关,与静态静脉压不相关。结论: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液粘滞度η可以通过泊肃叶公式求出,且有其特殊意义。

    作者:王秀华;李广明;朱宗安;钱於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研究

    目的:分析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肛肠科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大收缩压(AMCP)、肛管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RRP、AMCP、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作者:熊寿应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及观察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肾病综合征护理组)32例和观察组(优质护理理念组)32例,然后将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及8周时采用SF-12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观察组中的患儿及家长干预后4周及8周时的SF-12量表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患儿及家长,且均好于干预前的评估结果,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及其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淑慧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硅胶置入隆鼻术及其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总结硅胶置入隆鼻术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其对应的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选择硅胶置入隆鼻手术的128例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护理,观察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轻度肿胀淤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6%;对照组患者出现鼻歪斜2例,假体外漏2例,肿胀淤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48例,基本满意13例,满意度为95.31%;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37例,基本满意15例,满意度为81.2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的熟练专业技术、规范的手术过程及原则以及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何燕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应用欣母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前置胎盘患者中选取6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欣母沛治疗)和对照组(采用米素前列醇治疗),均为32例,对比两组患者出血率、输血率、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患者产后出血率仅为12.50%、输血率仅为3.13%、术中出血量为(350.26±60.21)mL、术后24小时出血量为(475.19±74.13)mL同对照组患者的53.13%、31.25%、(460.84±82.35)mL和(571.32±80.16)mL相比,P<0.05。结论: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疾病临床上欣母沛临床效果显著,减少患者出血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许志如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支气管肺炎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的推广。

    作者:浦江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产程中的护理安全

    每位产妇在整个待产过程中,第一产程中的配合指导,第二产程中的鼓励和接产,以及第三产程中新生儿护理等至关重要,本文将对产程中的护理安全进行阐述。

    作者:陈小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78例胆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8例患者分为优质护理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介入护理,对比疗效。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改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疼痛程度上,对照组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例数分别为16、10、8、5,优质护理组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例数分别为29、4、4、2,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诊胆结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不良心理与疼痛感,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有着积极的效果,该种护理措施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宋可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腹部按摩联合饮用温开水对便秘的治疗

    目的:探究便秘治疗的新方法。方法讨论采用腹部按摩联合饮用温开水对便秘的特殊治疗。结果通过在临床应用后,对于便秘采用腹部按摩和温开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本方法为手法和饮食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Ⅱ型糖尿病治疗新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量的减少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对糖尿病的治疗极其防治越显重要。近20年来,Ⅱ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以型Ⅱ型糖尿病急剧上升为主。对Ⅱ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从中西医两方面着手。

    作者:杨冬林;赵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护理疗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防治胃肠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2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胃治疗,治疗组在护胃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毒性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中医综合护理能降低肺癌晚期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廖玲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观察2组治疗后2h呼吸指标(PaO2、PaCO2、SaO2)、神经功能评分(SSS)及1周内的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2h观察组PaO2、PaCO2、SaO2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00);伤后第7d观察组SSS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000);1周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03)。结论重型颅脑伤患者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能改善其预后。

    作者:陆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患者中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的比较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中丙泊酚与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时应激反应和苏醒期并发症情况。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140例合并高血压的手术患者,随机方法分组。A组患者术毕在七氟醚深麻醉下拔管,B组患者术毕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气管拔管前(T0)、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5min(T2)、拔管后10min(T3)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等指标的变化和苏醒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B组T2时SBP、DBP、HR等明显低于A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T1、T3时SBP、DBP、HR经t检验分析发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在丙泊酚深麻醉下拔管效果优于七氟醚可保持心血管系统稳定,减少苏醒期并发症,对术后康复有益。

    作者:蒋文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进入我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71例中随机抽取260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并平均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以接受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试验组接受复方阿米洛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此260例患者经一个月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效果,血压降低情况较可观,对照组效果(72.31%)显著试验组有效率(97.69%);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28.46%、3.08%,二者之间的差距足够明显,以P<0.05为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应用此用药手段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作者:李烜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

    烧伤除带来组织损伤外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障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烧伤患者心理评估及干预措施进行了初步总结。心理评估方法有:抑郁自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及其它心理评估量表。干预措施有:认知治疗,音乐疗法等方法。

    作者:蔡文龙;张宏峰;刘二龙;薛宏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手术患者150例,将其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方式,将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不同时间段血压及心率检测值相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恢复时间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应用于患者手术治疗中,其能够有效调节给药浓度与控制药效时间,患者术后恢复较快速,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曾柏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