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侧乳腺癌的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点

褚旭

关键词:双侧乳腺癌, 诊断, 病理特点
摘要:目的:针对双侧乳腺癌具有的临床病理和诊断特点进行了研究。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确诊的93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结果:本文选择的患者人数在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患者总人数中占3.6%,其中有81.7%的患者为异时性双侧乳腺癌,18.3%的患者为同时性双侧乳腺癌。此外,同时性双侧乳腺癌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双侧乳腺癌里第一癌的临床分期显著差于第二癌,并且异时双侧和同时双侧乳腺癌患者具有明显不同的生存率,该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乳腺癌不仅危害女性的身体健康,且其并发症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因此应做好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6月不同科室收诊的8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提供常规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例的护理结果。结果:B组焦虑得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B组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以满意度者均达到90%以上,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开展表明高质量的服务相对于传统常规的服务对患者的各项身体心理状况都有很大改善。

    作者:郭小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临床带教实习护士的体会

    为适应新的护理教学改革,提高实习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她们走出校园,迈向神圣的“白衣天使”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根据我院的情况,在带教中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章丽君;黄广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标识应用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是护理标识应用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手术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手术室未实施护理标识的10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收拾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友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附65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65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65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15~300m L,平均(80.5±55.6)ml;手术时间(100.5±35.5)min;术后肛门排气(1.65±0.5)d;无子宫肌层血肿形成;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收集近4年我院诊治的100例恶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对照组近接受肠梗阻导管治疗。对比(1)两组患者腹胀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腹胀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恢复排气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肠梗阻导管联合大承气汤治疗恶性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戚家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治疗的32例患者,其中有16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实验组。16例患者未接受优质服务,作为对照组。采取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并考核普外科护理人员。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态度、业务水平及日常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外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效满足患者对护理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增强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廉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皿治林和雷公藤对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体外抗白细胞趋化活性的观察

    目的:体外定量研究咪唑斯汀、雷公藤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抗白细胞趋化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糖平板法观察药物对甲酰三肽(fMLP)诱引的WBC移动距离的影响。结果咪唑斯汀、雷公藤、二者联合应用对斑块型银屑病患者WBC趋化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WBC趋化活性的IC50值分别为6.2×10-4、0.58、0.24。结论:皿治林和雷公藤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银屑病的辅助药物。

    作者:王丽梅;苗国英;王保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进展

    骨性关节炎(OA)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关节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其发病率节节攀升,现OA已成为老年人致残头号杀手!大家对其关注也越来越多,各种治疗方法层出不穷。本文将近年来各种关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进行系统阐述。

    作者:孙霖霖;窦群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普外科手术的健康指导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是目前外科领域发展较全面、历史较悠久的学科。普外科学科内容广泛,涉及问题复杂,所以需要针对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预防。普外科手术的健康指导大致可以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旨在降低伤口感染几率,减轻病人手术伤痛。

    作者:何胜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饮食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饮食护理后的营养状况展开分析。方法:纳入80例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所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护理,护理4周后检测患者的前白蛋白(PA)以及血清白蛋白(ALB)含量,并用SGA体系来对患者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定。结果:护理4周后两组患者的PA、ALB含量以及SGA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对其给予适当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改善患者的PA、ALB含量,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其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创通气在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应用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的应用效果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比较患者在无创通气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压饱和度(SaO2)、心率、收缩压等指标的改善程度,观察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无创通气后PaO2、SaO2、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通气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胃肠胀气、误吸、面部压伤、结膜炎等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能有效改善心脏外科术后的低氧血症,做好相应护理后,能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作者:涂瑛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66例以动-静脉内瘘为透析通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相关知识的掌握得分为(19.34士2.1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6.53士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73,P=0.00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维持性血透患者掌握动-静脉内瘘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色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对策

    男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和精神因素的影响下,可发生突然冲动、自伤、伤人或毁物等,其中以攻击行为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周围环境,是一种十分危急、必须立即处置的精神科护理问题[1],他们的行为具有不可预料性,常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如何防范暴力行为,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是待解决的护理问题,首先分析其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原因,再对其进行护理干预。

    作者:林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增强CT中碘海醇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碘海醇为非离子造影剂,本品为X光及CT检查常用的造影剂,可供血管内,椎管内和体腔内使用,本品对肝脏,腹主动脉CT扫描影像有增强效应,含碘造影剂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和短暂性肾功能不全。我院自2012年7月开展增强CT以来共做增强CT100多例,因使用碘海醇过敏2例,临床表现典型,因发现及时,抢救措施得当,使患者很快脱离危险。本文将我2年来对碘海醇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矫波;邢丽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半乳糖凝集素-3在心力衰竭评估中的作用与价值

    半乳糖凝集素-3又被称为Mac-2抗原,它是整个半乳糖凝集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半乳糖凝集素通过糖识别域与细胞表面的糖脂或糖蛋白结合,进而参与多种病理及生理的过程。本文将从半乳糖凝集素-3的生物学功能、半乳糖凝集素-3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以及半乳糖凝集素-3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在心力衰竭评估的作用与价值。

    作者:赵凤荣;章德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浅谈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因起病急、发展快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

    作者:谢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均分为两组,先给予两组患者采用基础疾病以及酶诱导剂等治疗,甲组50例结合采用蓝光治疗,乙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采用茵栀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胆红素变化情况与甲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提高患儿生命质量,疗效显著。

    作者:唐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治疗体会

    目的: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救治情况进行分析,为加强晚期血吸虫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县血吸虫病救治定点医院地方病医院收治的6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进行分型治疗,腹水型晚血病患者以护肝、利尿、营养支持疗法为主;巨脾型晚血病患者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结肠增殖型患者对症治疗。结果68例患者中腹水型治愈率占13.5%,巨脾型10.5%,结肠增殖型33.3%;总治愈率为16.2%。结论加强血吸虫疫水区的综合、科学管理,降低感染,提高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侯钢墙;张安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护理疗法防治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防治胃肠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分为2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胃治疗,治疗组在护胃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毒性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中医综合护理能降低肺癌晚期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等消化道毒性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廖玲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文护理对整形科儿童患者的应用

    随着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建立体现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整体护理是护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结果。在人文修养中深化职业素养和品格,真正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多层次、多方面的整体护理,同时推进整体护理的深入发展。

    作者:范海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