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史军远

关键词: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 冠状动脉疾病, 控制价值,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麻醉阵痛。另一组为治疗组,采用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比较此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后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平均全麻药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全麻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具有极高的控制价值,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控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时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及拔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6月住院治疗高血压患者128例,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给予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物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高血压出院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加强患者的遵医意识与行为,对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桂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所有高血压患者应坚持非药物治疗,措施包括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与情绪,调整心态,戒烟限酒,随着对高血压发病发展机制的深入,临床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等,给予高血压患者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个体化治疗原则的核心则是临床医生紧密结合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多种因素进行量体裁衣,因人施药,选用患者为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张玉香;李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分析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创伤骨科的44例住院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组成疼痛管理组,将2010年1月到2014年创伤骨科收治的44例患者组成对照组,后者进行常规护理,前者应用全面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结果:疼痛管理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77.2%,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63.6%,前者显著优于后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治疗与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对此类患者开展科学的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该种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的。

    作者:梅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理标识应用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是护理标识应用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手术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手术室未实施护理标识的10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收拾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有利于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友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距骨骨巨细胞瘤病灶清除植骨并外固定架固定1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因左侧踝关节疼痛2个月,加重3天于2013年12月02日入院。4月前不慎扭伤左踝关节出现左外踝疼痛伴活动受限,局部轻度肿胀,后逐日好转,时未引起重视;3天前左外踝疼痛加重伴左下肢跛行,影响日常生活故入院治疗。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左侧内踝前下方压痛(+),局部无肿胀,皮温不高,踝关节跖屈、背伸、内外翻受限,无静脉怒张,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足趾感觉活动及末梢血运未见明显异常。左踝关节X片示:左侧距骨关节面下见囊状低密度影,边界尚清,考虑距骨囊肿,建议CT检查。左踝关节CT示:左侧距骨形态、大小正常,内缘皮质下见一椭圆形透光区,内下侧跟距关节面皮质中段(图1)。考虑左距骨骨囊肿。实验室检查:红细胞沉降率、碱性磷酸酶、血常规均正常。诊断:左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并左距骨骨囊肿形成?积极完善相关术前检查,于2013年12月05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距骨囊肿切除术+髂骨植骨术+外固定架固定术。

    作者:田金志;苏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TPPA和TRUST联合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TRUST与TPPA两种联合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用TPPA和TRUST两种方法同时检测我院2013年1———12月958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同时进行TRUST滴度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对所有例数进行检测后,TPPA特异性为99.99%,TRUST特异性为98.85%,TPPA检测阳性率明显优于TRUST,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PA法优于TRUST法,可以作为梅毒的确证实验,TRUST可作为疗效观察,判定复发或再感染指征。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在检测梅毒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文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花环、爱母环及Tcu220c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自愿放置IUD避孕而无禁忌证的妇女480例,随机分为3组(花环组、爱母环组和TCu220c组),每组各160例,放置IUD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随访避孕效果及术后副反应情况。结果3组避孕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副反应比较,花环组副反应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IUD中避孕效果相似,其中花环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芬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100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宁颗粒在临床治疗不同时期慢阻肺患者时的有效性。方法:于我院收治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各100例,两者各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肺宁颗粒治疗,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实验组相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但稳定期疗效明显优于急性加重期,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宁颗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且疗效显著,尤其适用于治疗稳定期慢阻肺。

    作者:刘尧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血压病人社区护理干预

    高血压是社区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社区护理干预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本文从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指导、运动锻炼指导、服药指导等方面综述了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张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对比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对牙根纵裂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比较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对牙根纵裂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疑似牙根纵裂患者50例,分别采用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进行诊断,比较分析数字化X线牙片与CBCT的诊断数据。结果:数字化X线牙片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47.6%)显著低于CBCT的诊断敏感度(83.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诊断牙根纵裂的敏感度显著高于数字化X线牙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马砚明;张同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探讨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学美学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间来我院治疗的烤瓷冠修复牙齿患者9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烤瓷冠修复牙齿,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修复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口腔修复美学的融入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1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功能性及美观度上的差异。结果:通过随访发现,在美观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肤色等个体差异,制作因人而异的修复体,将医学美学充分应用于修复体的制备,修复体呈现自然和谐之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廖永青;廖永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30例偏头痛病例进行临床分析,观察中药对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患者中,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试剂及适量的止痛药剂,对照组选取安慰模拟药物及适量的止痛剂。观察这两组患者的发作的天数、次数、程度及中医证候的积分变化等。结果:随访期中药治疗组的头痛发作的天数、次数及缓解头痛的程度上都较对照组好(p<0.05)治疗后的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上均得到改善(p<0.05),但是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亚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重度肺气肿患者60例,均予以腹腔镜下肺减容术治疗,分析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结果:60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01.39±8.75)min,术后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6.27±5.80)h,平均住院时间为(38.79±11.56)d;术后切口感染2例,未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33%;随访3个月,患者均恢复良好,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患者FVC、FVC1、TLC与RV等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肺气肿具有显著效果,其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肺功能,且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向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诊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急诊科作为医院繁忙、人流量大的科室之一,其护理服务尤为重要。随着国民对健康的重视以及整体素养的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院,也始终致力于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医院医护人员专业与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成为当前衡量一所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实际的护理工作经验为基础,基于临床对比试验与对试验结果的科学分析,论证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满意度以及医院良好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作者:盛翠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本文主要对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以此来提高我院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无缝护理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选取了我院2013年3月-11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12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60名。其中,对照顾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采取了一对一的无缝护理模式,并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认同,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缝护理模式虽然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但在实践临床应用中,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非常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影像学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30例确诊为肺炎型肺癌患者,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肺炎型肺癌病变以局灶性分布常见,可分布于各肺段,基本无跨肺段表现,影像学表现可为多样:边缘模糊的云絮块状影(伴或不伴结节影)、肺段高密度模糊影(可伴空泡及蜂窝状影)、肺组织纤维化以及以上多种征象混合影。结论:肺炎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与肺炎相似,但是其病灶相对局限于肺段,存在肿块、空泡等改变是其区别与其他肺炎的一些特点,在临床诊断应予以重视。

    作者:葛天明;陈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通过产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以及相应的临床护理经验,探讨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并通过实践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出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3年至2014年中产后大出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以及对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护理策略。结果分析患者产后出血的具体护理对策等等。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能不断的减少患者产后出血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患者产后大出血情况的发生。

    作者:陈金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68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慢性心律口服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64.71%),另外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吴文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部位囊型包虫病的 CT 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包虫病的 CT影像学表现。方法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包虫病12例,就其 CT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就其 CT 表现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囊型包虫病,肺包虫8例,心脏包虫1例,眼眶包虫1例,小腿肌肉包虫1例,髂骨包虫1例,其中有1例同时合并肺、肝包虫,1例同时合并肺、盆腔及左前下腹壁多发包虫。CT表现为单囊征1例,囊内分隔征2例,混杂实性密度块影2例,内囊分离征3例,多子囊征3例,退变卷褶征1例。结论不同部位的囊型包虫CT影像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结合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影像科和临床医生对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张晓萍;邢艳;阿尔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采用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本次研究中的病例主要源自于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对其进行强心、利尿、扩血管、抗血检等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结果:在此66例心力衰竭患者中,有6例的心功能恢复至一级,30例恢复至二级,15例恢复至三级,10例为四级,死亡5例,治疗有效率达79.2%。结论:采用倍他乐克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不仅能对患者的心室重塑和发展具有显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死率,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倍他乐克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作者:黄开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杂志

主管: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省东方美容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