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涛
中国美容化妆品业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步,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美容作为一个行业的常态表现就是家庭作坊式的美容院和加工厂;90年代中期,街面上鳞次栉比的专业美容院成为美容行业的代表;发展到现在,这个行业已成为集美容、美发、浴足、医疗美容、保健、造型、教育,以及专业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服务、科研、生产、教育、展览等错综复杂的庞大产业链.
作者:《医学美学美容(财智)编辑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每到岁末年初,中国的GDP增长率总要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百分之零点几的变化,便能引来各路专家和媒体历时数月的评论.当大多数人为2005年仍然高速增长的GDP欢欣鼓舞时,却有更多的学者对未来的经济走势表达了冷峻的观点.而身处美容行业的企业家们,对此更加疑问重重:GDP年年高速增长,怎么就不见美容行业的规模扩张?国内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为什么企业经营仍不景气?国家财政收入年年增加,为什么个人财富却难以同步上升? GDP因此愈加显示出它的可疑.
作者:倾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要做到有效的售后服务,必须像管理员工一样管理你的顾客.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代理商逐渐认识到,只靠销售产品做生意的想法已经远远过时了.
作者:李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每个企业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形象、产品不受到非法侵害,选择恰当的防伪技术加强自己产品的抵抗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者:小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还在为招商会的到客率低、签单量少而郁郁寡欢,急于寻求招商突破吗?不妨把目光从招商会本身转移到招商会前你们企业的邀约培训工作上吧,或许,它会为你们招商会的成功增加动力.
作者:蒋汹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可以这样说,海尔初的成功,在于相关多元化的成功实施.然而,之后的海尔,实际上在不断地破坏自己亲手建立的品牌.在非相关多元化运作中,海尔丢失了自己为宝贵也为难得的市场财富--品牌信念.
作者:李玉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05年借助娱乐手段取得成功的营销案例不在少数,这使得娱乐营销成为2005年中国企业界、营销界、传媒界热的词汇之一,给诸多行业带来了更多启发,也为美容化妆品行业2006年的营销定位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依据.
作者:李志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有关厂家和代理商之间恩恩怨怨、纠缠不清的案例多如牛毛,但是很少能够真正表达其事件背后所蕴涵的实质.本刊力图再现本文中整个事件的具像,深度挖掘其背后不为人所熟知的方方面面、前因后果和所涉及到的人和事,从而给同业者以前车之鉴.
作者:余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品牌!品牌!!品牌就像一柄悬挂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叫企业左右为难无所适从.
作者:蔡高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促销作为一种非价格竞争手段,在产品同质化日益明显的今天,对产品销售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产品形象的建立与维护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在竞争激烈的美容品行业分得一杯羹,无论是资深品牌,还是后起之秀,无不使出浑身解数,想出千奇百怪的方法,希望以促销的方式树立起战无不胜的常青品牌.
作者:美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一个发展成熟的行业,必定有其相对应的配套产业在发展,广州美博城就是在美容业发展成熟的背景下,诞生并壮大了.经过2年多的发展,广州美博城已经成为行业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它的一举一动,在某种程度上也牵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
作者:林家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仙娜美容美发培训学校位于北京火车站附近,占地3500平方米.按理说占尽天时、地利之优势,但是近年来,该校也面临招生难的困惑.学校高层曾多次在内部探讨症结所在,为此他们决定从跟踪毕业学员的去向入手--对学员进行逆向了解.
作者:胡俊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来听一位女性朋友抱怨,花吐血价买了一套名牌护肤品,用完后感觉和地摊货没有区别,搞得她近相当郁闷.事后我设身处地分析了一下,觉得有以下几种可能:
作者:宗小岸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方玉友的生活随性简约,平时也许只有圈内人士才知道其柏莱雅化妆品公司总经理和河北燎原日化董事长的身份;然而方玉友在事业中面临重大决策的时刻,态度坚决,不容置疑.
作者:火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作者:史光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天津创业单兵作战,困难重重2000年,年轻而满怀激情的郭瑞平,离开他曾经无比热爱的安尚秀,在天津开始了美植的创业.现在许多人看来,当时选择天津是一个失误.但是那时郭瑞平却有着自己的一番想法:北方城市,特别是天津,它的精细化工业是比较发达的,劳动力成本也比较低.
作者:周安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案例:某公司在广州一个旅游景点搞了一次大型招商会,来了差不多700人,偌大的礼堂里黑压压一片,公司的营销总监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心里细细盘算:如果能有一半的人签合同,扣除所有人吃喝拉撒的费用,今年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回去还有大笔提成等我拿,香车美女看来唾手可及了.接下来的招商会进展也正如他所愿,签订合同的数量和他预想的一样.
作者:林家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无处不在的广告让消费者由接受到麻木再到厌恶,很多广告信息在进入消费者头脑以前就被摒弃了;商家也在抱怨传播费用越来越高,可效果越来越差,大把的广告费投进去却毫无市场反应的失败案例随处可见……这固然与媒体泛滥、企业传播意识增强、消费者日趋理性成熟等客观因素有关,但广告费仅占销售额5%以下、销量却一路攀升的企业也为数不少.究其原因,科学有效的广告传播方式是其在过剩的信息潮中获胜的关键.在这里,笔者提出一种给予传播对象某种利益,以提高传播效果的广告传播方式--利益广告传播.
作者:史光起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