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赵菊芬;霍竹惠;杨柳风
目的 为探讨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无Ⅲ度烧伤<6岁的烧伤患儿进行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结果 烧伤患儿创面全部愈合,绝大部分无瘢痕增生,无功能畸形.结论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无Ⅲ度烧伤创面,无痛苦、价廉、方法简单、治疗可靠,家长愿意接受,便于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袁杰;胡以信;卢玉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提升医院窗口服务形象,走协调发展之路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为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努力塑造高效、温馨、便捷的窗口新形象,本文结合窗口服务经验谈几点看法.
作者:陆灿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E),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体温升高情况,肛门排气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LTH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较CISH组延长,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露;何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对外窗口之一,病人流动量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龄差距大,而门诊采血室病人满意度是患者对医院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人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而大多数患者都是以是否能一针见血的标准来衡量,所以静脉采血技术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而对于一般患者护士基本能做到一针见血,所以加强特殊人群的采血技术是增进患者对医院满意度的途径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作者结合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绍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急症,临床上常误诊为睾丸附睾炎症性疾病,一旦误诊,后果比较严重.我们总结了199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急性睾丸扭转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绍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慢性难愈创面(chronic Non-healing wounds)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通常理解为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作用下创面不能通过正常的创面愈合进程达到愈合,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从而导致创面经久不愈[1].传统的治疗对慢性难愈创面效果不佳,而生长因子的出现使创面愈合的治疗从被动转为主动,为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受创面微环境影响而使其灭活快、作用时间短,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受到给药途径、剂型和经济负担的限制.
作者:胡以信;郭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多为原发性,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1∶5~10.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累及运动、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表现为畏寒、乏力、少汗、少言懒动、食欲减退、皮肤干燥、贫血、水肿、唇厚舌大、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窦性心动过缓、心包积液、厌食、腹胀、便秘等[1].
作者:陈宇;孟召辉;文兴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并进人外周血液同时广泛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患者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恐俱、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以下是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的高发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人口分布复杂、人员来往频率高,居住着几十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我院作为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担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双重责任,具有三级分科,拥有传染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等综合实力,相应地,也拥有艾滋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能力的输血科初筛实验室、感染控制科和传染病科等,有力地实施着对于艾滋病的综合管理和全程管理.
作者:陈黔;上官静;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慕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探讨高原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对于赢得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的主动权,落实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做一浅显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段华芳;王琪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变学的变化,探讨毫米波对脑梗塞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及血流变学检测仪,分别检测68例脑梗塞病人接受毫米波治疗仪照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脑梗塞患者存在微循环和血流变的显著障碍,经毫米波照射后均有明显恢复.结论 毫米波具有改善脑梗塞病人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尚传卫;白小红;陈章;关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昏迷是脑功能的严重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病人对周围事物和任何强列的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感觉、运动和反射等功能障碍.在昏迷状态下,如防治措施不力,会发生多种并发症,轻者加重病情,重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昏迷的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至昏迷患者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洪兰;张洪英;扬正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护理体会及健康指导的作用.方法 对4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精心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结果 通过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和健康指导,患者术后异常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通过积极仔细的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经随访移植器官功能良好,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庞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汁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8年5月行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胆漏15例,均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2天发现胆漏.7例3天后再次手术,8例行保守治疗,7天~1月后治愈出院.结论 术者经验不足,术前准备不充分,过分强调小切口,麻醉不完善,胆囊嵌入肝内及肥胖病人显露不充分等易出现损伤发生胆漏.
作者:姚树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血液科层流隔离病房患者浅表部位病原因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5月期间入住我院血液科层流隔离病房的血液病患者分别取其眼、耳、鼻腔的分泌物和咽拭子及肛周拭子进行培养、转种、分离及鉴定.结果 171例标本经培养后有144例标本有菌生长,分离后得183株菌种,其中108株为条件致病菌,21株为致病菌,15株疑为污染,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分布于浅表部位.结论 对层流隔离病房患者应加强浅表部位的清洁护理,从而防止因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条件致病菌致病.
作者:龚扬彬;朱冰;邹自英;汪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4层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2例,胸部扫描后行肿瘤靶重建及多向调整MPR重组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对比.结果 MPR对空泡征,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高于薄层重建图像.对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检出与薄层重建图像无明显差别.叶间胸膜破坏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的检出有明显优势.结论 64层CT多向调整MPR有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检出.
作者:张怀信;朱玉春;邓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应用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治疗组)40例和应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对照组)36例,并进行疗效观察,两组均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76,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志刚;王超群;周富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黎志强;周建丽;康宁;李俊;郭晓莉;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8例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经腹部超声组阳性患者106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3.1%.经阴道超声组阳性患者15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6%.经x2检验,两组间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腺肌症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作者:梁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按摩、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生便秘5例,对照组发生便秘27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张大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