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洪
目的 探讨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科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自体CIK细胞治疗.结果 26例部分缓解,近期有效率56.60%,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 自体CI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启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提升医院窗口服务形象,走协调发展之路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为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努力塑造高效、温馨、便捷的窗口新形象,本文结合窗口服务经验谈几点看法.
作者:陆灿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危重症患者,是指那些发病急、病情重需要紧急抢救的病人,急危重症病人以服毒、外伤、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发作为主,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护理人员在迅速、及时、有效配合抢救的同时,应首先稳定病人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主动积极配合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过去有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急危重症病人病势危急,医护人员的任务就是以佳的技术和快的速度抢救病人,无须实施心理护理.
作者:余锐;周雄辉;赵凯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技术运用到膀胱造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进行膀胱造瘘的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简单,切口微小无须缝合,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损伤小,并发症减少,可满足各种治疗目的 ,效果满意.结论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进行膀胱造瘘效果良好,并发症减少,患者及临床工作者容易接受.
作者:蔡定海;付歆颖;陈清禄;王云涛;曹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重症胰腺炎(SAP)病程长,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在疾病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存在着严重的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症和胃肠道功能障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肠麻痹、胃蠕动迟缓和十二指肠淤滞.因而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胃肠减压和肠内营养支持(EN).
作者:李洁廉;陈怡;刘文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汁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1年6月至2008年5月行胆囊切除术发生胆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生胆漏15例,均发生在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2天发现胆漏.7例3天后再次手术,8例行保守治疗,7天~1月后治愈出院.结论 术者经验不足,术前准备不充分,过分强调小切口,麻醉不完善,胆囊嵌入肝内及肥胖病人显露不充分等易出现损伤发生胆漏.
作者:姚树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补救方法.方法 用5号注射针头从硬膜外管侧壁穿入管腔制成带芯的硬膜外管,应用于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植管补救.结果 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通过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植管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100%,治愈4例(57.14%),有效2例(28.57%),无效1例(14.29%),总有效率85.71%.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硬膜外管确实增加了硬膜外管的钢性,可完全代替泪道探针的作用.应用于泪囊鼻腔吻合失败后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作者:李晓林;白宗禧;洛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探讨高原高寒地区摩托化机动卫勤保障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对于赢得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的主动权,落实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至关重要.本文就此做一浅显探讨.
作者:陈刘生;张波;段华芳;王琪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欣母沛早期预防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迭300ml的产妇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盘娩出后确诊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达300ml时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30例,出现上述情况时,经常规处理无效后,采用单次或多次子宫肌或臀部肌肉注射欣母沛,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并加强监测.结果 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及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提早使用欣母沛,可早期预防产后出血,同时要加强护理配合.
作者:吴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卫勤保障模拟模型用于训练卫勤组织指挥人员,评价卫勤保障方案,论证卫勤保障系统的效能,以及辅助卫勤决策等方面,不但解决了卫勤保障方案不可实验性的矛盾,而且可以节省卫勤人力物力.
作者:刘向宏;徐丽;叶春林;秦士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以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将反复发作.术后护理关系到手术的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的速度,正确细致的术后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科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以下.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扁平疣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中药熏蒸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人均复发率为8.33%,对照组人均复发率为35.00%,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扁平疣效果较好、安全、复发率低.
作者:杨万军;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一门以肉眼观察为主的形态学,用来研究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解剖学的教学目的是全面了解肉眼所视下人体结构的空间构架,以此作为其他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学习和操作的基础,没有对正常人体构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有所深入的进展.
作者:郭文杰;张旭;尤康;史铀;王正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按摩、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生便秘5例,对照组发生便秘27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张大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病理学上,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血管疾病及系统性并发症[1].COPD是以气道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多为特征的特殊炎症类型.对COPD患者治疗而言,发展新型药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许多治疗靶点已被确认.
作者:陈业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华南战区精神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现状.方法 抽取广州战区各兵种单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送人员共385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每护送组人数为2~6人,结构配置为行政干部、军医、战友和家属.护送途中意外发生率为27.4%,影响护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用药情况、约束保护、家属陪护和军医陪护.结论 部队精神疾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建议以每组3人为宜,其构成应为行政干部、军医、战友,家属不宜参加护送.
作者:罗维肖;孙治国;李逸鸿;梁芝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症留院观察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发展瞬息万变、患者流动随机性大、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本文结合急症留观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了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余锐;万世艳;郑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颈部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 报告53例颈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颈部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其中9例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充分了解颈部结核的临床体征,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早期确诊和正规抗结核治疗有利预后.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门诊服务是医院服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病人评价医院的第一个窗口.门诊部是医院接触病人时间早、人数多,范围广的的部门.同时,门诊工作又是医疗诊治、健康教育、服务保障、组织管理等多项工作相交叉、多流程、多环节的综合体系.因此,优化门诊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根本,对提高门诊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就诊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孙娜;封宗超;杨人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溶血率为0.335%,不大于5%,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作者:刘金标;马泽辉;邓冰;潘显明;廖冬发;邓少林;黄钢;荣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