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补救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7例效果分析

李晓林;白宗禧;洛桑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 手术失败, 硬膜外管, 注射针头
摘要: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补救方法.方法 用5号注射针头从硬膜外管侧壁穿入管腔制成带芯的硬膜外管,应用于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植管补救.结果 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通过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植管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100%,治愈4例(57.14%),有效2例(28.57%),无效1例(14.29%),总有效率85.71%.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硬膜外管确实增加了硬膜外管的钢性,可完全代替泪道探针的作用.应用于泪囊鼻腔吻合失败后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脉搏波速和踝臂指数在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动脉硬化性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引起器官损害的结果,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的一部分,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

    作者:龚武田;李家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危重症留观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急症留院观察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发展瞬息万变、患者流动随机性大、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本文结合急症留观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了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余锐;万世艳;郑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回肠造口术恢复期并发症护理

    回肠造口术因全结肠疾病而需切除整段结肠,并以回肠末端为造口,建立永久性回肠造瘘口,其造瘘口并发症多并且高.本文对2007~2008年我科实施的21例老年患者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在恢复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琳林;罗萍;王永华;李红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COX-2是一种诱导型环氧合酶,在正常情况下多数细胞中不存在COX-2,仅在接触细胞因子和有丝分裂原时COX-2方被激活,但在多种头颈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等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了作用,目前已成为头颈部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芝芳;沈宝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某部官兵五官健康状况体检分析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黎志强;周建丽;康宁;李俊;郭晓莉;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易跌病人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综合深化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1],能指导护士有预见性、主动性地开展工作,并使病人明确自己的护理目标,自觉参与有利于健康的护理过程中.2005年6月至2009年1月我科共收治了120例跌倒的老年病人,我们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莹;张红;杨静茹;张慧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主诉胸腹疼痛就诊的患者135例,测量入院2h的血清CTnI、CK-MB和hs-CRP值,以WHO推荐的AMI指标作为金标准分为AMI组88例和非AMI组47例,进行单变量和多协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 (1)AMI组CTnI、CK-MB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AMI组,P<0.01;(2)CTnI、CK-MB和hs-CRP三个标志物均与AMI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析出的AMI综合预报概率模型:Log(P)=-6.006+2.547CTnI+1.569CK-MB+0.966hsCRP;(3)CTnI佳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9,CK-MB为0.807和0.681,hs-CRP为0.716和0.638,综合预报概率为0.966和0.830;(4)ROC曲线下面积依次是综合预报概率(0.958)>CTnI(0.878)>CK-MB(0.768)>hs-CRP(0.725),差异显著,P<0.01.结论 CTnI、CK-MB和hs-CRP是诊断AMI灵敏而特异的生物指标,联合检测的综合指标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一指标.

    作者:朱文克;朗宾垒;柳婉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用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控制心律和血压.对照组用胺碘酮加倍他乐克控制心律和血压.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7例(21.9%)出现房颠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78.1%).对照组有14例(46.1%)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53.9%).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明显减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作者:李琳;李兴国;边晓菊;刘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体会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以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将反复发作.术后护理关系到手术的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的速度,正确细致的术后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科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以下.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126例前房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做法与体会

    随着护理模式由功能制护理向责任制护理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严重的眼外伤可造成患者失明、眼球摘除等恶果,不仅给本人,而且给其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眼外伤的防治不仅是临床治疗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必须引起各方面的广泛重视[1].探讨眼外伤前房出血的发病原因,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其能以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简介如下.

    作者:宋洋;冯应琼;冯柱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褥期合并麻疹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对策,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进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后果.结论 对产褥期合并麻疹的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护理,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陈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眼底改变初步分析

    目的 了解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方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按性别、年龄、眼外伤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名挤压综合征患者中4人眼底出现改变,占57.1%,与性别、眼别无关.结论 汶川地震中挤压综合征患者有眼底改变.

    作者:韩非;蒋炜;魏世辉;段烈英;罗涛;谌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喉内镜图像监视系统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囊肿21例

    声带囊肿是常见喉良性病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喉内镜图像监视系统下微瓣技术的应用,使声带囊肿的治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科2004年3月~2007年5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声带囊肿2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洪旭;罗兆义;刘洪;侯中萍;吴传友;龚俊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部结核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 报告53例颈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颈部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其中9例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充分了解颈部结核的临床体征,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早期确诊和正规抗结核治疗有利预后.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动物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溶血率为0.335%,不大于5%,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作者:刘金标;马泽辉;邓冰;潘显明;廖冬发;邓少林;黄钢;荣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症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为提高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在抢救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本组病例有54例治愈,2例因时间过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廖竹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颈部枪伤致气管断裂伴截瘫1例救护体会

    气管外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的喉气管断裂伤病人能当场死亡,幸存者就医时病情较重,常有呼吸困难、窒息和休克,治疗和护理较为棘手.为引起临床对该类病人的重视,现将我科2008年3月急诊收治的1例颈部枪伤致气管断裂伴截瘫病人的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目的 分析儿童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成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状态.方法 10例患者,中位年龄30岁(19~71岁)岁,经MICM分型确诊为bcr-abl阳性ALL.均予BFM 90方案化疗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20月(4~24月),6例患者持续CR.3例获得完全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结论 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明显提高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预后.

    作者:彭利晖;胡灯明;王三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35例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途径,是护士治疗基本又多的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少数较长时间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易发生瘀血,为总结经验,预防穿刺部位拔针后淤血,我们把近两年来遇到的部分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造成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原因与年龄较大,血管脆性增加,慢性病,长时间反复静脉穿刺损伤血管多,长时间应用活血化淤及抗凝药,拔针时压迫部位不当,压迫时间不够及凝血机制有关.

    作者:陈国喜;傅荣;丁永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肺水肿31例临床分析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地区的特发病.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海拔3000米的西藏林芝地区共收治高原肺水肿31例,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发病诱因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靳亚飞;赵青;耿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