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喜;傅荣;丁永丽
目的 分析初治肺结核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84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结果 841例初治肺结核患者中HBsAg阳性率[包括HBsAg(+),HBsAg、HBcAb(+),HBsAg、HBcAb、HBeAb(+),HBsAg、HBcAb、HBeAg(+)]占5.7%,低于普通人群.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乙肝病毒感染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携带率.
作者:周孝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4层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2例,胸部扫描后行肿瘤靶重建及多向调整MPR重组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对比.结果 MPR对空泡征,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高于薄层重建图像.对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检出与薄层重建图像无明显差别.叶间胸膜破坏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的检出有明显优势.结论 64层CT多向调整MPR有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检出.
作者:张怀信;朱玉春;邓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为提高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在抢救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本组病例有54例治愈,2例因时间过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廖竹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8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用rhEGF凝胶和醋酸洗必泰栓治疗:宫颈局部用药,每日1次,rhEGF每次3~5 g;对照组(40例)只用醋酸洗必泰栓治疗,每日1次,每次1粒.两组均以用药10~14次为1个疗程.以糜烂面愈合及症状改善程度为观察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试验组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洁净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hEGF凝胶对宫颈糜烂有治疗作用,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康丽萍;王月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急症,临床上常误诊为睾丸附睾炎症性疾病,一旦误诊,后果比较严重.我们总结了199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急性睾丸扭转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绍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卫勤保障模拟模型用于训练卫勤组织指挥人员,评价卫勤保障方案,论证卫勤保障系统的效能,以及辅助卫勤决策等方面,不但解决了卫勤保障方案不可实验性的矛盾,而且可以节省卫勤人力物力.
作者:刘向宏;徐丽;叶春林;秦士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场所,并能合成和灭活纤维蛋白的溶解物与抗纤溶物质,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肝脏疾病与凝血机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肝病时凝血指标常发生异常.
作者:张孟瑜;李波;夏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主诉胸腹疼痛就诊的患者135例,测量入院2h的血清CTnI、CK-MB和hs-CRP值,以WHO推荐的AMI指标作为金标准分为AMI组88例和非AMI组47例,进行单变量和多协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 (1)AMI组CTnI、CK-MB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AMI组,P<0.01;(2)CTnI、CK-MB和hs-CRP三个标志物均与AMI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析出的AMI综合预报概率模型:Log(P)=-6.006+2.547CTnI+1.569CK-MB+0.966hsCRP;(3)CTnI佳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9,CK-MB为0.807和0.681,hs-CRP为0.716和0.638,综合预报概率为0.966和0.830;(4)ROC曲线下面积依次是综合预报概率(0.958)>CTnI(0.878)>CK-MB(0.768)>hs-CRP(0.725),差异显著,P<0.01.结论 CTnI、CK-MB和hs-CRP是诊断AMI灵敏而特异的生物指标,联合检测的综合指标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一指标.
作者:朱文克;朗宾垒;柳婉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老年患者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导致血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加;心功能的下降,导致肢体末梢循环不充盈、血管细、偏,增加了穿刺难度.我科病人平均年龄80岁,患者多为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晚期、急性心肌梗死等.病情危重,穿刺难度大,在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用药.
作者:王婷;孟艳秋;李坪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门诊采血室是医院对外窗口之一,病人流动量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龄差距大,而门诊采血室病人满意度是患者对医院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人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而大多数患者都是以是否能一针见血的标准来衡量,所以静脉采血技术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而对于一般患者护士基本能做到一针见血,所以加强特殊人群的采血技术是增进患者对医院满意度的途径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作者结合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绍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肛周脓肿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以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为主要症状,一旦确诊,需手术治疗才能治愈,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将反复发作.术后护理关系到手术的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的速度,正确细致的术后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现将我科肛周脓肿的术后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以下.
作者:韩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按统一的扩大开窗术式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完成预期的减压,30例随访6月~1年,平均7.5月.JOA评分改善率78.20%±16.43%;Macnab分级评价疗效优良率86.7%.发生腰椎不稳1例,硬膜囊破裂1例.结论 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满意;关节突的斜行切除方式可以使减压操作简便安全,对椎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作者:倪凤民;易洪诚;王平均;宋恒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血液与硬膜下血肿液VEGF、D-dimer和FDP的含量,探讨假膜新血管生成、局部纤溶状况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血肿液中VEGF的含量.比较患者末梢静脉血及血肿液中四种因子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病例组血肿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阳性,血液为阴性;正常对照组血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阴性;(2)病例组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DH患者血肿液局部纤溶亢进,VEGF分泌旺盛,新血管生成活跃,可导致CSDH不断扩大,可能参与CSDH发病机制.抑制VECF的生理作用、有选择的对病人施行促凝治疗可能成为部分CSDH病人保守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作者:姜远飞;李新军;夏祥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眼睛是人体外露的器官,可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影响着眼的生理功能和易患某些眼病.因此,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对眼睛的危害,做好防治和护理,对保护视觉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对常见季节性眼疾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章莹月;邹红;薛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影像表现特点,对比不同检查方法,评估治疗和预后,避免CT检查遗漏微小病灶单独手术治疗后短期复发.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表现.结果 50例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均不同程度显示;再行DSA血管造影,除肿瘤均可见供血血管增多、增粗、迂曲,肿瘤染色,动-静脉短路外.病灶数目较CT检查增多、巨块型肝细胞癌伴子灶较CT检查增多.结论 不同影像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CT增强扫描检查显示在动脉期病灶较正常肝实质明显强化,实质期病灶密度迅速减低且低于正常肝实质密度;DSA显示肿瘤血管增多、增粗、肿瘤染色、是否有无动-静脉漏和微小子灶形成等一系列征象.
作者:罗军德;张晓;张云平;邓亚;万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两种全子宫切除术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CISH)或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E),比较两组病人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体温升高情况,肛门排气情况,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无差异.LTH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较CISH组延长,两组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都是安全可行的,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刘露;何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危重病人采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既能有效的赢得抢救时间,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陈玉莲;戴睿武;汪涛;陈涛;阎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们于2006年3月以来应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兵;任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8例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经腹部超声组阳性患者106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3.1%.经阴道超声组阳性患者15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6%.经x2检验,两组间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腺肌症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作者:梁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