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张丽华

关键词:排痰困难, 护理
摘要: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并进人外周血液同时广泛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患者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恐俱、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以下是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动物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溶血率为0.335%,不大于5%,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作者:刘金标;马泽辉;邓冰;潘显明;廖冬发;邓少林;黄钢;荣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毫米波对脑梗塞患者微循环血流变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变学的变化,探讨毫米波对脑梗塞患者微循环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 用微循环显微镜及血流变学检测仪,分别检测68例脑梗塞病人接受毫米波治疗仪照射前后的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脑梗塞患者存在微循环和血流变的显著障碍,经毫米波照射后均有明显恢复.结论 毫米波具有改善脑梗塞病人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尚传卫;白小红;陈章;关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80例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近期)和1年后(远期)随访的疗效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60例,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近期、远期肘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及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茂清;万鹏;王文春;郭小燕;庞日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伴口腔溃疡3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并发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72例麻疹并发口腔溃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蒙脱石粉、锡类散外敷,维生素B2、维生素C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并发口腔溃疡有显著疗效.

    作者:蔡春梅;何香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华南战区精神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华南战区精神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现状.方法 抽取广州战区各兵种单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送人员共385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 每护送组人数为2~6人,结构配置为行政干部、军医、战友和家属.护送途中意外发生率为27.4%,影响护送安全的主要因素有用药情况、约束保护、家属陪护和军医陪护.结论 部队精神疾病患者护送人员的配置,建议以每组3人为宜,其构成应为行政干部、军医、战友,家属不宜参加护送.

    作者:罗维肖;孙治国;李逸鸿;梁芝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低年资护士长的工作技巧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护理质量.低年资护士长由于工作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培训,往往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等情况.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适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笔者结合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供同道参考.

    作者:段静;马瑾;杨腾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治疗新进展

    1976年从真菌代谢产物中提取出第一个他汀类分子美伐他汀(meuastatin),标志他汀类药物的问世.

    作者:段凌菱;李家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细胞移植治疗SCI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众多的研究方法中受瞩目的方法之一.本文将目前可用于此研究的细胞予以综述.

    作者:胡勤勤;吴仙华;梁楠;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回肠造口术恢复期并发症护理

    回肠造口术因全结肠疾病而需切除整段结肠,并以回肠末端为造口,建立永久性回肠造瘘口,其造瘘口并发症多并且高.本文对2007~2008年我科实施的21例老年患者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在恢复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琳林;罗萍;王永华;李红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一门以肉眼观察为主的形态学,用来研究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解剖学的教学目的是全面了解肉眼所视下人体结构的空间构架,以此作为其他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学习和操作的基础,没有对正常人体构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就不能在今后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中有所深入的进展.

    作者:郭文杰;张旭;尤康;史铀;王正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儿童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目的 分析儿童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成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状态.方法 10例患者,中位年龄30岁(19~71岁)岁,经MICM分型确诊为bcr-abl阳性ALL.均予BFM 90方案化疗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20月(4~24月),6例患者持续CR.3例获得完全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结论 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明显提高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预后.

    作者:彭利晖;胡灯明;王三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应用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断明确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按统一的扩大开窗术式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完成预期的减压,30例随访6月~1年,平均7.5月.JOA评分改善率78.20%±16.43%;Macnab分级评价疗效优良率86.7%.发生腰椎不稳1例,硬膜囊破裂1例.结论 扩大开窗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满意;关节突的斜行切除方式可以使减压操作简便安全,对椎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作者:倪凤民;易洪诚;王平均;宋恒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对医学院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思考

    对于大型仪器设备的定义,我们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教[2000]9号文件定义为单价或者成套价值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为贵重仪器设备,即大型仪器设备.如何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仪器设备的效能,是仪器设备管理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结合我校的基本情况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汤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肺水肿31例临床分析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地区的特发病.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海拔3000米的西藏林芝地区共收治高原肺水肿31例,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发病诱因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靳亚飞;赵青;耿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目的 为探讨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小儿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无Ⅲ度烧伤<6岁的烧伤患儿进行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结果 烧伤患儿创面全部愈合,绝大部分无瘢痕增生,无功能畸形.结论 湿敷包扎联合rb-bFGF治疗无Ⅲ度烧伤创面,无痛苦、价廉、方法简单、治疗可靠,家长愿意接受,便于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袁杰;胡以信;卢玉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危重病人采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既能有效的赢得抢救时间,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陈玉莲;戴睿武;汪涛;陈涛;阎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重症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为提高急性重症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技术在抢救重症中毒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重症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体内有毒物质,本组病例有54例治愈,2例因时间过长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重症中毒的快速而有效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廖竹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二聚体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影响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病人血液与硬膜下血肿液VEGF、D-dimer和FDP的含量,探讨假膜新血管生成、局部纤溶状况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及血肿液中VEGF的含量.比较患者末梢静脉血及血肿液中四种因子的含量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病例组血肿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阳性,血液为阴性;正常对照组血液FDP、d-dimer检测均为阴性;(2)病例组血清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血清中,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SDH患者血肿液局部纤溶亢进,VEGF分泌旺盛,新血管生成活跃,可导致CSDH不断扩大,可能参与CSDH发病机制.抑制VECF的生理作用、有选择的对病人施行促凝治疗可能成为部分CSDH病人保守治疗及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

    作者:姜远飞;李新军;夏祥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利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补救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7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后失败的补救方法.方法 用5号注射针头从硬膜外管侧壁穿入管腔制成带芯的硬膜外管,应用于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的植管补救.结果 7例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患者,通过5号注射针头作芯的硬膜外管植管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100%,治愈4例(57.14%),有效2例(28.57%),无效1例(14.29%),总有效率85.71%.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用5号注射针头作芯硬膜外管确实增加了硬膜外管的钢性,可完全代替泪道探针的作用.应用于泪囊鼻腔吻合失败后植管补救,植管成功率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作者:李晓林;白宗禧;洛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