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彭利晖;胡灯明;王三斌

关键词:白血病, Bcr/abl融合基因, 临床特征, 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成人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状态.方法 10例患者,中位年龄30岁(19~71岁)岁,经MICM分型确诊为bcr-abl阳性ALL.均予BFM 90方案化疗加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中位随访时间为20月(4~24月),6例患者持续CR.3例获得完全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结论 化疗方案加甲磺酸伊马替尼可以明显提高bcr/abl融合基因阳性ALL患者预后.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眼科常见季节性眼病的护理干预

    眼睛是人体外露的器官,可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影响着眼的生理功能和易患某些眼病.因此,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对眼睛的危害,做好防治和护理,对保护视觉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对常见季节性眼疾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章莹月;邹红;薛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助产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助产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方法 对50名助产人员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结果 不同职称助产人员均有不同程度被针头等锐器损伤,羊水及血液污染,低职称显著多于高职称者(P<0.01),对职业防护的认知行为低职称显著低于高职称者(P<0.01),统计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 助产人员职业暴露机遇大,应加强助产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制定安全可行的操作程序,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胡海燕;郑立红;陈明丽;胡海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78例直肠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分析

    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和技巧的变化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 POCD),另有人认为POCD是表现为手术后记忆和集中力下降的智力功能的退化.

    作者:麦麦提·喀德尔;周辉;杨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颈部枪伤致气管断裂伴截瘫1例救护体会

    气管外伤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的喉气管断裂伤病人能当场死亡,幸存者就医时病情较重,常有呼吸困难、窒息和休克,治疗和护理较为棘手.为引起临床对该类病人的重视,现将我科2008年3月急诊收治的1例颈部枪伤致气管断裂伴截瘫病人的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邓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危重症留观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急症留院观察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发展瞬息万变、患者流动随机性大、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本文结合急症留观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了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余锐;万世艳;郑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富血小板血浆在治疗慢性难愈创面中的应用

    慢性难愈创面(chronic Non-healing wounds)目前尚无明确定义,通常理解为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作用下创面不能通过正常的创面愈合进程达到愈合,进入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从而导致创面经久不愈[1].传统的治疗对慢性难愈创面效果不佳,而生长因子的出现使创面愈合的治疗从被动转为主动,为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受创面微环境影响而使其灭活快、作用时间短,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受到给药途径、剂型和经济负担的限制.

    作者:胡以信;郭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硝普钠与双氢克尿噻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与双氢克尿噻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普钠25~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持续静脉滴注24h,同时联合应用双氢克尿噻治疗4d,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NYHA心功能级别和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及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E/A)的变化.结果 硝普钠治疗组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23例,显效率为63.9%,常规治疗组显效11例,显效率为30.5%,两组显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脏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及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峰与A峰比值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硝普钠与双氢克尿噻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韩昌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睾丸扭转30例的治疗心得

    急性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的一种急症,临床上常误诊为睾丸附睾炎症性疾病,一旦误诊,后果比较严重.我们总结了1994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例急性睾丸扭转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绍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静脉穿刺部位皮下瘀血35例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常用途径,是护士治疗基本又多的操作,在临床工作中,少数较长时间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部位易发生瘀血,为总结经验,预防穿刺部位拔针后淤血,我们把近两年来遇到的部分病例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造成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原因与年龄较大,血管脆性增加,慢性病,长时间反复静脉穿刺损伤血管多,长时间应用活血化淤及抗凝药,拔针时压迫部位不当,压迫时间不够及凝血机制有关.

    作者:陈国喜;傅荣;丁永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压脉冲灌洗装置在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高压脉冲灌洗装置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高压脉冲灌洗装置急诊清创的方法治疗2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一期缝合或二期行皮瓣转移或创面植皮.结果 19例病人一期愈合,4例病人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愈合.所有创口或切口均无感染.结论 急诊清创、高压脉冲灌洗装置灌洗治疗是预防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雷茗;张月荣;鲁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汶川地震挤压综合征伤员眼底改变初步分析

    目的 了解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方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按性别、年龄、眼外伤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名挤压综合征患者中4人眼底出现改变,占57.1%,与性别、眼别无关.结论 汶川地震中挤压综合征患者有眼底改变.

    作者:韩非;蒋炜;魏世辉;段烈英;罗涛;谌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部结核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 报告53例颈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颈部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其中9例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充分了解颈部结核的临床体征,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早期确诊和正规抗结核治疗有利预后.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在病理学上,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血管疾病及系统性并发症[1].COPD是以气道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多为特征的特殊炎症类型.对COPD患者治疗而言,发展新型药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许多治疗靶点已被确认.

    作者:陈业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病人用胺碘酮加厄贝沙坦控制心律和血压.对照组用胺碘酮加倍他乐克控制心律和血压.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有7例(21.9%)出现房颠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78.1%).对照组有14例(46.1%)出现房颤复发,窦性心律维持率(53.9%).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以明显减低心房颤动的复发率.

    作者:李琳;李兴国;边晓菊;刘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医院窗口服务形象

    提升医院窗口服务形象,走协调发展之路是医院建设的重要主题之一.为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努力塑造高效、温馨、便捷的窗口新形象,本文结合窗口服务经验谈几点看法.

    作者:陆灿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阴道探头超声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8例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经腹部超声组阳性患者106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3.1%.经阴道超声组阳性患者15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6%.经x2检验,两组间临床诊断符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子宫腺肌症经阴道超声较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作者:梁彩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喉内镜图像监视系统下微瓣技术治疗声带囊肿21例

    声带囊肿是常见喉良性病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喉内镜图像监视系统下微瓣技术的应用,使声带囊肿的治疗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科2004年3月~2007年5月,应用该方法治疗声带囊肿21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洪旭;罗兆义;刘洪;侯中萍;吴传友;龚俊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欣母沛对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早期预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欣母沛早期预防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迭300ml的产妇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盘娩出后确诊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达300ml时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30例,出现上述情况时,经常规处理无效后,采用单次或多次子宫肌或臀部肌肉注射欣母沛,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并加强监测.结果 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及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提早使用欣母沛,可早期预防产后出血,同时要加强护理配合.

    作者:吴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危重病人采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既能有效的赢得抢救时间,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陈玉莲;戴睿武;汪涛;陈涛;阎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内外科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内科治疗与微创穿刺血肿吸出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8例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20~40ml)患者随机分为内科组和外科组各79例,内科组采用内科常规保守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对症处理,康复治疗等,外科组基于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肿穿刺吸出术治疗;治疗中出现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需要改为开颅减压者退出研究,观察急性期再出血、血肿残留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I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 (1)急性期内科组和外科组血肿残留分别为46例(64.79%)和16例(21.33%);外科组再出血发生率微高于内科组,但差异未达到统计意义.(2)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以外科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1.(3)6个月时外科组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优于内科组.结论 内科保守治疗和微创血肿吸出术均是治疗高血压中等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但外科治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岳高峰;黄梅;张莲菊;魏俊霞;吴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