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助产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的调查分析

胡海燕;郑立红;陈明丽;胡海娟

关键词:助产士, 职业暴露, 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助产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方法 对50名助产人员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结果 不同职称助产人员均有不同程度被针头等锐器损伤,羊水及血液污染,低职称显著多于高职称者(P<0.01),对职业防护的认知行为低职称显著低于高职称者(P<0.01),统计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 助产人员职业暴露机遇大,应加强助产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制定安全可行的操作程序,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约占全身损伤的15%~20%,仅次于四肢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居首位.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具有发病率高、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严密观察及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要求护士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观察病情要认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报告,以期保全患者生命,争取佳康复.现将我们近年来收治的20例颅脑伤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学红;周明和;李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8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0例)用rhEGF凝胶和醋酸洗必泰栓治疗:宫颈局部用药,每日1次,rhEGF每次3~5 g;对照组(40例)只用醋酸洗必泰栓治疗,每日1次,每次1粒.两组均以用药10~14次为1个疗程.以糜烂面愈合及症状改善程度为观察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试验组宫颈糜烂的治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阴道洁净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hEGF凝胶对宫颈糜烂有治疗作用,应用较为安全.

    作者:康丽萍;王月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低年资护士长的工作技巧

    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和领导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科室的护理质量.低年资护士长由于工作时间短、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培训,往往会出现管理不到位等情况.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适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笔者结合实践体会谈几点看法,供同道参考.

    作者:段静;马瑾;杨腾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80例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近期)和1年后(远期)随访的疗效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60例,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近期、远期肘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及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茂清;万鹏;王文春;郭小燕;庞日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部结核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 报告53例颈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颈部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其中9例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充分了解颈部结核的临床体征,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早期确诊和正规抗结核治疗有利预后.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产褥期合并麻疹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对策,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进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后果.结论 对产褥期合并麻疹的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护理,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陈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11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以同时期120例健康老人作为对照,检测血清尿酸水平(采用尿酸酶法).结果 高原慢性肺心病心衰组的HUA(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平均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心衰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显著(P<0.01).结论 高原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UA发病率升高,且血清尿酸水平随心衰加重而明显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可以作为评价心衰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作者:杨聪;吴彦民;黄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某部官兵五官健康状况体检分析

    为了确保部队尽快的适应高原,提高执勤处突能力,科学地缩短基层官兵在高原的过渡适应期,我们于2008年8月对高原武警某部官兵进行了全面体格检查,现对五官方面健康状况报告如下.

    作者:黎志强;周建丽;康宁;李俊;郭晓莉;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128例危重病人采用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成功率为93.7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定位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的应用既能有效的赢得抢救时间,又能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所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陈玉莲;戴睿武;汪涛;陈涛;阎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全员参与

    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的高发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人口分布复杂、人员来往频率高,居住着几十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我院作为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担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双重责任,具有三级分科,拥有传染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等综合实力,相应地,也拥有艾滋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能力的输血科初筛实验室、感染控制科和传染病科等,有力地实施着对于艾滋病的综合管理和全程管理.

    作者:陈黔;上官静;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慕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感染控制科在传染病知识宣传中的做法与体会

    传染病管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是传染病管理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传染病管理工作伴随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经历着创立、成长、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阶段,不断地进行着观念、模式、制度等方面的相应调整,也给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者:陈黔;上官静;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幕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优化门诊流程提高门诊就诊质量

    门诊服务是医院服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病人评价医院的第一个窗口.门诊部是医院接触病人时间早、人数多,范围广的的部门.同时,门诊工作又是医疗诊治、健康教育、服务保障、组织管理等多项工作相交叉、多流程、多环节的综合体系.因此,优化门诊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效益为根本,对提高门诊工作的管理水平和就诊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孙娜;封宗超;杨人懿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并不少见,因其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长期以来一直是急诊内科医师在工作中重视的问题.及时、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张良芬;孙兰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人装结合训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卫勤装备训练目的就是要达到操作员与装备全方位结合,随时随地发挥大效能,完成标准内救治任务[1].训练中,我们把人装结合训练看成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体,静态泛指训前准备内容,包括:管理维护、撰写教材、拟制规程等,动态泛指实践活动,包括:应急机动、功能布局、展开撤收等.

    作者:刘曦;郑驰;谭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诊断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影像表现特点,对比不同检查方法,评估治疗和预后,避免CT检查遗漏微小病灶单独手术治疗后短期复发.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5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的CT及DSA表现.结果 50例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病灶均不同程度显示;再行DSA血管造影,除肿瘤均可见供血血管增多、增粗、迂曲,肿瘤染色,动-静脉短路外.病灶数目较CT检查增多、巨块型肝细胞癌伴子灶较CT检查增多.结论 不同影像检查发现肝占位性病变,CT增强扫描检查显示在动脉期病灶较正常肝实质明显强化,实质期病灶密度迅速减低且低于正常肝实质密度;DSA显示肿瘤血管增多、增粗、肿瘤染色、是否有无动-静脉漏和微小子灶形成等一系列征象.

    作者:罗军德;张晓;张云平;邓亚;万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西藏牧区32例肠结核诊治体会

    肠结核为临床少见病,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贻误治疗,且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在西藏农牧区肠结核的发病率较高,因此,防治结核病是藏区医务工作者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引起重视.现对我院2007~2009年住院治疗的肠结核患者分析,并对其发病特点进行讨论.

    作者:耿涛;赵青;田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慢性胰腺炎疼痛的内镜治疗进展

    内窥镜治疗胰腺炎疼痛是保持胰管通畅,降低胰管内压力或内脏神经阻滞等方法来缓解慢性胰腺炎的疼痛.由于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近年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新策略.

    作者:刘宏;邓明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脏疾病和肝脏手术与凝血机制的关系

    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场所,并能合成和灭活纤维蛋白的溶解物与抗纤溶物质,在凝血、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肝脏疾病与凝血机理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肝病时凝血指标常发生异常.

    作者:张孟瑜;李波;夏先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螺旋CT结肠造影在结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螺旋CT具有的多列探测器及Z轴方向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扫描,一次屏气可以完成整个大肠的等方体容积数据.我们利用螺旋CT表面覆盖成像(SSD)的三维重建技术对71例患者进行结肠造影(CTcolography,CTC).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礼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