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胰腺炎疼痛的内镜治疗进展

刘宏;邓明明

关键词:慢性胰腺炎, 内窥镜, 治疗
摘要:内窥镜治疗胰腺炎疼痛是保持胰管通畅,降低胰管内压力或内脏神经阻滞等方法来缓解慢性胰腺炎的疼痛.由于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近年已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新策略.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动物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溶血率为0.335%,不大于5%,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作者:刘金标;马泽辉;邓冰;潘显明;廖冬发;邓少林;黄钢;荣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按摩、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生便秘5例,对照组发生便秘27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张大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2例颅脑损伤至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昏迷是脑功能的严重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病人对周围事物和任何强列的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感觉、运动和反射等功能障碍.在昏迷状态下,如防治措施不力,会发生多种并发症,轻者加重病情,重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昏迷的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至昏迷患者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洪兰;张洪英;扬正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冠心病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围手术期护理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由于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深受心外科医生与患者的欢迎.由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对较重且本身各脏器储备功能差,术前有多种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史,年龄偏大,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尤为重要.我科于2002年4月~2008年12月,共完成非循环手术98例,其中6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3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坤;万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n-HA/PA66义眼台钻孔及栓钉置入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n-HA/PA66义眼台植入术后钻孔及栓钉置入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18只新西兰兔分成A1、A2、A3、B1、B2、B3六组,A组行眼球内容物剜除加义眼台植入术,B组行眼球摘除加义眼台植入术,均植入n-HA/PA66义眼台,术后3mm行义眼台钻孔及栓钉植入术,1组钻孔深度7mm,2组9mm,3组11mm,现察6mm.结果 B3组1只眼术后发生感染,经治疗后痊愈,其余17只动物均顺利完成义眼台钻孔、安置栓钉.结论 n-HA/PA66义眼台可以顺利完成钻孔、安置栓钉.

    作者:韩非;蒋炜;段烈英;吴燕;邱敏;任意明;罗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膀胱造瘘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技术运用到膀胱造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进行膀胱造瘘的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简单,切口微小无须缝合,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损伤小,并发症减少,可满足各种治疗目的 ,效果满意.结论 经皮肾穿刺造瘘术进行膀胱造瘘效果良好,并发症减少,患者及临床工作者容易接受.

    作者:蔡定海;付歆颖;陈清禄;王云涛;曹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部结核5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颈部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以减少其误诊、误治.方法 报告53例颈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颈部结核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53例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其中9例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耳鼻咽喉科医生必须充分了解颈部结核的临床体征,尽早进行全面检查,减少误诊和漏诊,早期确诊和正规抗结核治疗有利预后.

    作者:姜梁;胡晓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中医中药辩证论治加结肠途径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牟大礼;吕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深静脉留置管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导致血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加;心功能的下降,导致肢体末梢循环不充盈、血管细、偏,增加了穿刺难度.我科病人平均年龄80岁,患者多为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晚期、急性心肌梗死等.病情危重,穿刺难度大,在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用药.

    作者:王婷;孟艳秋;李坪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男性病人导尿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导尿及留置尿管是危重病人护理中常见的操作,由于男性病人尿道个体差异大及解剖结构因素,男病人导尿较女病人更易出现并发症,我院ICU病房2004年4月至今男性导尿病人共出现17例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作者:张大会;吴开促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银杏制剂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银杏制剂干预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四组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一次性气管内注射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两预防组于模型制备2小时后分别予以高剂量、低剂量银杏制剂每天灌胃治疗,于28天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28天时血清HYP含量、TORβ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多(P<0.01);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P<0.01).两银杏制剂预防组与模型组相比,28天时血清羟脯氨酸含量、TGFβ1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银杏制剂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阻断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云;韦小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76例患者随机分为应用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治疗组)40例和应用罗红霉素胶囊治疗(对照组)36例,并进行疗效观察,两组均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76,P<0.05).结论 丹参酮胶囊联合维胺酯维E乳膏治疗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志刚;王超群;周富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并进人外周血液同时广泛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患者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恐俱、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以下是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伴口腔溃疡3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并发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72例麻疹并发口腔溃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蒙脱石粉、锡类散外敷,维生素B2、维生素C口服.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麻疹并发口腔溃疡有显著疗效.

    作者:蔡春梅;何香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预防肺栓塞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由于慢性缺氧,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缺乏运动,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重要诱因[1].早期预防及及时规范治疗DVT是预防肺动脉栓塞(PE)、改善病人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我科对2例特殊职业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DVT患者植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分别随访3年、1年半,目前患者情况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单海燕;王卫平;胡近芳;苓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进展

    肝性脊髓病(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1949年Leigh和Card[1]首次报道了肝病伴发脊髓病,1960年Zieve[2]等的病例报告再次对HM进行了详尽描述,国内唐山工人医院神经病小组于1976年首次报告本病.随着对肝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了解HM的具体发病机制十分重要,但由于难以建立HM的动物模型,目前对HM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定论.

    作者:王华;汪涛;刘炼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加强人装结合训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卫勤装备训练目的就是要达到操作员与装备全方位结合,随时随地发挥大效能,完成标准内救治任务[1].训练中,我们把人装结合训练看成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体,静态泛指训前准备内容,包括:管理维护、撰写教材、拟制规程等,动态泛指实践活动,包括:应急机动、功能布局、展开撤收等.

    作者:刘曦;郑驰;谭映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原肺水肿31例临床分析

    高原肺水肿是高原地区的特发病.本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导致死亡.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海拔3000米的西藏林芝地区共收治高原肺水肿31例,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发病诱因及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靳亚飞;赵青;耿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西藏部队医院预防护理差错的难点与对策

    西藏高原部队医院与内地相比大特点是高寒缺氧和高原病,这些可以引起人体力和脑力损害,使高原护士更易发生护理差错.西藏高原部队编制改革后,招聘护士成为必然.但在边陲高原,招聘护士存在招聘难、管理难、留人难,技术水平低等特点,更易发生护理差错.如何在新形势下防范护理差错,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要求,依法行医,是我们不能回避、需要仔细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眼科常见季节性眼病的护理干预

    眼睛是人体外露的器官,可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影响着眼的生理功能和易患某些眼病.因此,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对眼睛的危害,做好防治和护理,对保护视觉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对常见季节性眼疾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章莹月;邹红;薛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