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危重症留观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

余锐;万世艳;郑丽萍

关键词:急诊, 观察, 护理特点
摘要:急症留院观察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发展瞬息万变、患者流动随机性大、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本文结合急症留观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了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64层螺旋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64层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2例,胸部扫描后行肿瘤靶重建及多向调整MPR重组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对比.结果 MPR对空泡征,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高于薄层重建图像.对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检出与薄层重建图像无明显差别.叶间胸膜破坏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的检出有明显优势.结论 64层CT多向调整MPR有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检出.

    作者:张怀信;朱玉春;邓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按摩、饮食调理、心理护理等方式.结果 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生便秘5例,对照组发生便秘27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当的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作者:张大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欣母沛对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早期预防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欣母沛早期预防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疗效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迭300ml的产妇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在胎盘娩出后确诊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达300ml时采用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组30例,出现上述情况时,经常规处理无效后,采用单次或多次子宫肌或臀部肌肉注射欣母沛,期间给予全面护理并加强监测.结果 观察组产后2h的出血量及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顺产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提早使用欣母沛,可早期预防产后出血,同时要加强护理配合.

    作者:吴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74例体会

    目的 探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74例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钟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切除过长的包皮.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或不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73例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型美观.并使阴茎腹侧过度屈曲的外观上有了明确改善.针孔样包茎二期手术容易进行且并发症少.结论 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作者:李绍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脏穿通伤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心脏穿通伤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结果 抢救成功10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3.3%,死亡原因与未能及时确诊、手术有关.结论 快速诊断,迅速解除心包填塞和纠治休克,尽快手术,是心脏穿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青松;明波;汪华;冯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6年3月以来应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兵;任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眼科常见季节性眼病的护理干预

    眼睛是人体外露的器官,可随季节天气的变化,外部环境的改变影响着眼的生理功能和易患某些眼病.因此,了解不同季节变化对眼睛的危害,做好防治和护理,对保护视觉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现将我科对常见季节性眼疾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鲁霞;章莹月;邹红;薛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骨折80例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近期)和1年后(远期)随访的疗效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60例,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近期、远期肘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及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茂清;万鹏;王文春;郭小燕;庞日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1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围术期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甲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伤口出血,无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危象1例.结论 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可明显减少甲亢手术的并发症.

    作者:张瑞敏;胡梦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并进人外周血液同时广泛浸润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及各组织器官浸润症状.患者发病到确诊,心理都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恐俱、悲观、焦虑、抑郁、绝望等.加之白血病的基础治疗目前主要以化疗为主,这些药物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身心极度痛苦,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职业、经历和心理需求等有效地展开心理护理.以下是针对日常护理工作中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几点体会.

    作者:吴艳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脱钙骨/聚乳酸重组人工骨的研制及动物安全性评价

    目的 研制性能优良的人工骨材料,评价其相关物理性能及动物安全性.方法 将脱钙骨、聚乳酸、氯化钠按比例复合,利用模压增强法制备重组人工骨(BPCB)材料,检测其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参数,并对材料进行动物安全性评价.结果 研制的BPCB材料孔隙率为55.20%、孔径为227.33μm、压缩强度为5.52MPa、弯曲强度为19.61MPa;全身急性毒性实验显示动物在注射浸提液后,没有任何不健康行为;热原实验结果显示在每种材料初试的新西兰白兔中,体温升高均在0.2℃以下,并且体温升高总度数在1.0℃以下,符合热原实验的评价标准;溶血实验结果显示溶血率为0.335%,不大于5%,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实验要求.结论 BPCB材料的孔隙率、孔径、生物力学强度等性能均符合骨替代材料的要求,并且具备基本的动物安全性.

    作者:刘金标;马泽辉;邓冰;潘显明;廖冬发;邓少林;黄钢;荣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62例颅脑损伤至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昏迷是脑功能的严重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病人对周围事物和任何强列的刺激均不能引起反应,感觉、运动和反射等功能障碍.在昏迷状态下,如防治措施不力,会发生多种并发症,轻者加重病情,重者终身残疾,甚至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观察病情,对昏迷的并发症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护理,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至昏迷患者62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洪兰;张洪英;扬正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肝性脊髓病的研究进展

    肝性脊髓病(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1949年Leigh和Card[1]首次报道了肝病伴发脊髓病,1960年Zieve[2]等的病例报告再次对HM进行了详尽描述,国内唐山工人医院神经病小组于1976年首次报告本病.随着对肝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了解HM的具体发病机制十分重要,但由于难以建立HM的动物模型,目前对HM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定论.

    作者:王华;汪涛;刘炼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近年来,随着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细胞移植治疗SCI取得了很大进展,成为众多的研究方法中受瞩目的方法之一.本文将目前可用于此研究的细胞予以综述.

    作者:胡勤勤;吴仙华;梁楠;张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眼药膏外涂治疗及预防皲裂30例疗效观察

    皲裂是寒冷季节临床常见皮肤病,传统治疗方法虽有效,但效果差,为寻找简当易行,治疗效果好的药物和治疗方法,2005年12月以来,作者采用局部用温水浸泡,刀削去部分粗糙组织后,眼药膏外涂治疗30例,效果显著,方法简单,无痛苦,经济实惠,报告如下.

    作者:傅荣;陈国喜;王秀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在新医改《意见》指引下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务之急是要紧紧抓住全社会都在认真落实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作者:李强;刘润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银杏制剂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银杏制剂干预肺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四组大鼠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一次性气管内注射BLM复制肺纤维化模型,两预防组于模型制备2小时后分别予以高剂量、低剂量银杏制剂每天灌胃治疗,于28天后处死动物,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含量;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检测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 肺纤维化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28天时血清HYP含量、TORβ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多(P<0.01);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P<0.01).两银杏制剂预防组与模型组相比,28天时血清羟脯氨酸含量、TGFβ1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银杏制剂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TGFβ1的表达,抑制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从而阻断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何云;韦小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运用中医中药辩证论治加结肠途径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牟大礼;吕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探讨

    目的 评价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主诉胸腹疼痛就诊的患者135例,测量入院2h的血清CTnI、CK-MB和hs-CRP值,以WHO推荐的AMI指标作为金标准分为AMI组88例和非AMI组47例,进行单变量和多协变量ROC曲线分析.结果 (1)AMI组CTnI、CK-MB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AMI组,P<0.01;(2)CTnI、CK-MB和hs-CRP三个标志物均与AMI显著相关,Logistic回归析出的AMI综合预报概率模型:Log(P)=-6.006+2.547CTnI+1.569CK-MB+0.966hsCRP;(3)CTnI佳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9,CK-MB为0.807和0.681,hs-CRP为0.716和0.638,综合预报概率为0.966和0.830;(4)ROC曲线下面积依次是综合预报概率(0.958)>CTnI(0.878)>CK-MB(0.768)>hs-CRP(0.725),差异显著,P<0.01.结论 CTnI、CK-MB和hs-CRP是诊断AMI灵敏而特异的生物指标,联合检测的综合指标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一指标.

    作者:朱文克;朗宾垒;柳婉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重度低钠低氯血症1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多为原发性,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1∶5~10.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累及运动、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表现为畏寒、乏力、少汗、少言懒动、食欲减退、皮肤干燥、贫血、水肿、唇厚舌大、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窦性心动过缓、心包积液、厌食、腹胀、便秘等[1].

    作者:陈宇;孟召辉;文兴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