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传卫;白小红;陈章;关静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钢托外固定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对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近期)和1年后(远期)随访的疗效和关节活动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60例,近期和远期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近期、远期肘关节活动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及康复训练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茂清;万鹏;王文春;郭小燕;庞日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西藏高原部队医院与内地相比大特点是高寒缺氧和高原病,这些可以引起人体力和脑力损害,使高原护士更易发生护理差错.西藏高原部队编制改革后,招聘护士成为必然.但在边陲高原,招聘护士存在招聘难、管理难、留人难,技术水平低等特点,更易发生护理差错.如何在新形势下防范护理差错,严格按照<护士条例>要求,依法行医,是我们不能回避、需要仔细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工作体会谈几点看法.
作者:王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院是西臧地区较早开展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医院之一.自2003年正式开展心脏介入检查及手术以来,至今共为32例胸痛等不适而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现将造影结果以及造影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陈仕迅;李素芝;陈彬;臧红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老年患者由于各组织、器官的衰老,导致血管的脆性、通透性增加;心功能的下降,导致肢体末梢循环不充盈、血管细、偏,增加了穿刺难度.我科病人平均年龄80岁,患者多为心力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癌症晚期、急性心肌梗死等.病情危重,穿刺难度大,在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快速的建立静脉通道,影响抢救用药.
作者:王婷;孟艳秋;李坪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64层CT多向调整多平面重组(MPR)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2例,胸部扫描后行肿瘤靶重建及多向调整MPR重组与横断薄层重建图像对比.结果 MPR对空泡征,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检出高于薄层重建图像.对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的检出与薄层重建图像无明显差别.叶间胸膜破坏征和充气支气管征的检出有明显优势.结论 64层CT多向调整MPR有利于提高周围型肺癌征象的检出.
作者:张怀信;朱玉春;邓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地震伤员中挤压综合征患者眼底改变情况.方法 对挤压综合征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并按性别、年龄、眼外伤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名挤压综合征患者中4人眼底出现改变,占57.1%,与性别、眼别无关.结论 汶川地震中挤压综合征患者有眼底改变.
作者:韩非;蒋炜;魏世辉;段烈英;罗涛;谌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在病理学上,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细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血管疾病及系统性并发症[1].COPD是以气道中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多为特征的特殊炎症类型.对COPD患者治疗而言,发展新型药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许多治疗靶点已被确认.
作者:陈业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本文报告了165例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临床观察与护理.重点观察排痰困难的临床表现,评估出现排痰困难患者状况,及时分析出现排痰困难的原因,据个体采取适当有效的排痰方法.监测SpO2和听诊双肺痰鸣音变化,探讨危重病人排痰方法及吸痰技巧,以达到有效排痰,减少创伤,减轻痛苦的目的 .作者认为应当提高临床护士对危重病人排痰困难的评估能力,掌握排痰技巧,有效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症留院观察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且危重、病情发展瞬息万变、患者流动随机性大、病室易增加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等特点,本文结合急症留观患者的病情特点提出了不断优化急诊护士素质,合理调配急诊护理力量,注重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
作者:余锐;万世艳;郑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钳刮术的临床疗效,提高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方法 人流术前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直接行人流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实验组宫口松弛,钳刮术前无须扩宫颈,胚胎组织大多已排在宫颈内口,手术无困难,子宫收缩好,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大孕周人工流产钳刮术既安全、有效、方便,又能预防术后出血,
作者:田润芝;何守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COX-2是一种诱导型环氧合酶,在正常情况下多数细胞中不存在COX-2,仅在接触细胞因子和有丝分裂原时COX-2方被激活,但在多种头颈部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等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了作用,目前已成为头颈部肿瘤研究的热点.本文就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头颈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周芝芳;沈宝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压脉冲灌洗装置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高压脉冲灌洗装置急诊清创的方法治疗2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均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一期缝合或二期行皮瓣转移或创面植皮.结果 19例病人一期愈合,4例病人行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愈合.所有创口或切口均无感染.结论 急诊清创、高压脉冲灌洗装置灌洗治疗是预防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雷茗;张月荣;鲁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对策,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例产褥期合并麻疹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对患者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进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无不良后果.结论 对产褥期合并麻疹的患者,必须高度重视其临床护理,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陈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肝性脊髓病(HM)是多种肝病引起的颈髓以下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呈现肢体缓慢进行性对称性痉挛性瘫痪,1949年Leigh和Card[1]首次报道了肝病伴发脊髓病,1960年Zieve[2]等的病例报告再次对HM进行了详尽描述,国内唐山工人医院神经病小组于1976年首次报告本病.随着对肝病及其并发症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了解HM的具体发病机制十分重要,但由于难以建立HM的动物模型,目前对HM的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定论.
作者:王华;汪涛;刘炼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脏穿通伤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和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心脏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有关文献.结果 抢救成功10例,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83.3%,死亡原因与未能及时确诊、手术有关.结论 快速诊断,迅速解除心包填塞和纠治休克,尽快手术,是心脏穿通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青松;明波;汪华;冯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助产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方法 对50名助产人员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她们职业暴露与防护状况.结果 不同职称助产人员均有不同程度被针头等锐器损伤,羊水及血液污染,低职称显著多于高职称者(P<0.01),对职业防护的认知行为低职称显著低于高职称者(P<0.01),统计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 助产人员职业暴露机遇大,应加强助产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教育,制定安全可行的操作程序,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胡海燕;郑立红;陈明丽;胡海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的修复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28例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采用保留耳大神经的胸锁乳突肌瓣修复术区凹陷畸形.结果 28例患者外形恢复满意,无耳周麻木,仅3例进食时皮肤潮红.结论 应用保留耳大神经的胸腺乳突肌肌瓣修复腮腺区缺损,可较好地整复面部畸形,可减少耳周麻木,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熊建;魏珍莲;蔡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回肠造口术因全结肠疾病而需切除整段结肠,并以回肠末端为造口,建立永久性回肠造瘘口,其造瘘口并发症多并且高.本文对2007~2008年我科实施的21例老年患者行全结肠切除术回肠造口在恢复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琳林;罗萍;王永华;李红永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我们于2006年3月以来应用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树兵;任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云南省是全国艾滋病的高发区,与多个国家接壤,国境线长、人口分布复杂、人员来往频率高,居住着几十个不同的少数民族,我院作为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担负着为兵服务和为民服务的双重责任,具有三级分科,拥有传染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等综合实力,相应地,也拥有艾滋病检测、治疗、管理和预防能力的输血科初筛实验室、感染控制科和传染病科等,有力地实施着对于艾滋病的综合管理和全程管理.
作者:陈黔;上官静;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石敏;江慕尧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