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邦东;刘青鹤;余光开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Diamonsil C18(250.0mm ×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7nm,柱温30℃.结果 党参炔苷在2~500μg·ml-1(r =0.9996)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8.3%,RSD 1.37% (n=5).测定了9个产地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含量范围为0.044~0.982 mg·g-1.结论 此方法准确、简便,适合于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璐;王天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常合并胸、腹水,腹水一般为漏出液,并发乳糜性腹水较为少见,至2006 年国内报道不足10 例.本院2005年6月收治1 例,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龚运兵;邓永明;次仁元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在乳腺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内219例乳腺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资料.结果 219例乳腺病变冰冻切片,确诊病例为216例(98.63%),延迟诊断病例为2例(0.91%),误诊1例(0.46%该例为假阴性病例),无假阳性病例.216例确诊病例中,良恶性病变之比为1:1.05.良性肿瘤为37例(17.13%);恶性肿瘤111例(51.39%);非肿瘤病变68例(31.48%).结论 正确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可以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作者:龙联文;童媛;赵永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CT等检查手段的开展,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率越来越高.我科自2000年2月到2007年8月,应用鼻内镜经鼻中隔入路治疗鼻蝶窦病变51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兆义;徐华;侯中平;刘洪;龚俊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273例网络成瘾患者进行行为矫治,以纠正病态行为,调动主观能动性;实施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优于干预前(均P<0.05).结论 行为矫治和心理干预可改善网络成瘾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障碍,从而有效戒除网瘾.
作者:魏秋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住院确诊为TTP的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病人均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破碎红细胞、神经精神症状,发热等表现,均无PT及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等症状.作血浆置换3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4例(1例治愈,2例好转后复发死亡,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TTP是多系统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是五联征,一般无PT、APTT异常,无纤维蛋白原下降.血浆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传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文复习了与皮部针相关的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明确了皮部的解剖学内涵,率先提出了皮部针疗法概念以及皮部受邪的肥胖病发病机制,并应用皮部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000余例,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认为皮部针疗法属广义毫针浅刺法,不需要特殊针具,也不局限于特定疾病和特定部位的治疗,因其明显提高针刺治疗的依从性及医疗安全性,除用于治疗单纯性肥胖外,相信在临床各科尤其针灸保健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余华;郑闵琴;黄迪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妇科腹壁单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在脐孔外用尖刀像普通手术一样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筋膜、腹膜1.2cm,放置腹腔镜孔塑料套管,用1.2mm不锈钢穿刺针刺入皮下后,钢针两端固定在钢针抓手上并向上悬吊,使腹腔形成空间,替代原来用CO2充气形成气腹.结果 采用腹壁单点悬吊式腹腔镜技术是通过腹壁的机械悬吊为腹腔内手术提供操作空间,经25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结论 腹壁单点悬吊式腹腔镜手术,由于无需人工气腹,手术时不必担心漏气,故操作更为方便、安全.
作者:王兰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在高原地区应用中医药自拟方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采用益气活血润肠、疏肝理气法治疗习惯性便秘78例.结果 痊愈:35例(44.9%).好转:38例(48.7%).总有效率93.6%.结论 在高原地区通过辨证施治,利用中医药治疗习惯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杨永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其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状态,养成健康行为,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1].
作者:杨红兰;黄芳;王娅;张文娟;董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以来,已证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对Hp有效治疗的开展,Hp感染率逐渐下降,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Hp和GERD的关系已经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p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就这方面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滕小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6例经手术证实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术前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 76例患者均查见肛门周围异常回声区.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博鸿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过敏性肺炎(hv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是指吸入各种具有抗原性的有机粉尘微粒物引起的一组肺部过敏性肉芽肿疾病[1].现收集我院2004年~2006年的10例过敏性肺炎的X线照片及CT扫描结果并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朱向会;欧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颈椎损伤后截瘫病人的护理与治疗方法,观察气管切开手术及护理,对减少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32例高原颈椎损伤合并截瘫病人分为AB二组,每组16例.A组采用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及常规治疗与护理,B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对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及死亡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发生率,死亡率A组分别为25%、12.5%、12.5%,B组分别为62.5%、62.5%、62.5%.经χ2检验,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各指标A组均小于B组.结论 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及护理可以明显减少高原颈推损伤合并截瘫病人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从而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作者:陶成芳;杨莉;曹定舟;许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硫糖铝、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效果及对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4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2例,给予兰索拉唑15mg,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硫糖铝100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疗程2周.对照组70例,给予胶体果胶铋100mg,每日3次;硫糖铝1000mg,每日3次;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饭前服用,疗程2周.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3.9%、53.5%,有显著性差异(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7.22%、77.1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兰索拉唑、硫糖铝、呋喃唑酮三联疗法具有疗程短、疗效高、依从性好、治疗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振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作者:陈良飞;黄成锐;滕晓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住院病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 分析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病人所分离的该菌,并监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结果 3年分离出37株铜绿假单胞菌,该菌在临床各病区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ICU)32.4%(12/37)、感染科(呼吸科)18.9%(7/37)、骨科16.2%(6/37)、普外科16.2%(6/37)、内一科(神经、消化、血液、肿瘤、综合科)10.8%(4/37)、其他科5.4%(2/37).其中痰标本51.4%(19/37)、咽拭子21.6%(8/37)、分泌物16.2%(6/37)、血液5.4%(2/37)、其他5.4%(2/37).该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是庆大霉素、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分别为2.7%、16.2%、32.4%、32.4%.耐药率较高的是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哌拉西林,分别为56.8%、51.4%、51.4%.结论 我院住院病人该菌监测结果显示对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药物保持较好的敏感性,β-内酰胺酶类头孢抗生素耐药性呈升高趋势,需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连续监测.
作者:廖致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术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作用.方法 45例患者采用间歇性导尿术,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和实验室指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后的膀胱容量明显多于治疗前,而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实验室2项指标均明显减少.结论 应用间歇导尿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近似于生理状态,减少尿路感染机会.
作者:庞日朝;张安仁;王画鸽;王文春;胡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术后各类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1100例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病例,分析各类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成功处理经验.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手术效果满意,1100例吸脂术患者中出现了105例可治愈或自行恢复的并发症(9.54%),其中局部感染1例(0.09%),小范围皮肤坏死1例(0.09%),血肿1例(0.09%),血清肿7例(0.63%),淤血斑80例(7.27%),表面粗糙不平15例(0.14%).结论 体外超声乳化吸脂术术后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治愈的,术前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控制每次吸脂的术区面积和吸脂量,术中术后合理配合抗菌素、止血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术后合理舒适的加压包扎及完善的医嘱是防治并发症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萍;李健;郭芳芳;左璐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新毕业初始上岗的医护人员应激表现对工作的影响,探讨利用心理学理论和心理治疗技术帮助他/她们解决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初始进入新岗位的138名医护人员,采取个别访谈,了解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疏导、认知理论干预技术治疗.结果 97名求助者的心理应激症状在2天内得到消除,35名在3天内消除了心理应激症状,6名在第5天消除了心理应激症状.本组138名求助者的心理应激症状在一周内得到全部解决,效果满意.结论 通过认知评价、心理治疗,可以消除心理应激症状,尽快适应新环境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钟世煌;徐雯;卢海涛;李继铭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