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砾;郭颖;王梅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4岁,因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加重伴胸闷、恶心、呕吐人心内科.人院前2天呕吐,4次/日.入院后呕吐3-4次/日,为胃内容物,感上腹饱胀.入院前一直服用地高辛O.25mg/次,1次/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既往无手术病史,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院外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结石.我院CT检查诊断胆囊及胆总管下段多发性结石,约3.0 x 1.5cm大小负性影.体温:36.6°C;呼吸18次/分;脉搏:68次/分;血压:16/9kpa.一般情况尚可.颈静脉无充盈扩张.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率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查体:见腹部稍膨隆呈肠形,叩之有压痛、反跳痛,但无肌紧张,听诊肠呜音减弱.入院后病人仍然呕吐.腹胀,无肛门排气,人院后4天一直未解大便,给予胃复安肌注无效.
作者:朱向会;欧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腹腔镜在妇科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手术器械和操作技术的日趋成熟,而腹腔镜下手术又因其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而成为子宫切除术的首选术式.本院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切除68例.配合手术较为熟练,做到了让医生满意.无1例因配合失误而延误手术时机和意外.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席晓莉;王辉;何德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麦默通抽吸旋切系统取得乳腺增生症活检组织进行的病理诊断资料,分析比较该组病变组织学与超声声像图的相应关系,并发现早期癌变倾向,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应用Aucson公司Scquoia512型彩超诊断仪,发现可疑病变,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旋切系统活检.结果 术前超声提示乳腺小肿快的82例(乳腺腺瘤32例,乳腺增生症的41例,囊肿4例;导管扩张5例病人).病理结果为纤维腺瘤27例伴非典型增生的4例;各型乳腺腺病48例伴不同程度非典型增生的9例;腺病伴导管潴留3例:导管扩张症3例;乳癌2例.结论 超声引导麦默通抽吸旋切系统对小病灶穿刺准确、创伤小、操作安全等优点,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观地显示乳腺小病灶,并且对其二维声像并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及血流参数的分析有利于乳腺病变的定位和分辨病灶细微差别,从而多角度分析声像图与组织学的相应关系.
作者:李志艳;徐龙江;杨玲;李德树;龙海;苏锡雄;杨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传统劈冠并牙钻法拔除下颌Ⅱ类阻生牙的方法及其临床实用性.方法 收集62例下颌Ⅱ类近中或水平阻生牙采用传统劈冠并牙钻法拔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均顺利拔除,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病人感到满意.结论 以传统劈冠并牙钻法拔除下颌Ⅱ类阻生牙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张海元;李晨军;马高祺;李向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分析236例单导管乳头溢液的导管小叶标本,在这些病例中发现乳腺癌32例(13.6%),导管内乳头状瘤84例(35.6%),多发性乳头状瘤26例(11.0%),导管扩张症34例(14.4%),囊性乳腺增生54例(22.9%).乳腺导管炎6例(2.5%).在16例导管浸润癌中,12例发现残余原位癌,4例多发性乳头状瘤病,而另16例非浸润性导管癌仅2例导管不典型增生.乳头溢液中有13.6%是由乳腺癌引起.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囊性乳腺病是构成单导管溢液的主要原因,但也可由乳腺癌引起,应高度警惕.
作者:彭育荣;陈昌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原地区彝汉成年人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相关指标的基础水平,探讨其与国家参考值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健康成人规范采集静脉血,用美国COULTER AC·Tdiff2血球分析仪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川西南高原彝汉成人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及相关指标与国家参考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01;当地彝汉民族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有必要制定高原地区成人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相关指标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提供更科学实际的参考依据.
作者:邹宗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卡尔法坦对高原肺水肿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90例高原肺水肿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尔法坦3ml/kg,雾化吸入,2/日,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发绀、呼吸困难、咯血性泡沫痰几项疗效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咳嗽减轻、罗音吸收两项指标亦有明显缩短.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原肺水肿患者应用卡尔法坦,可明显缩短肺水肿病程.
作者:程波;侯同川;刘玉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女性乳腺肿瘤发病率较高,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多[1],部分良性肿瘤如不及时治疗均有恶变可能,麦默通(以下简称Mammotone)乳腺活检系统是在B超引导下利用真空负压吸引原理进行乳腺组织微创切割术[2],主要用于乳腺组织的活检,乳腺良性肿瘤的微创切除,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组织容量大等优点,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我院自2006年4月以来,应用该技术共切除乳腺肿瘤15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Anti-TNF-αmA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与心肌核因子-kB(NF-kB)活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新西兰兔152只分为①缺血-再灌注组;②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预处理组;③假手术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心肌组织中TNF-α的表达,凝胶电泳迁移率分析检测NF-kB的活性,髓过氧化酶法定量测定心肌组织申浸润的中性粒细胞.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使NF-kB迅速活化;心肌 TNF-α的表达也明显增高,其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升高有相关性(r=0.764,P<0.05);Anti-TNF-α-mAb能抑制NF-kB的活化、减少TNF-α的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能刺激心肌NF-kB的活化,活化的NF-kB启动TNF-α的表达而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体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不仅在于直接减少TNF-α,而且可以抑制TNF-α对心肌NF-kB的活化的反馈激活作用.
作者:吴佳妮;唐旭东;吴凡;刘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肩关节脱位整复不同方法与传统牵引方法的比较,探讨快速的复位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传统牵引方法与Eskimo法和Hippocratesi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Eskimo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45例,占97.8%,2次性复位成功2例,占4.4%:B组(Hippocratesi法)46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38例,占79.1%,2次性复位成功8例,占20.9%:对照组88例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54例,占61.5%,2次性复位成功34例,占38.5%.结论 手法复位优于传统牵引方法,且两种手法复位相比,Eskimo法疗效更可靠.
作者:赵利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院于2005年-2007年3月收治十二指肠溃疡病人48例,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马瑞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在治疗前后对痉挛程度改善情况进行评定,并对药物的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 完全缓解32例,明显缓解6例,部分缓解2例.结论 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迅速缓解或消除面肌痉挛患者肌肉痉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言华;耿玲;罗月彬;杨海松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提高护理质量必须首先保证护理安全.本病区为消化、呼吸内科病房,床位46张,在任护士长期间,通过建立护理安全网络、强化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做到了以预防为主,消除安全隐患,十年来未发生安全事故,现将护理安全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胡学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检查军事训练或运动训练致急性跟腱损伤的患者较多,准确诊断对本病的治疗及预后非常关键,国外文献对跟腱损伤的X线平片、CT、超声及MRI进行比较后认为超声检查为方便,MRI检查为准确[1].本文对经手术证实,因训练致急性跟腱损伤的患者行低场MR/检查,旨在评价低场MR/检查对急性跟腱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徐正;邓志权;赵惠蓉;刘志军;郝义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病情介绍患者男性,64岁,因咳嗽、咳痰1周.于2007年3月18日人院治疗.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人院后测了36.8°C,P88次/min,R20次/min,Bp135/80mmHg.医嘱给予5%GS250ml+磷霉素4g静脉滴注,每日2次,40滴/min,15min后患者感觉四肢、胸背部极度瘙痒,无法忍受,继之面部、胸部出现片状红色斑丘疹,并有气喘.立即停药,遵医嘱给予氧气3L/min吸人,非那根25mg肌注,地塞米松5mg静推,10%葡萄糖酸钙20ml静推,10min后症状明显缓解,以后改用5%GS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每日2次,40滴/min.未再出现上述症状,住院14天,病情好转出院.
作者:方芳;江泽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特殊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的护理模式.方法 针对核素病房的特殊性,采取将整体护理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住院期间获得24小时不间断协调护理,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结果 凡住院患者,出院时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99%,做到患者、家属、医生三满意,并保证了放射性治疗的满意疗效.结论 特殊治疗病房必须认真执行个性化的整体护理,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作者:王光琳;马黎明;李江城;胡燕燕;吴武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我科自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应用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研究所生产的纳洛酮治疗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56例病人,与1998年4月至1992年5月收治镇定催眠药急性中毒59例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镇定催眠药中毒的催醒时间,探讨纳洛酮救治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时的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作者:程波;侯同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 病例介绍例1 男性患者,35岁,因为头痛1月、加重伴左侧肢体活动受限5天人院.体格检查: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强握反射阳性,有震颤.CT检查:右侧颞顶部高密度病灶约5.3cm x4.2cm,边缘光滑规则,占位效应明显;该病灶内还有一个边界清楚的高密度影,明显强化,诊断为脑膜瘤.
作者:朱兴宝;王嘉沪;杨生;龚会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非手术治疗的7例患者在颌间栓丝固定治疗过程中对全身情况影响较大,其中3例出现咬合关系紊乱或面颌畸形;(2)采用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中,钢丝内固定的12例患者术后有4例出现咬合关系紊乱,钛板坚强内固定的23例患者有1例术后二期手术取出钛板,咬合关系及面部外形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坚强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敬水源;税桦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动力.由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对医院提出了比其他类型服务更高的要求,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对医患双方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结合近年来我院发生的医疗纠纷,通过剖析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疗缺陷,更加自觉落实规章制度,从而达到重视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作者:徐晓筑;任渝江;董学新;孙玲;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