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任护士长尽快适应角色的几点思考

张静;杨顺秋;靳杭红

关键词:护士长, 工作转变
摘要: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开始,新护士长在管理、专业技术等方面还缺乏经验,新护士长如何克服困难、打开工作新局面,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们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西南军医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术后硬膜外与静脉PCA的效果与副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硬膜外与静脉两种PCA方式对于妇产科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副作用,为妇产科手术术后镇痛方式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妇产科手术病人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PCEA及PCIA术后镇痛.PCEA:0.125%布比卡因200ml+0.1mg芬太尼+2.5mg氟哌啶;PCIA:0.6mg芬太尼+2.5mg氟哌啶+0.9%生理盐水配至200ml.镇痛泵采用博创公司生产的电子泵+一次性专用药袋,设定连续背景输注量为2ml/h,单次给药量1.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使用48h后停用,分别于术后6、12、24、36和48h进行随访记录.并将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试验考察的两种配方的效果和副作用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牛洁;李军;刘合年;周乐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半切术在下磨牙根分叉区病变中的疗效及评价

    目的观察半切术治疗下颌磨牙根分叉区病变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110例112个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施行牙齿半切除术,将一个下颌磨牙根分叉区的病变转化为两单根牙邻面的病变进行治疗,而后行全冠或固定桥修复.结果 110例112个患牙中成功牙为102个,失败牙为10个,成功率为91.1%.结论半切术对下颌磨牙根分叉区病变的治疗确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罗智翔;王宏泽;张贡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县级医院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院前急救的救治水平,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急诊工作要求.现将我院2002年799人次的院前急救工作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林祥虎;李国婉;彭心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某部官兵健商问卷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军人健商状况,以科学地指导部队的健康教育和卫勤保障工作.方法采用谢华真教授的健商问卷量表,按军官、士官、士兵三个群体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对回收问卷进行全面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部队整体的健商指数偏低,除生活方式与生活技能两项比较理想外,其余三项均为值得警惕分值.通过本组资料三个群体的比较显示,健商值并非与其职务成正比.结论低健商值会引起健康的失平衡状态,终引发疾病的产生,因此,为提高部队的健康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官兵做健康的主人,健康宣教迫在眉睫.

    作者:李燕华;徐曜;范学杰;刘海波;向远超;赵雷;李群;郭续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成人水痘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水痘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例成人水痘的临床特点,并与30例儿童水痘比较.结果患者出疹时间、皮疹分布区域、发热时间和并发症等,成人水痘都与儿童水痘不同.结论与儿童水痘相比较,成人水痘有自己的临床特点.

    作者:刘太华;张忠奎;罗陈;许泽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作用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介质中,17β-雌二醇(E2)对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ⅠB(BMPR-ⅠB)及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2(PPAR-γ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雌二醇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1,25(OH)2D3和地塞米松(DEX)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应用半定量RT-PCR及Northern blot技术,观察不同浓度E2对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ⅠB及PPAR-γ2mRNA表达的影响;以α-磷酸奈酚为底物,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Van Gieson染色法显示Ⅰ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E2能明显增强骨髓基质细胞分化过程中BMPR-ⅠB mRNA的表达,E2浓度为(0~10-6)mol/L时,BMPR-ⅠB mRNA的表达随E2浓度增加而增加,从(2.0±0.4)%增至(4.8±1.0)%(P<0.05)和(17.3±2.2)%(P<0.01);E2能明显促进骨髓基质细胞在分化介质中PPAR-γ2 mRNA的表达,在上述E2浓度时,PPAR-γ2 mRNA的表达从(1.80±0.3)%增至(9.5±2.1)%(P<0.01)和(19.2±3.0)%(P<0.01);North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E2浓度的增加,BMPR-ⅠB mRNA的表达从1.72±0.11增至3.73±0.31(P<0.01);PPAR-γ2 mRNA的表达量从1.47±0.12增至2.81±0.22(P<0.01)和4.02±0.36(P<0.01).细胞ALP活性明显受E2的抑制,在上述E2浓度时ALP的活性从(42.6±2.5)降至(3.6±0.7)U/g蛋白(P<0.01).Ⅰ型胶原含量均随E2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E2抑制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而促进其向脂肪细胞分化.

    作者:袁成良;薛萍;黄海;邹自英;金小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曲面断层X线机的临床应用

    国内引进曲面断层X线机已经有很多年,临床实践中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为系统的、全面的回顾和了解其原理,并对在临床中遇到的众多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展示我们自己的临床实用技术,本文客观地综述了不同学说的各家学术观点,供同行参考.

    作者:税桦桦;罗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造血微环境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进展

    造血微环境是由除造血细胞以外的所有(微血管系统、神经、基质和结缔组织等间质成分)支持和调节造血细胞定居、增殖、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内环境.主要由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网状细胞和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多糖和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血细胞粘结蛋白等糖蛋白)及造血生长因子组成[1].其中重要的是骨髓基质细胞,它通过分泌造血生长因子、产生细胞外基质、介导细胞-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调控造血.本文就造血微环境与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付相建;陈幸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附睾炎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附睾炎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可累及睾丸,影响其血运,导致睾丸萎缩,甚至不育.近几年来我科共治疗急性附睾炎80例,对较重的28例进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欣;李相银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电子病历发展展望

    本文对日趋普遍使用的电子病历在其定义的延伸,完善的功能特点和配合功能实现所需的网络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电子病历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侯凯文;赵升阳;李明利;张桂祯;张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目前较为成功、安全、疗效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亦是终的治疗方法[1,2].我科在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已成功为8例心力衰竭病人,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席小燕;王英;曾雁;罗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管胃机械吻合加大网膜覆盖包裹预防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瘘213例

    目的总结食管胃机械吻合加大网膜覆盖包裹预防食管贲门癌吻合口瘘临床经验.方法应用上海GF-Ⅰ型及常州WGW-Ⅱ型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端侧机械吻合,并胃套食管包埋吻合口,外加大网膜覆盖包裹一周治疗食管、贲门癌213例,其中胸顶吻合132例,弓上吻合29例,弓下吻合52例.结果本组无吻合口瘘发生,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4例(1.9%),3例行球囊扩张,1例行介入内支架治疗.结论食管胃机械吻合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而采取食管胃机械吻合,并胃套食管包埋吻合口,外加带蒂大网膜覆盖包裹,能有效地防止吻合口瘘的发生,降低手术死亡率.

    作者:张文林;杨晋平;母存富;张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射频电离治疗涎腺粘液囊肿72例

    目的探讨射频电离治疗口腔涎腺粘液囊肿的疗效.方法用射频电离治疗产生热效应治疗涎腺粘液囊肿72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72例病员全部治愈,随访3~6月,未见复发,疗效满意.结论射频电离治疗口腔涎腺粘液囊肿操作方便,疗效可靠.

    作者:廖世川;范乃聪;巫运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血清IL-2与血肌酐的影响

    目的分析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评价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肾移植受者随机分为巴利昔单抗组(n=37)和对照组(n=35).所有病人均采用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维持治疗.巴利昔单抗组:分别于术前2h和术后4d使用巴利昔单抗1.0mg/kg.检测术后2月内IL-2和血清肌酐浓度,观察急性排斥反应(AR)、不良反应、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结果巴利昔单抗组IL-2和肌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共有12例病人发生AR,巴利昔单抗组3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巴利昔单抗明显降低IL-2和血清肌酐水平和AR发生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强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作者:朱东风;王跃;郑守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佳苏伦用于高海拔地区全麻催醒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佳苏伦对高海拔地区全麻催醒的作用及适宜剂量.方法 4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例.Ⅰ组(对照组)不用佳苏伦,Ⅱ、Ⅲ、Ⅳ组分别于关腹即刻静注佳苏伦0.5mg/kg、1mg/kg、2mg/kg.观察每组病人神志、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Ⅱ组病人各指标无显著差别;Ⅲ、Ⅳ组病人神志、自主呼吸恢复快,气管拔管早;Ⅳ组病人又比Ⅲ组苏醒快,但生命征不及Ⅲ组稳定.结论佳苏伦能加速高海拔地区病人全麻后苏醒,适宜剂量为1mg/kg.

    作者:徐贵森;刘合年;代雪梅;刘英海;张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高原睡眠障碍综合征防治

    1 前言在高原低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下,机体的神经、呼吸调节功能和昼夜生理节律均有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将会引起睡眠模式的紊乱及夜间周期性呼吸的发作.很多研究表明,居住在高海拔的人们存在着严重的睡眠紊乱,脑力活动可发生衰退,其变化程度与海拔高度和在高原停留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

    作者:杨永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机治疗严重痤疮68例

    痤疮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皮损多形性,好发面部、上胸部及背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青春发育期多发,治愈率低、易复发、自限性等特点.严重者常同时出现丘疹、脓疱、囊肿及结节等多种皮肤病损,部分愈合后遗留疤痕,影响容貌.我们采用以电离子治疗机为主的综合疗法,先后治疗严重痤疮6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树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塞通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使用血塞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将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塞通500mg,(用糖盐液稀释)静脉注射,每日1次,14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粘度,减少红细胞聚集的功能,能降低肺心病肺小动脉压而有助于临床治疗,改善症状.

    作者:雷蕾;孙兰英;万照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杂性电接触烧伤1例

    患者男,42岁.因接触10kV高压电线致伤,伤后2小时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腰部18cm×28cm皮肤、肌肉缺损,右侧髂嵴部分炭化,右侧近脊柱处有6cm×8cm后腹膜缺损,部分升结肠疝出.左侧腹股沟区有10cm×12cm大小的创面,该处皮肤及缝匠肌、股四头肌近端大部分缺损,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外露.诊断:高压电接触烧伤,总面积14%TBSA,Ⅲ度.

    作者:蔡双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大面积皮肤撕脱伤46例诊治分析

    目的总结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分析研究46例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死亡2例,截肢1例,植皮的43例40例存活,占93%.结论大面积撕脱伤具有创伤大,休克发生率高,死亡和截肢率高的特点.积极纠正休克,救治合并伤及并发症,减少漏诊,选用适当的皮片处理方法,是减少术后功能不良的关键.

    作者:李伟;赵凯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西南军医杂志

西南军医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