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撒应龙;徐月敏;张炯;李涛;金三宝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吡柔比星(THP), 灌注
摘要:目的评价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对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术后定期应用THP(40 mg/50 ml膀胱内灌注化疗.结果 30例患者随访5~20个月,平均14.5个月,3例复发(10%).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2例血白细胞降至3 000个/ml.结论 THP膀胱灌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芬太尼和氟哌啶皮下滴注自控镇痛在前列腺术后的应用

    前列腺摘除术后由于手术创伤、压迫止血之气囊刺激及常规的膀胱持续冲洗,患者常出现尿意及便意急迫感、膀胱区阵发性痉挛性疼痛.1999年1月到2001年1月,我们对36例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应用芬太尼和氟哌啶混合液持续皮下滴注自控镇痛的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岑朗;何建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气囊导尿管置入不当致尿道损伤4例

    我院自1997年2月~2001年2月间共遇到4例因气囊导尿管操作不当致尿道损伤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甘平;杜长未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常规剂量比卡鲁胺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2000年1月~2000年10月用比卡鲁胺(BicaIutamide)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4例,有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孙忠全;钱伟庆;吴惠兴;谢旦生;徐骏;盛璐;周俊;林兴;宋建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Ⅰ期尿道吻合治疗21例后尿道断裂疗效观察

    我院1986年~1998年采用Ⅰ期尿道吻合治疗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断裂21例,效果满意,报告下下.

    作者:王健;路萍;姚正有;佟发春;杨华;陈频;李健;靳丕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阴道异物致膀胱阴道瘘巨大膀胱结石1例

    膀胱结石和膀胱阴道瘘为泌尿外科常见病,但由阴道异物所致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96年收治1例阴道异物致膀胱阴道瘘巨大膀胱结石.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明;徐新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治疗小前列腺增生

    目的探讨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膀胱颈内切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IPSS评分23.3±4.8,Qmax(8.1±2.8)ml/s.术后IPSS 6.9±3.5,Qmax(19.5±4.6)ml/s,无电切综合症发生.结论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单纯TURP术、经尿道前列腺切开术或开放手术,术后膀胱颈挛缩发生率高,TURP加膀胱颈内切开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蒋民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在顽固性肾绞痛诊疗中的应用附80例报告

    肾绞痛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症状,临床上采用解痉止痛保守治疗,本文对80例顽固性肾绞痛病人直接用输尿管镜检查及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叶成;李宋荣;史向民;钟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移植病人群体反应性抗体的检测

    肾移植是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佳方法,而影响移植肾存活主要原因排斥反应,尤其是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早期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肾不可逆损伤导致手术失败.

    作者:何晓丽;薛武军;田普训;项和立;田晓辉;殷志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素瘤1例报告

    患者,男,18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慌两周而入院.曾有抽搐病史.在外院诊断为高血压病,口服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而就诊于我院.入院体检:BP 28/20kpa,P108 bpm.

    作者:汪彬;许景东;马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临床上很罕见,1995~2000年间我院收治2例肾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人,复习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探讨.

    作者:王业华;顾沈阳;姚浩;杜拥军;杨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28例报告

    我院近2年来应用SLT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2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仕平;林震;朱绍兴;叶传忠;郑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阴茎折断伤4例报告

    阴茎折断伤并非罕见,常指阴茎在勃起状态下遇到弯折或撞击,造成阴茎海绵体白膜破裂、折断,常发生于远端的1/3或中部,约30%合并有尿道损伤,我院自1989年1月至2001年7月共收治4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广元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Bikunin在尿石形成中的作用

    一、前言正常人尿中存在着许多天然的蛋白质大分子物质,这些蛋白质作为尿石形成的促进物或抑制物,在尿石症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曹正国;刘继红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非依赖雄激素的前列腺癌细胞株中雄激素受体的表达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嫌色细胞癌与透明细胞癌混合性肾癌的诊断

    目的探讨嫌色细胞癌与透明细胞癌混合性肾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嫌色细胞癌与透明细胞癌混合性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病理检查证实该肿瘤为嫌色细胞癌与透明细胞癌混合性肾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揭示嫌色细胞癌可能来源于肾集合小管,Hale胶体铁染色阳性.电镜下胞浆内见大量小囊泡是嫌色细胞癌特征表现.结论该类肿瘤临床无特异性,需借助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特征等明确诊断及其组织来源.

    作者:戚晓平;黄晓峰;阮绍坤;马炬明;林考兴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重复肾17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重复肾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3年5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17例重复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12例,术中发现5例,术前误诊3例.手术治疗15例.结论重复肾本身无特殊临床症状,多因其并发症经B超、IVU、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可诊断.重复肾在无并发症或积水时,可不必处理.若有并发症存在,需外科治疗.

    作者:李刚;李强;党建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及图象分析技术检测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bFGF的表达,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bFGF的表达在不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有否复发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FGF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主要由TCC肿瘤组织分泌,这为临床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膀胱肿瘤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作者:章慧平;杨为民;陈春莲;余虓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在肾脏实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

    为了对肾脏实性占位进行术前定性诊断,1995年6月~1999年12月我们对18例患者因影像学检查难以定性的肾脏实性占位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帮助术前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朝朝;王克孝;施浩强;孔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ESWL致肾脏破裂出血3例

    临床资料例1,男,37岁,KUB示左肾盂输尿管连接部2.0 cm×1.0 cm椭圆形结石,IVU示左肾重度积水,右肾功能正常.

    作者:刘帅光;钟柯兆;谢平;王道仁;梅真葆;史文仁;王共先;曹润福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睾丸扭转的诊治(附59例报告)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睾丸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例为腹腔内恶变隐睾扭转,余58例(59次)发病时中位年龄18.5岁,均无发热,50例次在夜间或剧烈运动后发病.4例手法复位成功.1例手法复位后再次扭转,拒行手术致睾丸萎缩.2例明确睾丸已坏死未手术治疗,患睾逐渐萎缩.接受手术探查的52例中有15例睾丸存活,其中发病超过24 d的1例,不到10 h 11例.结论青少年夜间或运动后突发急性睾丸痛应该警惕扭转的可能,必要时紧急手术探查,手法复位可尝试应用.

    作者:方银忠;张永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