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庆;张小德;桂俊卿;张超;张学刚;刘琴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高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R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85例TUVRP诊疗过程,按年龄分成3组:A组91例,年龄<70岁;B组127例,年龄71~79岁;C组67例,年龄>80岁.结果 术前A组前列腺重量(53.15士24.15)g,B组(67.83±39.73)g(与A组相比,P<0.05),C组(60.00±43.86)g.A组伴有BPH并发症74例(81.32%),B组109例(85.83%),C组59例(88.06%)(P>0.05).A组伴有影响排尿功能疾病18例(19.78%),B组13例(10.24%),C组14例(20.90%)(P>O.05).C组伴有内科全身性疾病多于其他两组(P<0.001);ASA体格情况分级随年龄增高而增加(PO.05).术后大尿流率和平均尿流率随年龄增高而减少(P
作者:李爱华;陆鸿海;刘思宽;张峰;钱小强;王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报告1例腹膜后神经鞘瘤,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诊治现状.方法 通过对1例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病理、随访的回顾,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综合分析腹膜后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 本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腹膜后神经鞘瘤,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腹膜后神经鞘瘤诊断困难,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理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外科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预后良好,早期复发率低.
作者:沈华;周鹤同;于洪波;林荣生;李保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干细胞之间的关系.方珐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手术切除肾癌组织(透明细胞癌)和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的表达情况.结果 ABCG2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癌细胞的细胞膜,胞质中也有部分表达.ABCG2在肾癌组织中呈较高表达,其中ABCG2在低分化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中、高分化者(PO.05).癌旁正常组织中ABCG2呈弱表达或无表达,与肾癌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杨保旺;卢建中;崔勇;岳中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缺血再灌注情况下兔肾内抗坏血酸的变化规律.方法 实验组及假手术组各8只新西兰兔.实验组动物麻醉后,在肾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利用微透析及电化学分析系统持续检测抗坏血酸的水平.假手术组实验方法同实验组,但不阻断动脉.结果 实验组缺血期和再灌注期微透析液内抗坏血酸高浓度均比缺血前期平均浓度升高,分别升高57.7%、115.9%;再灌注期抗坏血酸的高浓度比缺血期高浓度升高37.O%.以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
作者:闫龙涛;林雨青;侯小飞;卢剑;马潞林;毛兰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日的报道1例溶血孪生球菌引起附睾炎病例,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感染途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手术切除的1例附睾组织行常规病理检查,抽取患者鞘膜内积液送检验科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 病检提示附睾组织查见炎细胞,病变符合附睾炎,送检鞘膜组织伴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学符合鞘膜积液伴慢性炎症;细菌培养提示:溶血孪生球菌感染,对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红霉素、先锋必、环丙氟哌酸等敏感.结论 溶血孪生球菌引起附睾炎十分罕见,其诊断依赖临床及检验,一旦发现此类感染,首先确定病原菌,迅速治疗,防止发生溶血孪生球菌引起心内膜炎.
作者:薛力;韩秀娟;赵致广;杨增悦;张波;邱建新;张伟;保庭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50岁.因左肾结核切除术后16年,回肠扩大膀胱术后14年,发现下腹部肿物伴尿频、尿急1周人院.查体时在耻骨上膀胱区可触及约8cm×5cm质硬性肿物,可移动.B超显示右肾15.5mm×95.5mm×81.5mm,实质变薄,肾盂肾盏扩张,提示肾积水;左侧肾区未探及肾脏.骨盆平片见膀胱区有一约15.0cm×8.0cm高密度影,边缘光滑(图1).CT平扫见:膀胱区不规则高密度影,约15.0cm×10.5cm×7.5cm,边界清晰锐利,子宫被挤压向左侧移位(图2).血尿素氮(BUN):17.5mmol/L,肌酐(Cr):297.0μmol/L.
作者:于满;于爱军;马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7月~2009年2月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6例,肾盂癌根治性切除术3例,结核肾切除2例,萎缩肾切除2例.结果 23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者.手术时问100~240min,平均(130±11)min;出血量40~200 mL,平均(100±10)mL;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6.5d;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检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6例,肾盂移行细胞癌3例.随访2~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转移.单纯肾切除亦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肯定.
作者:高继学;李义;贺晓龙;郭巍;宋红雄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睾丸淋巴瘤属睾丸继发性肿瘤,在睾丸肿瘤中所占比例较小.2006年6月本院收治1例双侧睾丸淋巴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58岁,农民.以右侧睾丸肿大6月余、左侧睾丸肿大1月余为主诉于2006月6月26日住院.2006年1月出现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精索增粗变硬,睾丸逐渐长大,入院时约为10cm×8cm×6cm大小;1月前右侧睾丸发生相同变化,大小约为8 cm×7cm×6cm.在当地医院行细胞穿刺病理学检查提示:非霍奇金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型)?精原细胞瘤待排?入院后行阴囊彩超:左侧睾丸肿大、右侧睾丸萎缩、右侧附睾尾部、精索不规则增大.
作者:王劭亮;徐友明;王书龙;余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反弹,肾结核的发病也有所回升.GOW<['1]>报道,西方发达国家结核病发病率13/10万,其中8%~10%肺结核患者可发生肾结核,多见于老年人;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400/10万,其中15%~20%肺结核患者可发展为肾结核,青少年或壮年发病率高.大部分肾结核,特别是早期病例,可通过药物治愈,早诊断、早治疗可大大减少失肾率.肾结核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在首诊时被误诊、漏诊.本文就肾结核的临床特征、及其病原学、影像学诊断作一综合阐述.
作者:徐何;王玉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2004年8月~2008年5月本院收治的2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患者接受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对其手术人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需延长切口.手术时间55~140min(平均91min),术中估计出血量20~210mL(平均53mL).术后36h内恢复进食.1例术后出现漏尿,5d后消失.随访2~37月,27例肾积水减少,1例拔除输尿管支架后肾积水加重,予延长支架留置时间.结论 经12肋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费用较低,是一种可以选择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李奇孟;方伟杰;张斌斌;缪江伟;宋旭阳;黄翔;陈先全;蔡海荣;朱丽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疗效和价值.方法 对52例结石性脓肾患者,14例行I期手术,即行经皮肾镜或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38例行Ⅱ期手术,即I期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Ⅱ期腔内技术取石术或肾切除术.结果 48例患者肾盂、肾盏漏斗和输尿管梗阻部结石均被取尽,6例行肾切除术;无术后大出血和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36例患者随访1~12个月结果显示,34例肾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腔内技术安全、有效、微创、保肾率高,应作为结石性脓肾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文博;彭瑞元;杨为民;周四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动静脉血管畸形致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临床上少见.2008年6月本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以左侧腰部胀痛不适1月来本院就诊.B超检查示:左肾积水.CT报告:左肾输尿管上段肿瘤可能、左肾积水.MRI示:左肾盂肾盏积水扩张,考虑输尿管起始部狭窄梗阻.查体示:左肾叩击痛可疑,余无特殊.2008年6月25日行左肾探查术,术中见输尿管走行正常,未见输尿管扩张.
作者:薛亚岗;撒应龙;叶绪晓;金重睿;徐月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精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原发性精囊恶性肿瘤1例并查阅复习文献资料,总结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结果 1例原发性精囊恶性肿瘤经手术切除及去势术,术后7月复发转移死亡.结论 原发性精囊恶性肿瘤早期常无症状,且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根据肿瘤的范围、周围器官受累情况选择手术切除范围.预后较差.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作者:董文瑞;廖凯;马晋;范地兵;吴应轩;何兴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 总结应用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13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肾结石68例,输尿管结石57例,膀胱结石11例).结果 肾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5.6%,其中一期取石56例,二期取石9例;输尿管结石碎石成功率为96.5%;膀胱结石碎石成功率为100%.结论 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刚;梅述怀;肖尚文;陶光晶;张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E2F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6例前列腺癌、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晚期(C+D期)E2F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早期(A+B期,P
作者:李锦秀;李家兵;张盼;姚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前列腺癌是世界上常见的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25万新发病例[1].随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出现及其应用的推广,前列腺癌在尚局限于原位、可治愈的早期阶段就可被诊断.当前在美国,约20 %的原位前列腺癌患者虽经过有效的局部治疗,病情仍将继续进展、发生远处转移;而约15%的患者一开始就被诊断有远处转移.
作者:SARTOR Oliver;PATTEN David Y;NG San San;贺大林;吴开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对膀胱平滑肌瘤的认识,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多发性膀胱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两种疾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国患者经手术治愈,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膀胱颈部平滑肌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可导致膀胱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痛,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而剖官产术导致的膀胱与宫颈粘连可造成诊断上的困难.两病治疗均首选手术,预后良好.
作者:刘玉珍;高佃军;吕秀平;王慧;刘雪洁;孙金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提高小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57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小肾癌的诊治方法.结果 本组小肾癌病例多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发现.19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RN),38例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NSS),所有病例术后均辅以免疫治疗.随访14~63个月,除1例死亡外,均无瘤存活.结论 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小肾癌.采取RN或者NSS治疗小肾癌均能获得良好预后.有条件者应建议行术后免疫治疗.
作者:贺凯;王耀东;袁光亚;马蜀爽;邓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病理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15例病理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病例外伤较轻而肾损伤较重,多表现为肾破裂、肾周血肿或尿外渗.结果 13例经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对病理肾损伤病例,可通过外伤史结合影像学检查获得诊断,螺旋CT扫描多能在术前诊断,但部分病例难以确诊.积极手术探查有助于及早确诊并治疗.对怀疑恶性肿瘤者应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作者:申杰;肖民辉;杨小华;章卓睿;张科;邹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肾输尿管镜相关的腔内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6例UPJ狭窄的患者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下硬性扩张、球囊扩张和腔镜下电钩内切开的方法治疗,术后置双J管2~3个月.结果 36例UPJ狭窄的患者28例(77.8%)一次性切开或扩张取得成功,7例(19.4%)行二次腔内手术取得成功,1 例(2.8%)行两次电钩内切开并扩张后疗效仍不佳,改开放性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25例(69.4%)有效,10例(27.8%)好转,1例(2.8%))无效.结论 应用经皮肾输尿管镜相关的腔内技术治疗UPJ狭窄疗效确切、安全、微创.
作者:辛军;许景林;辛明华;吴文峰;黄书堤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