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低场MRI研究

易自生;刘一平;李华良;叶敏华;郭文彬;杨帆;陈金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 标本, MRI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的低场MRI表现,探讨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诊断.材料和方法:采用OUTLOOK PROVIEW 0.23T MR对17例子宫腺肌症离体标本行采用矢状位T1WI、T2WI及irT2WI平扫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体积增大呈类球形,结合带增厚,厚度为10.4~28.6mm,平均15.2mm.病变主要位于子宫后壁肌层14例和前壁3例.所有标本,T2WI与irT2WI示子宫肌层内低信号区内夹杂斑片状高信号影,TIWI示子宫肌层内散在斑点状低信号影,6例标本肌层内少许斑点状高信号.T2WI/irT2WI呈高信号而T1WI呈低信号的病理上为异位的内膜岛,在T2WI与TIWI均呈高信号的为异位内膜出血灶.结论:低场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有重要价值,其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病变的病理特征,T2WI与irT2WI是病灶显示的敏感序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51岁,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尿不尽感1年9个月,同时伴有尿频,下腹不适感加重两周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外形平坦,未及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怒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王延林;籍晓桃;陈巨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误诊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并巨输尿管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6岁.主因间歇性左侧腰痛2年伴排尿困难1周入院.查体:左侧腹部触及一包块,上达肋缘下,下至盆腔,质中等,双肾区有扣击痛,余无阳性体征发现.

    作者:胡文江;傅强;赵亚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EPI-DWI和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与坏死囊变性肿瘤的价值

    目的:评价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EPI-DWI)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诊断脑脓肿(BA)与坏死囊变性肿瘤(N-CIT)的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经证实的12例BA和34例N-CIT,在术前或行内科治疗前行常规MRI及EPI-DWI检查,分别测量BA与N-CIT囊变区及对侧相应脑组织(CCBT)平均ADC值.结果:EPI-DWI上10例BA呈高信号(2例低信号);26例N-CIT呈低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混杂信号.BA与N-CIT囊变区及CCBT平均ADC值为(0.63±0.20)×10-3 mm2/s、(2.50±0.16)×10-3 mm2/s、(0.89±0.08)×10-3 mm2/s、(0.90±0.08)×10-3 mm2/s,BA与N-CIT囊变区间及与CCBT的ADC值差异显著(P<0.01).结论:EPI-DWI和ADC值有助于BA与N-CIT的鉴别诊断.

    作者:杨涛;程敬亮;张焱;娄晓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脉络膜全脱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42岁.因右眼外伤后2天伴视物不清入院.专科检查:晶状体清晰,眼底见棕红色膜样隆起,表面光滑.左眼视力1.0,右眼视力0.15.

    作者:滕海婷;滕瑞军;王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乳头状囊腺癌误诊为肝包虫囊肿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44岁.于200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于当地医院就诊.CT检查诊断为肝包虫病.Cassion试验(+),为进一步诊断,来我院就诊,以肝包虫病收治.

    作者:常虹;常雪萍;王晓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先天性视乳头缺损伴视网膜脱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男,9岁.因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2007-04-18来院就诊.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黏膜无黄染,周身浅淋巴结无肿大,余无异常发现.

    作者:董建芝;胡力生;易伟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诊断肝腺瘤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腺瘤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8例肝腺瘤的MRI表现和术前或活检前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性,2例误诊为肝癌.8例共11个病灶,T1WI 8个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T2WI 10个呈高信号,1个呈低信号;6个病灶有假包膜,3个病灶含脂质或脂肪.注射Gd-DTPA行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动脉期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增强.结论:大多数肝腺瘤在术前或活检前MRI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作者:何兵;叶慧义;蔡守旺;段伟东;王殿军;于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目的:应用MRI成像观察并检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骶骨MRI信号,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成像检查,观察骶骨MRI信号的变化并在T1WI、T2WI和增强扫描矢状面上测定其信号值.结果: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部分患者骶骨出现异常信号,其MRI T2WI信号强度增高,TIWI信号强度降低.结论:MRI可有效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作者:邓凤莲;邹建中;孙立群;申俊玲;沈洁;王智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尘肺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蓄积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严重危害着工人的健康.

    作者:黄姗姗;陈兴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先天性全口无恒牙颌缺失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19岁.2007年7月13日以全口上半口76543211234567牙缺失,上口Ⅴ、Ⅳ、Ⅲ、Ⅳ乳牙及下口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Ⅵ乳牙存留来我院口腔科就诊.检查发现:患者全身营养、发育差,身高不足1.5m,度弱,体质差,面部凹陷,下颌及前额突出,发音呈老年性无牙症.

    作者:杨长有;毛永惠;汤文山;鲁伟;杨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不同成像序列检查乳腺的比较

    目的:探讨乳腺MRI检查中不同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5例(良性15例,恶性20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患者,采用横轴位FSE T1WI,FSE T2WI-FS,EPI-DWI和3D-FSPGR-FS-CE T1WI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序列对乳腺病变诊断价值.结果:35例患者的图像质量满意,达到诊断要求.T1WI、T2WI、DWI和3D-FSPGR T1WI动态增强序列对乳腺病灶的总检出率分别为63%、69%、91%和100%.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内部结构及血液供应特征.结论:在乳腺MR检查中FSE T1WI,FSE T2WI-FS是常规序列,DWI是必不可少的序列,3D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疾病的检出和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作者:张爱莲;韩邵军;程流泉;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价值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foctd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病理和MRI特异性对比剂证实的9例多发FNH的MRI表现与诊断.结果:8例诊断正确,1例定性困难.9例共34个病灶,T1W1 1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6个呈等信号,3个呈高信号;T2WI 4个病灶呈稍低信号,9个呈等信号,21个呈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动脉期7个病灶明显不均匀增强、27个病灶显著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1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21个病灶呈等稍低信号.7个病灶出现瘢痕.结论:MRI能显示多发FNH的特征性表现并正确诊断大部分病例.

    作者:杜静波;张爱莲;叶慧义;张静;蔡幼铨;于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atlab在医学图像分割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将医学图像中病灶部分轮廓更清晰地标记出来.材料和方法:利用Matlab平台对脑部肿瘤图像进行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结果:在图像像素不太大的情况下,通过编程,实施图像分割和形态处理,可以在维持原来图像的基础上,使原图像的轮廓明显清晰.结论:利用Matlab平台,通过对图像的分割和形态学运算可以使病灶部分变得更清晰.

    作者:邢国泉;刘柱;李义兵;邹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假胆囊超声表现和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LC)后假胆囊的诊断标准及形成原因.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LC术后假胆囊形成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12例患者中假胆囊发生部位分别位于胆囊窝内、肝总管、胆总管上段、胆总管中段;体积大小不等;内部透声不一且基本无收缩功能.结论:超声对LC术后假胆囊形成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国庆;张永辉;艾金霞;梅卫国;赵金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经手术、活检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CT表现.结果:12例中,肿块型7例、管周浸润型3例和管内生长型2例.CT平扫:全部病灶以低密度为主.增强扫描:病灶边缘轻中度环状增强4例、轻度片状增强2例、中度结节状增强2例和线状及网格样增强2例.延迟扫描:早期边缘增强,延迟内部增强逐渐明显,呈不均匀分隔状或片状6例;早期边缘无增强,而呈延迟增强2例;早期网格样增强,延迟片状明显增强2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CT增强扫描有一定的表现特征,结合其他CT征象和临床综合分析,可与肝内其他疾病相鉴别.

    作者:杜国忠;王艳玲;张水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超声诊断子宫穿孔回肠嵌顿致肠梗阻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28岁.停经51天.因人流术后2小时,下腹剧痛,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min,血压12/8kPa(90/60mmHg),腹部无明显肌紧张,下腹有压痛、反跳痛明显.

    作者:高华;赵亚平;傅强;黄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彩超诊断右宫角妊娠胚胎组织残留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35岁.于2006年6月以停经50天,阴道流血5天,来我院就诊.查体:宫颈着色,右宫角膨隆,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无压痛.

    作者:亚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作者:胡宁;柯明耀;郭岗;张顺镇;成启华;郑晔;戴暄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美国GE公司LCV型血管造影机故障分析

    我院在应用美国GE公司LCV型血管造影机过程中,曾发生故障2例,均经正确分析,准确地找到了故障原因并及时检修,保证临床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梁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