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静;张娟;庞大梅;季晓霞;刘沫
目的:建立老年(> 65岁)肺癌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预测模型,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探讨个体发病风险预测的方法.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老年肺癌化疗患者327例,按4∶1分为训练组(n=260)与检验组(n=67),分别用于筛选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及对模型的检测和评价.应用logistic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模型对资料进行多因素筛选,将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LR模型和人工智能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1.10% (69/327),进一步分析发现骨髓抑制(≥Ⅱ度,P =0.001)、长时间住院(≥14 d,P =0.001)、糖尿病(P=0.005)、联合化疗(含顺铂,P=0.009),肺癌手术史(P=0.033)以及应用激素(P =0.025)是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利用两种模型对67名检验集预测,预测正确率分别为87.15%和79.81%;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模型的预测能力:LR模型曲线下面积(0.757±0.036)小于ANN模型(0.905±0.017).结论:在老年肺癌患者住院化疗期间发生感染的预测方面ANN模型预测性能优于LR模型.
作者:王晓辉;潘雁;朱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56例,待病情稳定进入康复期后开展系统化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全身呼吸操和人工呼吸阻力训练,同时给予运动指导.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心率的变化,比较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的距离.结果:干预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和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等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较于预前明显降低,6MWT距离较干预前明显延长(P<0.05或P<0.01).结论:对老年COPD康复期患者开展系统化呼吸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汪珺;陶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超声筛查胎儿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漏诊、误诊原因,降低漏诊、误诊率.方法:对9 337例孕妇进行胎儿肢体超声检查,并与引产后尸体检查或产后新生儿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 337例孕妇共筛查出胎儿肢体畸形39例,超声诊断正确29例.39例肢体畸形中包括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19例,其中漏诊7例,误诊3例.结论:胎儿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超声筛查受检查者、胎儿、孕妇及羊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仍然存在漏诊、误诊,因此检查者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采用多种检查技巧,减少肢体末端结构性畸形的漏诊、误诊率.
作者:唐敏;宋建琼;刘梅川;牛亚玲;胡张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分期护理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23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9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后分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日常生活能力(ability of daily life,ADL)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3.5±0.8)分vs.(5.8±1.3)分];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及Harris评分都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3.3±10.3)分vs.(72.8±8.9)分;(82.9±8.3)分vs.(65.7±7.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4%vs.28.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5.0%vs.79.8%),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进行分期护理,能缓解患者疼痛感,有效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甘庆;周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广西汉族人群MTHFR、MTRR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的关系,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90例广西汉族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90例广西汉族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通过等位基因序列的特异性引物相关聚合酶链反应多态性技术对两组人员的MTHFR、MTR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进而对两组人员的基因型、等位基因相关分布频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C、TT、C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T的分布频率分别是41.1%、32.2%、26.7%、54.4%、45.6%,与对照组的55.6%、18.9%、25.5%、70.6%、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人员的MTRR基因66位点AA、GG、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A、G分布频率分别是56.7%、18.9%、24.4%、68.9%、31.1%,与对照组的48.9%、14.4%、36.7%、66.7%、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汉族人群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MTHFR基因677位点的TT基因多态性存在相关性,而MTRR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作者:胡长付;王行海;刘起理;郭建刚;唐前辉;王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显微镜下手术中的面神经保护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大型听神经瘤纤维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归纳手术操作技巧.结果:本组44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36例(81.82%),次全切除6例(13.64%),部分切除4例(9.09%);术中面神经完整保留38例(86.36%),术后随访1年,患者无复发迹象,面瘫恢复不良5例.结论:听神经瘤体积越大,手术中保留面神经的难度越大.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下切除需要手术医师具有熟悉的显微手术技巧、对手术相当的耐心和信心.
作者:韦红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在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患者25例,均予以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术后早期适当给予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及足部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定期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2个月,患者距骨跟骨角、距骨第1跖骨角、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随访(19.6±5.7)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皮缘坏死、跟骨骨质外露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足部功能优13例,良9例,差3例,优良率高达88.0%.结论:改良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植骨融合术具有入路安全、显露清晰、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严重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良好选择.
作者:王春明;陈胜;刘跃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住院患者救护中的实施效果和住院感受.方法:选取本院骨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和调查对象,2015年9月至2005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1024),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的患者设为实施组(n =968),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问卷采用骨科住院患者感受性指标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实施组在患者安全、人文关怀、专业技能及环境卫生方面的评分及患者住院感受各项指标优于对照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促进护士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改善骨科住院患者的住院感受.
作者:梅玲;李德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高原列车司乘人员中OSAHS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方法:选取高原列车司乘人员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和非OSAHS患者各60例,利用7h多导睡眠监测和Epworth量表进行评分分析高原列车司乘人员中OSAHS患者Epworth评分、AHI指数、SaO2(%)及睡眠分期结构的情况.结果:实验组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为(16.85 ±4.20)分,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为(18.87±9.67),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82.85±7.71)%;对照组的Epworth评分为(4.38±1.87)分,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为2.35±0.95,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为(91.13±0.72)%;两组的Epworth评分和AHI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Ⅱ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7.50±1.87)%;Ⅲ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26±1.94)%;Ⅳ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4.43±2.99%);对照组Ⅱ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0.37±2.99)%;Ⅲ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5.30±1.51)%;Ⅳ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为(12.50±1.71)%;两组的Ⅱ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和Ⅳ期非快动眼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司乘人员从平原进入高原后,因缺氧发生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而导致高原列车司乘人员均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而OSAHS患者的睡眠障碍更加明显.
作者:杜文霞;李金宝;柴多;王燕;马晓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UA患者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桂枝加附子汤合参附汤,疗程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ECG)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每周心绞痛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及ECG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或P<O.01),但观察组治疗后在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等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每周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每周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但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CRP、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A疗效显著,可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邹烈寰;陈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盐酸羟考酮静脉注射与利多卡因硬膜外注射在缓解剖宫产术中宫缩痛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8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在胎儿娩出后,对照组产妇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观察组产妇静脉给予盐酸羟考酮,比较两组宫缩痛、舒适度评分量表(BC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宫缩痛评分(3.52±1.26)分,低于对照组的(4.53±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P=0.034);观察组产妇术毕、术后2h、6h、24 h的B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23.81% (10/42)相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 (3/42)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术中静脉给予羟考酮缓解宫缩痛的效果优于硬膜外追加利多卡因,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黄少华;黄丽敏;马灵;王亚娟;吴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护理在老年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40例肠造门术后的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46例肠造口术后的老年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出院指导、电话随访,实验组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延续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测量并比较.结果: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造口并发症分别为14%与56%,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46.11±3.42)分、(39.87 ±1.17)分;患者出院后第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25%,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51.59±2.30)分、(44.62±1.95)分.实验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延续护理,能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肠造口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寇红艳;花霞;宋玉蓉;谢育;彭亚;赵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呼吸机与常规对症治疗在并发呼吸衰竭的急性心衰(acute heartfailure,AH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分析在ICU接受治疗的400例并发呼吸衰竭的AHF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每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动脉血气情况(包括PaO2、PaCO2、pH值)变化、临床疗效及呼吸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R、RR及PaO2、PaCO2、pH值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HR、RR及PaO2、PaC02、pH值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3.5%)高于对照组(74.0%)(x2 =27.94,P<0.0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活动影响、疾病影响及总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均P<0.01).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并发呼吸衰竭的AHF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李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且的:探讨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成实验组(超声下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运动与感觉阻滞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5、10、15、30 min实验组患者的SBP及D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5%)(P<0.01).结论: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中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良好,对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训练比较有利.
作者:施凌燕;周卫东;王韦玮;吴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玫瑰花水煎剂对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玫瑰花水煎剂低剂量组(0.25 g/kg)、玫瑰花水煎剂高剂量组(0.50 g/kg),灌胃给药28 d.检测各组小鼠常温常压耐缺氧时间、负重游泳时间、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和负重游泳后乳酸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低剂量组常温常压耐缺氧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延长,但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血红蛋白含量均增多,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负重游泳后,高、低剂量组血乳酸含量均减少,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玫瑰花水煎剂能明显提高小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
作者:刘华;何帅;黄芳俊;赵季军;王明友;周芳名;买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Hs-CRP、脂肪细胞因子Cl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lq/TNF-Related Protein 9,CTRP 9)与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356例住院患者进行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术后12 ~18个月再次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评价有无ISR.并测定入组患者再次入院造影检查时血清中CTRP 9及Hs-CRP等指标.结果:(1)356例患者中有63例发生ISR,发病率为17.70%;(2)单因素分析示,ISR和非ISR两组间Hs-CRP、CTRP 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及糖尿病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Hs-CRP、支架数量及糖尿病病史是术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大的支架直径及CTRP 9水平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Hs-CRP是冠状动脉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TRP 9是其保护因素.
作者:张君;李军;张东霞;石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辛伐他汀调控小G蛋白RhoA及下游激酶ROCK信号对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增殖和迁移,以及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Simvastatin(0.1μmol /L、1μmol /L、10 μmol /L)处理HAVSMCs,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查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RT-qPCR检测RhoA mRNA及下游ROCK mRNA表达,应用RT-qPCR和ELISA检测纤溶活性相关t-PA/PAI-1mRNA及蛋白活性变化.结果: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HUASMCs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辛伐他汀能够显著抑制RhoA/ ROCK信号途径,诱导PAI-1 mRNA表达下调从而抑制蛋白分泌表达,同时上调t-PA mRNA表达从而增加蛋白分泌表达,以10 μmol/L辛伐他汀组处理24 h效果为显著.结论:辛伐他汀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RhoA/ ROCK信号途径,并且上调tPA以及下调PAI-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从而促进纤溶,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
作者:黄纪卫;覃数;张冬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眼眶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53眼)经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病例的超声、CT或MRI影像学资料的特点.比较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与CT或MRI在诊断眼眶淋巴瘤中的准确率.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瘤确诊率为94.34%,而CT或MRI诊断眼眶淋巴瘤确诊率为52.8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眼眶淋巴瘤的确诊率高于CT或MRI检查.
作者:戴俊臣;陈琴;吴昊;周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肿节风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安全有效性.方法:6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剂量强的松”方案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肿节风+小剂量强的松”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数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33%)低于观察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治疗14 d、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血小板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淋巴细胞群、CD3+CD4-CD8+、CD19+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3+CD4+CD8-、CD3-CD16+ 56+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高于观察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节风联合小剂量强的松治疗ITP能更有效地提高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还可避免因使用强的松引起的毒副作用.
作者:徐祖琼;朱学军;代兴斌;姜鹏君;夏雯;林琳;于慧;孙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与肝功能指标、心肌指标及炎性因子指标等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5例手足口病患儿纳入疾病组,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5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上述各项指标的表达水平;根据年龄将疾病组患儿分为0~2岁亚组、3~6岁亚组、7~12岁亚组,对比不同年龄阶段患儿上述指标的表达特征,并分析患儿年龄与上述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疾病组WBC、TNF-α、hs-CRP均高于对照组(P<0.05).3亚组间WBC、TNF-α、hs-CRP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亚组ALT、AST、CK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进一步两两对比分析,3亚组间WBC、hs-CRP以及7~12岁亚组与0~2岁亚组、7~12岁亚组与3~6岁亚组间的TNF-α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2岁亚组与3~6岁亚组间TNF-α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与疾病组患儿年龄具有低度正相关性(0.3≤r<0.5,P<0.05);hs-CRP与疾病组患儿年龄具有中度正相关性(0.5≤r<0.8,P<0.05);WBC与疾病组患儿年龄具有高度负相关性(0.8≤|r|,P<0.05);而ALT、AST、CK与疾病组患儿年龄无统计学相关性(|r| <0.3,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的发病年龄与ALT、AST、CK、WBC及TNF-α、hs-CRP表达水平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不同年龄阶段患儿的发病特征,临床治疗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特征,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为预防危重手足口病的发牛提供指导.
作者:阿爽;常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