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朱永东;王清廉;刘元早

关键词:胃肠外间质瘤,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重建技术
摘要: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3例腹腔内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有: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平扫密度及三期增强情况、病灶生长方式及其与邻近血管或器官的关系.结果:本组13例患者全为单发病灶,其中发生于肠系膜有7例、发生于网膜有4例、发生于腹膜后间隙有2例.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或轻度分叶,少数呈不规则形.病灶大直径约为5.5 ~14.5 em.平扫病灶均呈密度欠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三期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所有病灶境界清楚,病灶周围器官、血管受压推移.有1例肝脏多发转移.结论:胃肠外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5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回顾.结果:按Dinest标准评估优良率为92.3%.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范昊;王字兴;王毅丰;黄乔;文华林;柳维才;付子贵;李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GLUT4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4,GLUT4)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心肌肥厚的逆转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组(ATV组,n=8)与SHR模型对照组(SHR组,n=8),以8只同周龄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WKY组).观察阿托伐他汀灌胃10周后大鼠血脂、心肌肥厚指标、GLUT4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经过10周治疗,ATV组及SHR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V组左室重量指数低于SHR组(P<0.05).在ATV组,GLUT4表达高于SHR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上调SHR肥厚心肌组织中GLUT4的表达,有效逆转左室肥厚.

    作者:蒲丽君;赵珂;罗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TWEAK/Fn14在骨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TWEAK/Fn14在骨关节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诊断骨关节炎探索新的方法.方法:收集35例骨关节炎患者为实验组,选择12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人群血浆中TWEAK、RAN-TES、IL-18和IL-21水平,RT-PCR检测TWEAK m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以及Fn14 mRNA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TWEAK、RANTES、IL-18、IL-21和ESR在实验组患者血浆中较对照组高表达(P<0.05).在PBMC和软骨细胞中表达TWEAK mRNA,以及在软骨细胞表达Fn14mRNA,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WEAK在骨关节炎患者的血浆、PBMC和软骨细胞中高表达,Fn14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中高表达,表明TWEAK/Fn14可能参与了骨关节炎的病理发病过程,有望成为该病诊断的标志物.

    作者:陈琼;赵明才;蒋萍;廖涛;魏芃;吴青;许媛;蒋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痛风患者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在痛风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1例痛风患者及40例正常体检者,分别测定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cy,通过Frost法计算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析non-HDL-C及Hcy与其他血脂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痛风患者non-HDL-C和Hcy水平分别为(3.63 ±0.91) mmol/L,(12.9±3.9)μmoL/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3.11±0.70)mmol/L,P<0.01),(10.1±3.7 μmol/L,P<0.01)].相关分析显示,non-HDL-C与Hcy无相关关系,LDL-C与non-HDL-C呈高度正相关(r=0.711,P<0.01),Hcy与其他血脂间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浆non-HDL-C及Hcy水平在痛风患者中显著增加,血浆non-HDL和Hcy增高可能是痛风患者易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蒋兴亮;李敏;周京国;杨其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选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口服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8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组(A组,n=46)和口服药物组(B组,n=40).分别观察两组治疗1年后疗效与并发症,分别测定1年前后各患者大尿流率(Qmax)、膀胱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RV)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治疗前Qmax、PRV、IPSS、QOL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两组比较,A组疗效及并发症,大尿流率、IPSS及QOL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较口服药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膀胱梗阻,降低尿路感染及尿潴留风险,延缓膀胱收缩功能障碍.

    作者:何跃;孙先禹;何俊;余周;奉友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人体致脑损伤的机制分析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广州管圆线虫三期幼虫侵犯人体神经系统,损伤神经细胞,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本文主要讨论从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后,虫体抗原激活小胶质细胞释放大量NO以及IL-4、IL-5、TNF-a、IFN-γ等炎性因子,分析这些炎性因子致神经细胞损伤的发病机制,从两寻找预防和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周燕蓉;张仁刚;吴忠道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四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化学发光法(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四种方法检测ANA的检测效能.方法:同时采用四种方法检测血清ANA共185例,其中AID 125例,健康对照60例;采用四格表计算灵敏性(Sen)、特异性(Spe)、准确性(Acc)、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阳性似然比(pLR)和阴性似然比(nLR),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分析四种方法检测ANA的准确性.结果:IIF法、CMIA法、ELISA法和LIA法检测ANA的灵敏性依次为:90.4%、78.4%、90.9%、68.8%,特异性依次为:90.0%、93.3%、91.7%、98.3%;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0.798、0.918、0.701.其中,IIF和ELISA法的灵敏性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P<0.01);LIA法的特异性高;IIF和ELISA法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结论:四种方法检测ANA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都可用于临床检测.

    作者:卢小岚;杜娟;王强;汪光蓉;林芳;张国元;凡瞿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行设计骨水泥加压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运用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自行设计的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5例患者,其中25例采用我科自行设计髋臼侧骨水泥加压器加压,30例采用常规髋臼加压技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后行髋关节X线检查,并对比分析假体周围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术后在X线片上按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设计组无一例Ⅰ区透光区.常规组有1例Ⅰ区透光区,1例Ⅲ透光区.结论: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加压灌注技术优势明显,与假体的松动及生成率相关.

    作者:张映波;陈路;夏羿凡;蒲劲松;谭东;蒋成;蔚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溃疡处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提高经验性抗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8月至2012年4月72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溃疡处分泌物中分离出的89株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结果:8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各43株,各占48.32%,真菌3株,占3.36%.混合菌感染15例,占20.83%.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各种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各不相同并有多药交叉耐药现象.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力奈唑烷、左氧氟沙星及利福平较为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及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较为敏感.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耐药率高,早期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是糖尿病足感染治疗的关键.

    作者:廖涛;杨双双;谢宁;方莉;黄义山;熊元;苏中龙;陈金文;白雨霆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13例腹腔内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有:病灶数目、部位、形态、边缘、大小、平扫密度及三期增强情况、病灶生长方式及其与邻近血管或器官的关系.结果:本组13例患者全为单发病灶,其中发生于肠系膜有7例、发生于网膜有4例、发生于腹膜后间隙有2例.病灶多为圆形、类圆形或轻度分叶,少数呈不规则形.病灶大直径约为5.5 ~14.5 em.平扫病灶均呈密度欠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影;三期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囊变或坏死部分无强化.所有病灶境界清楚,病灶周围器官、血管受压推移.有1例肝脏多发转移.结论:胃肠外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合三维重建技术对胃肠道外间质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永东;王清廉;刘元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经下腔静脉造影或手术证实的BCS患者,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直接和间接征象,并根据肝段下腔静脉和(或)肝静脉的阻塞情况进行分型.结果:51例BCS中,下腔静脉型22例,肝静脉型9例,混合型16例,漏诊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2.2% (47/51),超声分型与血管造影或手术诊断一致.直接征象表现为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隔膜或纤维性狭窄、闭塞或栓塞;而肝尾叶增大、肝内交通支和下腔静脉侧支是重要的间接征象.超声漏诊4例均为下腔静脉型,与诊断意识不足和超声成像的局限性有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明确布-加综合征诊断和分型,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曦;彭汇涓;沙晓溪;康彧;何春水;张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抗体参考范围调查

    目的: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抗体M2(AMA-M2)的参考范围.方法: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120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来检测其血清AMA-M2浓度.结果:AMA-M2检测系统的批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女性组血清AMA-M2浓度为1.90(1.70 ~ 4.50) IU/mL,明显高于男性组的1.85(1.60 ~2.70)IU/mL(Z=-2.804,P=0.005);而<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血清AMA-M2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Z=-0.317,P=0.751).血清AMA-M2参考范围在女性组为0~4.45 IU/mL,男性组为0~2.50 IU/mL.结论:AMA-M2参考范围应按性别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MA-M2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杜娟;王强;王东升;张国元;卢小岚;凡瞿明;杜琴;罗光成;汪光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乙型脑炎疫苗株SA14-14-2包膜蛋白279位氨基酸回复突变对其毒力的影响

    目的:探索乙型脑炎病毒(JEV)疫苗株SA14-14-2包膜蛋白279位氨基酸(E279)MK回复突变(M279K)对其毒力的影响.方法: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含有SA14-14-2包膜蛋白M279K突变的全长cDNA质粒pACNR-JEV(M279K),并以其为模板体外转录RNA,将RNA电转染导入BHK21细胞得到恢复病毒rJEV(M279K),并比较恢复病毒和疫苗病毒在蚀斑大小以及对小鼠神经毒力等方面的差别.结果:酶切及测序表明质粒模板成功构建,除人为引入的突变外(碱基1813处T→A),无任何碱基突变,并发现rJEV(M279K)形成比疫苗株更小的蚀斑,但毒力与疫苗株无显著差异.结论:E279回复突变影响乙脑疫苗SA14-14-2病毒蚀斑大小,但并未明显增强疫苗株对小鼠的神经毒力.

    作者:杨健;李玉华;李竹石;林华;汪伟;刘丽娜;倪谦枝;曾献武;杨会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神经外科高钠血症的研究现状

    神经外科疾病常并发高钠血症,其发生有中枢方面的原因,也有治疗方面的原因.根据病因的不同,高钠血症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也有差异.高钠血症均可加重脑损害,导致原发病加重.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将有利于改善合并高钠血症神经外科患者的预后.

    作者:旷仁钊;唐晓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电子线挡铅的制作方法及X射线加电子线照射剂量测试分析

    目的:研究电子线挡铅的制作方法及X射线和电子线野衔接照射剂量分布.方法:利用UMAX Astra 2400s型扫描仪扫描图像,利用软件Adobe Photoshop软件翻转、缩放图像,用手动切割机切割泡沫制作电子束挡铅;利用IBA MatriXX二维矩阵探测器、固体水、调强验证软件OmniPro I'mRT测试分析鼻咽癌放疗用小面颈野+后上颈电子线野1、2、3、4、5 cm深度剂量分布;在14×14电子柬限光筒第2层Y轴方向放置铅条以形成需要的矩形野,测试3cm深度处电子束射野二维剂量分布,比较X、Y轴方向半影差异.结果:以上方法制作的电子束挡铅,在光野下验证,射野验证,都符合要求;经测试得到不同深度处光子线加电子线野二维剂量分布,在较表浅深度有高剂量条带区;限光筒2层放置铅条形成需要的矩形野,X、Y轴方向半影均值分别为1.725 cm、1.995 cm,相差2.7 mm.结论:准确采集加速器限光筒几何尺寸,按以上方法能制作出准确的电子线挡铅;光子柬野和电子线野衔接照射时要注意在光野区内衔接处附近在较表浅范围有高剂量条带区;电子束限光筒第2层放置铅条形成需要的射野相应边缘半影大,应严格按照要求制作个性化电子线挡铅.

    作者:李贤富;郭飞;谢力;周进伟;柳弥;谭榜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性胆囊炎及腹部手术史的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o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及腹部手术史胆囊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200例急性胆囊炎及腹部手术史胆囊炎行三孔法LC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急性胆囊炎完成162例,18例中转开腹,其中胆囊三角冰冻样10例;Mirizzi综合征4例;1例胆总管损伤行修补及T管引流,术后6个月拔管;3例结石嵌顿并与胆总管紧密相贴,胆囊管离断后残端漏,放置血浆引流管6~7d后,拔管痊愈.20例腹部手术史患者中转开腹3例,均因胃、十二指肠及横结肠致密粘连不能分离.结论:术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规范操作,提高术中应变能力,掌握LC中转开腹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对急性胆囊炎及腹部有手术史的患者,LC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杜宗志;向传文;李敬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与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乳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收治的4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并对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进行综合分析,讨论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0例患者中,动态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分布:Ⅰ型0例,Ⅱ型2例,Ⅲ型38例.早期强化阈值>90%有36例,≤90%有4例.结论:采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于早期乳腺癌的影像诊断非常必要,其中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何国德;唐孝华;于晓红;贾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蛋白对肿瘤细胞A375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家蝇胚胎抗菌蛋白对肿瘤细胞A375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脂多糖诱导家蝇胚胎细胞提取抗菌蛋白,将提取的抗菌蛋白用PBS配制成40、80、160、320及640 μg/mL 5个浓度组,做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MTT实验,实验组采用等量PBS,观察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蛋白对A375的抑制作用,以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MTT检测显示五种浓度抗菌蛋白对A375均有抑制作用,与阴性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各浓度组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无抑制作用,与阴性组相比P >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家蝇胚胎细胞抗菌蛋白对肿瘤细胞A375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正常人体细胞无抑制.

    作者:张金花;贺莉芳;杨霞霞;万启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LT作为血液质量判断指标的评价

    目的:评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作为血液质量判断指标的价值.方法:对经过初筛合格且ALT> 40U/L的标本使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抗-HCV,利用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iques,NAT)对标本进行HBV-DNA和HCV-RNA的检测.结果:3 675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有397份(10.80%) ALT> 40U/L.在这397份标本中有389份(97.99%)的HBsAg和抗-HCV定性均阴性、HBV-DNA和HCV-RNA定量均呈现低拷贝数.而另8份(2.01%)标本的HBV-DNA或HCV-RNA呈现高拷贝数,其中3份标本HBsAg定性阳性、HBV-DNA呈现高拷贝数;4份标本抗-HCV定性阳性、HCV-RNA呈现高拷贝数;1份标本HBV-DNA呈现高拷贝数,HBsAg和抗-HCV定性阴性.结论:ALT作为判断血液质量的指标将造成大量血液资源的浪费.采用NAT作为判断血液质量指标,既能保证血液质量,又能保证血液不浪费.

    作者:漆萍;钟方才;万小涛;邓文英;吴壵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七氟烷及其代谢

    七氟烷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吸入麻醉药之一,但其理化性质不如异氟烷、地氟烷稳定,在机体内约有5%发生生物转化.在其代谢产物中,六氟异丙醇具有极强的麻醉效能.本文就七氟烷的性质及其代谢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指导七氟烷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丹;杨小霖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川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川北医学院